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是孩子們視覺發育的關鍵期,現在很多孩子從小就看電視,玩手機,看平板,早早就戴上眼鏡。
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紀增長,視力的矯正會越發困難,所以希望越來越多的家長可以更多關注到孩子的視力發育,避免影響孩子視力發展。
其實人類的視覺發育都是由模糊到清晰的,也就是說人們的視力不是從一出生就有1.0的。
寶寶剛出生時視力發育處於初始階段不能分辨看到什麼,只有模糊的影子一樣,隨著長大眼部功能逐漸完善,慢慢達到成年人的視力水平。
0~1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你會覺得他雙眼好像無神,有時候會覺得眼神呆呆的,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視力很差。
到1個月的時候,他也只能看到模糊的物象或是眼前的手動。比如,拿一個玩具在孩子面前來回晃動的時候,他會有一個感覺。
此外,他能看見燈光,醫學上叫做光感,如果用手電突然照新生兒的眼睛,他會皺眉、閉眼。
注意:剛出生的寶寶的房間應該避免強光,要用柔和的暖色柔光。
2~3個月
2-3個月的寶寶開始擁有了注視的能力。
這階段的寶貝喜歡看熟悉的人的臉,特別喜歡媽媽的臉,媽媽的臉上出現的表情變化會讓寶寶覺得神奇和有趣,而且寶寶眼睛可以做追視運動,眼睛能跟著物體運動。
這階段家長可以給寶寶鍛鍊追視能力,對寶寶視力發展非常有幫助,比如拿一個顏色鮮豔的小球,放在寶寶眼前,左右移動,讓寶寶追隨物體進行追視運動。
1歲
寶寶能看清楚很多較小的物體,能追隨下落的物體,眼神靈敏,視力水平能達到0.1-0.2
3歲
可以視覺判斷物體的大小,上下,內在,前後,遠近等空間概念,視力水平能達到0.5
6歲
基本能達到成人的水平,也就是1.0的水平。
知道了孩子在每個階段的視力水平,父母該如何判斷寶寶的視力發育是否正常呢?
1.遮蓋法
判斷孩子視力發育是否正常,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遮蓋法。
具體操作就是家長用一隻手遮蓋患兒的一隻眼:如果孩子沒有任何反應,那說明孩子的這隻眼睛視力相對較差;如果孩子非常抗拒、哭鬧不安,那說明被遮蓋的這隻眼睛是視力相對較好的。
但需要提醒家長的是,這只是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最終還是要帶孩子到醫院去做檢查,由醫生進行診斷確認。
2.檢查判斷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在剛出生時要做眼底視網膜的檢查,看看是否有視網膜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等。
如果經檢查發現寶寶有這些疾病,可以儘早採取措施進行治療。
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家長還可以帶他到醫院做視力篩查,來判斷孩子是否存在弱視、斜視、近視、遠視、散光等問題。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做視力篩查時會不配合,其實大可不必擔心。
目前醫院多采用手持式驗光篩查儀進行視力篩查,它可快速、自動、無損傷性地檢查兒童的屈光狀態,非常簡單,孩子也沒有痛苦,適用於合作性差的兒童。
瞭解了這麼多,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如何保護孩子的視力呢?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少看或不看電視避免用眼過度,要讓眼睛保證足夠的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閉目養神避免強光刺激孩子的視力發展還是非常重要的,能避免戴眼鏡就要去避免,因為戴眼鏡不僅很不方便,而且一旦視力出現問題還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願我們的孩子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