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一黃金週親子游裡,差點犯了一個大錯。
因為怕人擠人,我挑了一處山裡的溫泉莊園度假,所以假期過得很是輕鬆。那天泡完溫泉之後,孩子們在院子裡盪鞦韆,腳下綠草茵茵,遠山如黛,前方的小木屋似童話仙境,如夢如幻。
女兒快樂地說:“媽媽,我覺得好滿足!”
而我,竟然,突然間,莫名其妙地,想提醒她:假期作業還沒寫完!
額滴天吶~中年老母親自帶敗興功能嗎?我還能更煩人一點嗎?
幸好,在這句話即將衝口而出的剎那,被我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想起小時候過春節,我最煩的是親戚來家裡拜年,專挑我開開心心收紅包時,問我作業寫完了沒?期末考了多少分?班裡排第幾名?
我特喵地怎麼也變成了這種人?
我不禁在莊園的浪漫夕陽下,嚴肅地思考為什麼“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這個哲學問題。
我猜不只是我,不只是在長假裡,不少媽媽同樣都犯過這樣的錯。在孩子很興奮很快樂的時候,我們幾乎都統一地發出靈魂的拷問:“作業做好了沒?”
好像我們見不得孩子純粹地享受快樂,擔心他們玩物喪志,總竭力地把他們的注意力強行地拉回到學習上。
“作業做完了沒?”是迴應孩子開心情緒的頭號語言殺手。——馬少檳
我在假期裡,聽得最多的,還有下面這句話:“行了行了,自己一邊玩去。”
山裡的莊園免不了螞蟻昆蟲等小動物很多,有天,我們在站點等候電瓶車接駁的時候,一個五歲的小女孩趴在花壇前面觀察小螞蟻。
突然間,她發現了新鮮的事物:“媽媽快看,這隻螞蟻好大呀!”
媽媽依然站在一旁看著手機,面無表情。
小女孩扯了一下她媽媽的衣裳:“媽媽,媽媽,你快看呀!”
媽媽露出不耐煩的表情:“行了,媽媽看到了。”由始至終,眼睛壓根沒有離開手機。
小女孩可能是習慣了媽媽的敷衍,沒有繼續再鬧,只是一臉失望,怏怏地看著小螞蟻,我想她的內心一定充滿了挫敗感。
當孩子滿心歡喜地想與父母分享自己快樂,這種忽視,甚至比問“做作業做完了沒”傷害更大。
還有更糟糕的迴應方式,你知道嗎?
下面這些話,相信很多媽媽都曾經說過——
○ 孩子發現一隻可愛的小昆蟲,媽媽馬上說:不要碰,它會咬你的,會得病的!
○ 孩子在花園裡興高采烈地玩泥巴弄髒了衣服,媽媽恨恨地說:我都說了多少遍了,別玩土別玩土,你看你髒成什麼樣!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的小時候,誰沒有玩過泥巴,捉過小昆蟲?誰不知道孩子的世界簡單但充滿了想象?
玩耍的時候,舉起一個樹枝,他就是拯救世界的奧特曼;撿到一顆珠子,就是蘇菲亞公主CROWN上的珍寶。
可是當我們長大之後,卻用成人的自以為是的,否定掉孩子的快樂。
每一句“不要碰”“髒死了”,都像一隻無形的手,把孩子從一個快樂開心的情緒高點,推落到沮喪失落失望的低點,甚至又跌落到害怕恐懼情緒的高點。
極端的情緒體驗次數越多,孩子就越容易極端情緒化。
我們並不是有意破壞孩子的快樂,只是我們經常不懂得如何有效地迴應孩子的快樂,反而被潛意識裡的本能支配了我們的言行。
那些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迴應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但凡看過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的人,應該都會對這句話印象深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影片女主人公松子的第一任作家男友,在自殺前寫下的一句話。之後,松子的人生便一度像陷入詛咒的死迴圈一般,反覆的充滿希望地去愛,到不停地被傷害。
從成為忍受家暴的同居女友、小情婦、浴場按摩女,到殺人犯、理髮師的賢妻良母,再到八年牢獄生涯,最後出獄後卻被中學生毆打致死,整部電影都像是在嘲笑這個盲目而痴情的姑娘一樣。
松子從小渴望被愛,但不管她多麼努力,在她父親心目中,始終認為病弱的妹妹更應該獲得更多關愛,對松子卻置若罔聞甚至厭煩。
更過分的是,在松子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盛裝時,爸爸竟然說想看妹妹盛裝的樣子。
當松子偶然發現扮鬼臉可以讓父親笑後,她便養成了習慣,討好父親以及其他人的時候她都會嘗試扮鬼臉,不自覺地取悅別人。
松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此已被扭曲,只知道一次次地放低姿態去“乞求”他人的關愛。取悅型的人,一生都在渴望中度過。
小時候渴望父母的愛,長大後渴望伴侶的愛,她們獲得愛的方式是不斷取悅別人,對自己愛上的每一個人都奉獻出自己的全部。
唯獨沒有好好地愛過自己。
如果快樂得到迴應,會怎樣?
舉個例子,中國大媽為什麼那麼愛跳廣場舞?
因為她們在跳廣場舞的時候,有一群人陪她一起跳,她的快樂能倍增,她的大腦分泌最多的多巴胺,她的快樂能達到最大化倍增的效果。
孩子的快樂也一樣。
孩子只有感覺好了,才能做得更好。
我女兒小時候很膽小,即使在小區花園裡,也不敢找鄰居小朋友一起玩,只遠遠看著,拉我陪她玩這玩那。
後來上幼兒園情況並沒有改善,她說自己是班裡最孤單的一個,習慣了一個人玩。
我雖然鼓勵她多交朋友,但從不勉強她做出改變。她後來的轉變,我卻始料不及。
女兒愛上了講故事,喜歡把自己小腦袋裡天馬行空的想象,用故事串連起來,講給我聽。
有一天,她跟她說:“媽媽,我很希望自己能上臺講故事,但是我又很害怕。”
我說:“小時候媽媽也害怕上臺表演,但是後來我不怕了,為什麼呢?因為媽媽發現只要多練習,害怕就會變得越來越少。要不以後媽媽陪你練習講故事,好嗎?”
“好呀。”
慢慢地,她變得開朗起來,出門碰到鄰居,不再躲在我身後,而是大大方方地打招呼。
今次黃金週,我在前臺check out,請她幫忙自己去酒店門口問問服務生接駁車什麼時候來,她竟然毫無不怯生地完成了任務。
她說:“我雖然是班裡個子最矮的,可是我是講故事最厲害的。”
所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孩子的喜怒哀懼這4種情緒裡,如果我們不迴應孩子的快樂,其實損失是最大的,對家長來說,虧大了。
孩子的很多教育問題,如果把情緒處理好了,至少可以解決一半。
作為父母,我們最好的方式是跟孩子同頻共振地迴應他的快樂。
同頻共振地迴應怎麼才能做到?
要怎麼說、怎麼問,孩子才更願意分享?
孩子打電玩時的快樂,父母也要回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