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全國各地陸續出了幾起兒童安全的事故,從中,我們意識到兒童安全的重要性,對此,家長和相關方面都有一定的責任,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更好地看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如果大人能夠更好地懂得孩子的心理發展,並提前做好安全方面的引導或者教育,可能悲劇會少一些。

正如一位母親所說

小寶一歲三個月的時候,我帶她回老家,母親從井裡提起一桶水,小傢伙十分好奇,非要湊過去看個究竟。被大人帶到一邊之後,又跌跌撞撞地繞過大人跑到了井邊,幸好被母親發現,一把抓住,才沒有掉進井裡。這讓我們所有人都心有餘悸。

從來,孩子的安全問題都是大人最關心的問題。

大人傾向於將所有的事列上安全級別,什麼事可以玩,什麼事不能玩,有較為嚴格的區分,在父母看來危險的事,是絕對不能去做的。

但,孩子眼中卻沒有“安全”這個概念,任何事物只要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都會被他們納入到“可以去做”的行列中來,並且,孩子們都是行動派,他們會馬上去執行。

正因為如此,很多親子矛盾由此產生。

比如一個小男生這樣抱怨:

“每次去公園,爬高、玩攀登架之類的遊戲,媽媽從來不讓我參加。但是看著小朋友蹦上蹦下很有意思,我就會趁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偷偷去嘗試,雖然有時候很害怕,但是很開心。”

媽媽同樣也很苦惱,

“孩子大了不好管了,越是不讓他做的事,他反而偷偷去做。”

這正應了一個心理效應——禁果效應,用一句話說就是“禁果格外甜。”其心理依據就是,神秘的事物正因為其不確定性、未知性,反而對人們有更大的誘惑力,更能激發起人們接近或想要了解的渴望或好奇心

我們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強的,世界在他們眼中總是新鮮的,所以他們會有很大的激情去探索,而父母阻止的事對他們無異於是一大刺激和暗示:“我這裡有一件神奇的事正在發生。”反而激起他們更要去嘗試一下的念頭。

可見,完全禁止是行不通的,那麼面對危險的事物或遊戲,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呢?

信任孩子,他們天生就具有對危險的警覺能力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心理學實驗——視崖實驗:

研究者做了這樣一個裝置,中央是一個能容納會爬嬰兒的平臺,平臺離地面有一定距離,平臺的兩邊覆蓋著厚玻璃,兩邊的厚玻璃下鋪著同樣的格子布料。

只是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緊貼,不造成深度,形成“淺灘”;另一邊的布料與玻璃相隔數尺距離,造成深度,形成“懸崖”。

這個實驗讓嬰兒的母親分別站在裝置“深”或“淺”的兩側召喚孩子。

研究發現,出生六個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嬰兒,儘管母親向他招手呼喚,誘導其爬向母親,但都被拒絕。

這表明,人類從很小開始就具有躲避危險的能力或具有這樣的意識,應該說這是個體發展的本能,不需要經驗來發展。

而孩子之所以會發生危險,如剛會爬或學步階段的孩子,很容易發生危險,如:從高處跌下,或在低窪處摔倒,是因為他們本身的肌肉協調能力還沒有發育成熟,無法做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不過,摔倒的經歷對孩子並非毫無意義,它會成為孩子的經驗,教會孩子哪些地方更容易摔倒,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做躲避。

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必過於緊張孩子的小磕小碰,要信任孩子的學習能力。未經歷過任何磕碰的孩子,被照顧得過於周到的孩子,怎麼可能真正長大呢?

記得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奶奶特別愛護孫子,一直到孩子15歲了,也沒獨自過過馬路,都是奶奶貼身護送。

有一天,奶奶因為身體原因沒法接送,想著孩子也這麼大了,讓孩子自己去上學。

這一天,這個15歲的男孩長這麼大頭一回自己過馬路。也就是那一天,他在馬路中央遭遇了車禍。

可見,與其為孩子承擔和規避一切危險,倒不如早早給孩子面對危險的機會,並教會孩子應對危險的能力。

父母需要給孩子溫暖的提醒和常識的指導

不過,很多父母會有這樣的質疑:生活中的危險不會像實驗條件下如此簡單或顯而易見,孩子很可能會意識不到。

確實如此。

那我們父母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做孩子的觀察者,幫助孩子發現和區分危險,旨在激發出孩子對危險的警覺能力。

如,一位媽媽說了這樣一件事:

“我家孩子快兩歲了,會走之後就不愛讓大人領著,還不好好走,總喜歡跑。

要知道,哪怕在小區裡,來往的車輛也不少,每次出門總是提心吊膽,都不敢帶娃出去了。”

其實父母最恰當的做法應該是:

可領著孩子走到路邊,告知孩子,可以在哪裡走,如家樓下車少的地方、小廣場等;

可領孩子到馬路牙子上,告知孩子走到這裡就要停下來了,要左看右看,等沒有車了才能透過,或者是領著大人的手才能透過;

並帶孩子到馬路上或路口,告知孩子這裡一定不能停留,也不能玩耍。

……

當然,父母也可將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告知孩子;或者透過相關的書籍幫孩子認識到在他生活中有哪些潛在或可能的危險存在。

比如,當孩子希望進廚房探索各種廚具,包括刀子,父母不必一味阻攔,相反可以順勢教會孩子廚房裡的規矩,提醒哪些是有風險的,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辦法是什麼等等。

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一定給孩子溫暖的信任、支援和擁抱。讓孩子堅信,父母是他們最堅實的支持者和依靠,從而幫孩子獲得探索過程的分寸感,以及掌控危險因素的信心和能力。

為孩子提供一個有保護的冒險環境

我們再回到前面的視崖實驗中。

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如果母親站在“懸崖”這邊,用充滿熱情、關愛和溫暖的微笑給予孩子積極鼓勵,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可以幫助孩子戰勝對“懸崖”的恐懼,成功透過“懸崖”爬到媽媽身邊。

這也是父母需要注意的第三點,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有保護的環境,首先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才可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健康的冒險意識,為孩子適應未來的不可知的環境做好心理準備。

比如,我家小寶從小就不喜歡媽媽舉高高,反而會一再要求爸爸將自己舉高高,而且會邊尖叫邊帶著點顫音地要求爸爸:“還要高,再高一點。”

我想孩子可能是在爸爸媽媽抓握自己身體的力度對比中,感受到爸爸比媽媽更加可靠吧。也因此,在初步嘗試一些看似比較危險的遊戲時,她會第一個先找爸爸而不是媽媽,因為爸爸給她提供了這樣一個有保護的冒險環境。

研究也同樣表明,父親在陪孩子孩子玩耍時,會更傾向於鼓勵孩子的冒險行為。而且,父親更活潑(或者說更大大咧咧)的帶娃風格更有助於孩子學會自我反思:“我害怕嗎?”“這好玩嗎?”等,並且更樂於向大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這也對父母提出了要求,需要更好地理解孩子,並敏銳地關注到孩子的情緒以及發出的訊號,才能更好地迴應孩子的需要,並鼓勵孩子健康的冒險意識。

當然,父母具體在引導孩子時,可這樣做:

❶可透過簡潔而明確的言語直接而具體地告知孩子,不能做某事,如不讓孩子去碰火,可直接告訴孩子:“燙手,疼。”並及時將孩子帶離現場就好。

❷父母在阻止孩子行為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調,避免大人失控的語調向孩子出傳遞出恐懼、失望等負面資訊。

因為語調會洩露父母的情緒,並且很容易被孩子感知到。故而,哪怕遇到危險的情況,也儘量透過沉著而冷靜地透過及時的語言指導引導孩子。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堅實的安全島。

特別是在孩子本身能夠更好地應對危險之前,我們有必要教孩子鑑別危險、並學習尋求幫助,或透過恰當的方式處理危險的技能。這個過程,本身既是父母幫助孩子設立明確界限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做出選擇的過程,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將十分有利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真相是:他們只是在這些方面有天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