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覺統合能力相關的評估中,常常有家長很苦惱地說“我的孩子在我叫他時總是沒有反應”、“前一秒跟他說讓他拿東西,後一秒他就不知道該拿什麼了”、“很多時候明明是我在叫他,他卻以為是爸爸在叫他”、“汽車快到身邊了按喇叭他都不知道讓開”……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會建議家長在排除孩子認知功能障礙的前提下,考慮孩子的聽覺功能是否異常。家長就會問一個問題:“你懷疑我的孩子聽不見嗎?他聽力篩查是透過的。”而實際上,聽力篩查透過是不代表聽覺功能一定沒有異常的。
“聽力”這個詞的解釋很容易獲得,“維基百科”對“聽力”的解釋就很通俗:接收語音資訊的一種能力,其能力運用的有效性一般取決於傾聽是否專心。
正是這樣通俗易懂的理解,往往讓孩子在聽到聲音資訊卻沒有應有表現的時候,被家長誤會為“不認真、不專心”。
但是,仔細想一想,“不專心”似乎並不能完全解釋文章開頭的那些問題:人不可能始終專心於聆聽某一個人的聲音或某一種聲音、已經口頭答應了去拿某件東西就表示確實用心聽了、把媽媽的聲音誤以為是爸爸的聲音,也是建立在聽到了媽媽的聲音這個基礎之上的……所以,孩子表現出以上的問題,原因可能並不在聽力,而是在聽覺。聽覺與聽力是既有聯絡又有區別的。
我們說的“聽覺”,其實是感覺系統中的一種。這種感覺系統可以透過耳朵接收以聲波形式存在的資訊,再借助神經通路把聲音資訊傳送到腦的聽覺中樞,聽覺中樞對聲音資訊進行處理,再結合其他途徑輸送至相應中樞的資訊,最終指導人對聲音資訊作出反應。“聽覺功能障礙”就是以上環節出現問題後的表現。
由 此看來,“聽覺”可以被認為是建立在具有“聽力”的基礎上的。“聽力”可以簡單理解成指聽得到聲音的能力,“聽覺”卻是處理聲音資訊的能力。
目前,為人們所熟知的聽覺功能,通常包括了:聽覺調節,即是否會對某種/某些聲音特別喜歡/厭惡、對微弱的聲音也感覺很大或對很大的聲響卻感覺很小;
聽覺辨識,即區別音調、分辨聲音從哪個方向來、知道是什麼發出的聲音、背景聲音中找出主題聲音等;聽覺認知,即包括聽覺注意、聽覺記憶、聽覺追蹤等;
“孩子被喚名時沒有反應”有可能是聽覺反應不足導致;“前一秒跟他說讓他拿東西,後一秒他就不知道該拿什麼了”很有可能是聽覺記憶欠佳導致;“很多時候明明是我在叫他,他卻以為是爸爸在叫他”很有可能是孩子在區辨媽媽的聲音與爸爸的聲音的特質上存在困難;“汽車快到身邊了按喇叭他都不知道讓開”可能是因為聽覺反應不足導致,也可能是由於孩子對聲音遠近無法準確區辨導致。
所以說,當孩子出現以上問題表現時,一味地批評孩子“不認真”是不對的,一個勁兒地要求孩子“注意點”也很有可能是無效的。
實際上,除了以上的例子表明了聽覺功能對於人的作用外,我們還應當知道,聽覺功能對語言發育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家長們應當在關注孩子聽力篩查能否透過的同時,留心觀察孩子的聽覺功能是否正常,以避免因聽覺功能障礙導致的孩子個人發育、社交發展障礙以及家庭的和諧問題。
說到這裡,扯一下助聽器。為啥國產的和進口的價格還是那麼懸殊呢?差距就在裡頭的一顆晶片,進口 的助聽器,可以做到主動調節!何為自動調節呢? 比如,外界的聲音比較大,助聽器,經過計算,而把聲音調到一個合理的值,也就是患兒自身聽不到的那個頻段,那個音量。外界生意過小,也是經過計算,再傳入耳中...而且,使用助聽器的時間,也是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