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01

要說每一個孩子在成長路上最怕什麼?“打針”可能是最怕之一的必選項。

最近,網上一則“萌娃被護士套路打針”的影片火了。

影片上,這個不過兩歲的小朋友為了不被扎針,上來就一頓操作“阿姨你好,我是小琦琦,特別聽話”。然後說出目的:“你別給我打針了。”緊接著開始猛誇護士姐姐“你咋長這麼漂亮呢”。“彩虹屁”那是吹得高高滴。

護士姐姐一邊抿嘴笑,一邊套路他說——“肩膀髒了要擦擦”。說時遲那時快,一針就扎小胳膊裡,“哇——”萌娃立即哭了起來。

小情緒瞬間就崩潰了,伴隨著痛不欲生的哀嚎:“啊啊啊啊啊。”

雖然受盡委屈,打完針以後,萌娃還會自己安慰自己,說“好了,我好了。”

因為阿姨說是擦擦胳膊,結果給了他一針,對這個善意的謊言,萌娃也表示出豁達諒解,說“阿姨我原諒你了。”

還繼續提醒阿姨說:“下次再不許騙孩子了嗷。”

02

同一個世界,同一批怕打針的萌娃。

不同的萌娃,面對打針的時候,展露出人類幼崽的不同屬性。

屬性之一:緩慢反應型

一個8個月的女寶寶去打針,最初很開心,笑得甜蜜蜜。當護士給她做打針前準備時,她還天真地望著護士。

整個打針過程也波瀾不驚,全程毫無反應,沒有滔天嚎哭,也沒有掙扎抗拒。

屬性之二:全程驚訝型

一個半歲的小寶貝去打預防針。對即將到來的“黑暗”顯然已經有了預警。當護士消毒前就瞪大眼睛。

護士亮出了又長又細的針尖——這驚恐的眼神彷彿看見了什麼不該看的恐怖畫面。

來了,終於來了。針頭唰地扎進小胳膊,孩子的眼神裡有戲,彷彿是:“該來的還是來了。”

於是,雷鳴般的哭喊也如約而至了。

屬性之三:談判交涉型

對於年幼的寶貝們來說,打針不能吃虧,悶虧吃就吃了。大孩子會表達了,戲劇地一幕就來了。

影片中這個男孩在打針前非常緊張,不斷和護士交涉,“阿姨你可以把針頭剪短一點嗎,太長了。”

護士忍不住直樂。眼看著準備工作就緒,還沒扎進去,男孩已經忍不住哼唧了,“哎喲、哎喲~”這還沒打了,要真打下去怎麼得了。

03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減輕孩子對打針的恐懼呢?

3招分享給諸位家長。

步驟一:提前告知

提前告訴孩子們要打針了,其實有利於做好心理建設。同時告訴孩子們為什麼要打針,打針有什麼好處。最好不要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說反而讓沒過打針的孩子感覺到恐懼。

在提前告訴孩子的時候,可以誠實地告誡他們,確實會有一點點痛,這是打針的正常感覺。也可以分享自己打針的感受:“媽媽在被打針的時候也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不過打針很快的,一下下就好。休息一會就不感覺到痛了。”

有些父母在孩子從家裡出發時,就開始安慰說“打針一點也不疼”,或者威脅孩子“不準哭、哭很丟臉、哭了不是男子漢”,這些語言無疑加大了孩子對醫生和打針的恐懼。

步驟二:別用否定語言

當針頭扎進去了,孩子開始害怕時,精神一緊張,大腦就容易把“否定詞語”過濾掉。比如媽媽說:“別哭啦!”他們聽到的是“哭啦!”再比如父母說,別叫!他們聽到的就是“叫!”而且他們原本就很害怕了,父母還要他們否定自己的情緒,會讓孩子更委屈、更恐懼,所以哭得更大聲。

因此,儘量用肯定的語言替代否定詞彙。比如“你很好!”“你表現太棒了!”“馬上就結束了,你真乖。”

步驟三:給予獎勵

有專家建議,當孩子克服一個困難,哪怕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的現象、或孩子產生了負面情緒,只要最終孩子完成任務了,我們就要給予肯定,給予獎勵。

給予適當鼓勵,是促進孩子增強勇氣的加分項。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準媽媽真的會“動胎氣”嗎?孕婦和家人不在意的事,可能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