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大家在養育下一代這件事上追求的經常都是“富養”,大部分父母都願意給孩子更優越的物質生活。
但是在我們身邊有不少父母似乎忘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真正的富養,不是單單給孩子砸錢。
網路上就有人曬出了一組在地鐵上的“偷拍照”,其中一張是父母帶著孩子搭乘地鐵。
但是這兩個孩子見到地鐵上乘客較少,於是在嬉戲玩鬧中將腳搭上了座椅。
這兩個孩子的家長一人在低頭玩手機,一人摟著孩子親密交談,根本不在意孩子的舉動是否不妥當。
另外一張照片與之對比非常明顯,同樣是媽媽帶著孩子搭乘地鐵。
孩子因為太困就在媽媽的懷裡睡著了。透過照片的細節可以看到,這位媽媽將孩子的腳固定在地鐵座椅之外,不讓孩子的鞋將座椅蹭髒。
為什麼有的父母對孩子做出的沒素質行為絲毫不在意呢?首先,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父母為孩子的一些不恰當行為開脫,最常用的託詞之一就是:“他還是個孩子。”
父母的這種心態其實並不難理解,無非就是認為孩子現在年齡還小,對於自己的行為正確與否沒有辨別能力,對於很多事情也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因此,當這類父母看到孩子做出一些缺乏素質的行為時,他們也毫不在意,因為父母認為孩子的這些行為只是因為年齡小不懂事。
這類父母甚至還認為,等到孩子年齡長大一些,他們自然就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
其次,父母認為孩子可以得到諒解。
平時,每當我們看到犯錯誤的是孩子時,我們經常更願意去原諒孩子,因為許多錯誤確實是孩子的無心之失。
如果是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就更容易諒解孩子了,這是因為父母看自己的孩子時都帶有“父母濾鏡”。
這種“父母濾鏡”有時候會導致父母略微有些“遲鈍”,即使看到孩子在公共場合做出一些沒素質的行為,也認為孩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得到所有人的原諒。
就像是任由孩子踩踏地鐵座椅的父母,想必也是認為孩子犯的只是小錯誤,地鐵上的其他乘客也會諒解孩子的,才會對孩子的行為毫不在意。
正如網友們所說,父母對孩子的富養可不僅僅是體現在物質上,在孩子的素質養成和精神層面,父母更要注重對孩子的“富養”。
父母怎麼做才不是僅在物質層面富養孩子呢?1)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
孩子的素質教育不同於文化教育,孩子的文化教育可以透過學校和老師統一的教導和培訓逐漸提高,但是孩子的素質教育卻在於日積月累和耳濡目染。
因此,父母必須要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從娃娃抓起。
不管孩子年齡多小,父母看到孩子做出低素質言行時,都要出言勸阻並且糾正。
除此之外,父母在孩子面前也不能做出低素質言行,以免給孩子樹立了壞榜樣。
2)注重孩子的品格教育
除了素質教育之外,孩子的品格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父母除了要讓孩子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之外,還要致力於讓孩子成為一個具有優秀品格的人,其中就包括了無私、具有責任心、正直善良等等。
想要讓孩子形成優秀的品格,父母就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相關觀念,讓孩子不斷地規範自己的言行。
只有孩子的品格也得到了“富養”,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總結大多數時間,我們評判孩子是否優秀,並不只是看孩子是否來自於富裕的家庭,而是更看重孩子身上的品質和品格。
每個父母都應該正確地“富養”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物質享受。
每日一問:父母還應該在哪些方面富養孩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