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媽
編輯\張媽
日常生活中,在繁華的社會下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骯髒交易,而從事著這種交易的人便是“人販子”,他們靠著拐帶來的孩子換取錢財,這幾種孩子他們最喜歡下手,家長應當明白。
人販子最喜歡這幾種孩子,家長該注意了隨著父母做生意,父母無暇顧及孩子在許多拐賣兒童案件中,一些人販子表示自己會經常假裝成顧客,跟一些較忙併且帶著孩子的攤主套近乎,多光臨幾次攤位,和攤主的孩子慢慢熟悉起來,然後趁著攤主生意忙碌無暇顧及孩子的時候,就哄騙孩子去買吃的,然後拐走孩子。
所以做生意還帶著孩子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生意不論在忙也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孩子還小很容易被他人三言兩語或者小恩小惠就給騙走了。
喜歡和家長出門跟人嘮家常的孩子有些孩子,喜歡吃完晚飯後跟著爺爺奶奶外出散步,聽著大人和熟人嘮家常,然後就趁機跑到角落一個人玩耍,這是人販子最樂意看到的情況。
一旦孩子落單,人販子就會用盡各種手段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騙取孩子信任之後直接帶著孩子跟著自己走到沒人的地方然後抱著孩子就走。
喜歡獨自出行或者獨自玩耍的孩子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性格孤僻,喜歡一個人在家門口玩耍或者喜歡獨自上下學的孩子,家長們也要注意了,在拐賣兒童案件中這樣的孩子也是人販子最重點關注的物件之一。
他們會提前盯著這些喜歡一個人玩的孩子,然後等著孩子完全沉浸到自己的遊戲世界中,人販子就會用三言兩語就能把沒有太多思考能力的孩子騙走了,如果家長髮現有人一直時刻注意著自己的孩子,就應當把孩子帶走。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因為孩子被拐而抱憾終身,更有甚者傾盡家產苦苦尋子數十年,與其亡羊補牢,家長不如從小給孩子培養安全意識。
家長可以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與孩子“約法三章”有的寶媽平常和寶寶約定好,讓寶寶不跟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認為這樣子,寶寶就不會跟著陌生人走了,但是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夠,還要結合下面的情景模擬來加深寶寶的記憶。
情景模擬每次和孩子外出的時候,其實都是一次非常好的練習機會,可以問孩子“寶寶,如果這個時候你和爸爸媽媽走散了,你可以找誰幫忙或者是你會怎麼做呢?”然後觀察孩子給出的反應並教育孩子正確的做法。
如果孩子的做法是錯誤的,家長可以就地指出孩子的作物,並且教育孩子遇到危險可以找穿著制服的大人或者是向旁邊商店的店員求助。
讓孩子記清楚家長姓名電話和家庭住址讓孩子從小就要記住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和姓名住址,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脫離走失的險境,同時也可以加快警察幫忙找到孩子父母的速度。
張媽有話說給孩子關注安全意識和防拐意識應當從小做起,讓孩子明白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是心存善意的,只有每個孩子都有了防拐意識,人販子才能無機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