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為了讓孩子學會做家務,也是想著各種法子,最常見的就是讓孩子“以工換酬”了,做家務換取零花錢,這本是一件很有教育意義的事情,但是卻容易讓孩子的價值觀出現偏差。
以工換酬教育半個月,孩子摳門得令人擔心
最近,陳先生的兒子浩浩瘋狂迷戀上了“賺錢”,為了響應國家號召,許多工廠也是號召工人就地過年,陳先生是響應國家號召的人之一。
而陳先生早些年來到大城市闖蕩,為了不讓兒子成為留守兒童,於是將兒子帶在身邊,今年由於疫情,浩浩也只能跟著父母在廠裡生活。
陳先生為了讓孩子體驗賺錢的辛苦,便讓孩子跟工廠的工人一樣為包裝袋貼標籤,貼一個標籤孩子可以獲得一分錢。
從大年初二開始,浩浩便跟著父母貼標籤,每天貼一兩個小時,一天能貼不少,並且每天浩浩都會用紙張記錄下來貼了多少張,十來天過去了,浩浩靠著自己的努力掙了幾十元,也是體會到了錢財來之不易的道理。
本來孩子以工換酬是非常好的事情,讓孩子明白了家長賺錢不易,但是知道有帶孩子去看了一場電影,陳先生髮現似乎有些不太對。
看完電影的時候,孩子問了一張電影票多少錢,陳先生告訴孩子價錢後,孩子卻表示“電影票好貴啊!”這讓陳先生挺欣慰孩子知道心疼錢了,但是走出電影院後,孩子買一根棒棒糖卻說五毛錢也好貴,陳先生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朝著自己心裡想的反方向發展了。
現如今,孩子在家中每看要買一樣東西,孩子都要詢問價錢,並且規勸家裡人不要買,太貴了,孩子的價值觀已經受到了影響,那麼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價值觀呢?
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價值觀教育孩子時,家長要把握好分寸以工換酬這樣的方式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孩子的年紀還小,他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
如果孩子只是要買一些合理的東西,家長就應當滿足孩子,如果孩子想買一些較為昂貴且不適合孩子的東西,就可以用以工換酬的方法來滿足孩子的需求。
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小的時候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家長可以從小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知道每個東西他都有既定的價值。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並非孩子張口的一句“爸爸,給我錢”就能夠有錢的。
制定規章制度,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獎懲制度,如果孩子違背了你的制度就給予適當懲罰,如果孩子遵守了你的制度並且完成了你交代的事情,或者考了好成績就給孩子獎勵。
獎勵和懲罰一定要大小相匹配,讓孩子心服口服才是教育的關鍵。
多陪伴孩子家長多陪伴孩子可以在無形之中感染著孩子,將自己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孩子,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當中接受父母的正確價值觀。
欣媽說以工換酬是沒錯的,但是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