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表姐突然鬧“離家出走”,可當我了解到事情真相後,這其中緣由還真是引人發笑。表姐和她的孩子原本呆在山東,那裡的學齡前教育就是吃喝玩樂,條件好且舒適;可回到老家江蘇,待遇簡直是天壤之別,沒有了表姐貼身的陪伴不說,還要天天學習,做作業。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天生喜歡學習,做作業的,更何況在3-4歲這個愛玩,不好溝通的年紀,學習實屬是令人頭疼的難題。

那天晚上,表姐強迫性地讓她的孩子學習,寫作業,可這孩子就是軟硬不吃,刀架在脖子上也拿她沒轍,表姐脾氣一上來火急火燎,最終鬧得兩敗俱傷,孩子在那不停的哭,表姐氣得要“離家出走”。

這大概就是現實版的“虎媽”和“熊孩子”,如果非要追究是誰的過錯,永遠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生而為人,我們都是第一次做子女,第一次做父母,可能一開始沒有經驗,磕磕絆絆,但好在這過程中可以不斷吸取經驗教訓,收穫成長的喜悅。

一即時反饋,劃定時間,讓學習變成興趣,形成習慣。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讓孩子樂於學習,這一直是困擾父母的頭等大事。

在遊戲、玩具等眾多誘惑面前,學習永遠被排在最後一位,甚至在孩子的心裡都沒有一席之地,而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不愛學習?我們似乎只關心他們這麼做了,卻一直不去想他們這麼做的原因。

在遊戲裡只要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時間,通過不斷打怪升級、獲得新裝備,就能躋身於排行榜,獲得榮譽頭銜,這種即時反饋,快速成功的方式,正是遊戲吸引孩子們的魅力所在。

而學習則需要一段很長的週期,雖付出了努力,但所見成效甚微,孩子往往都是三分鐘熱度,他們很快便失去了耐心,對學習沒有了興趣。但如果把遊戲中的即時反饋機制運用在學習上,孩子是否也會像愛玩遊戲那樣喜歡學習呢?

有段時間跳跳天天在家折騰不學習,總是想去遊樂場玩、吃外面的食物。長此以往下去也不是個小事,我趕緊想了個辦法。

我每天提前預估他完成各項作業所需時間,比如在半小時內完成一張數學試卷或背10個英文單詞,調好鬧鐘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每天任務完成後給予一個五角星,當積累到一定數目時可兌換獎勵,比如看一小時的電視或週末去遊樂場玩。幾個星期實施下來,熱情依舊不退反漲,我絞盡腦汁地變著花樣獎勵他,久而久之他自己也形成了習慣,每天放學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先把作業完成。

二放下身段,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讓他們體會“自食其果”的滋味。

現在在很多還保留著老一輩守舊思想的父母眼裡,課本、教室才是孩子學習的唯一來源。孩子的各種奇思怪想,對某個事物強烈的好奇心以及探求欲,他們都自動忽略,從沒放在心上。

要知道知識這東西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人整天圍繞著生活,在有著各種傳播載體(電視、廣播、圖書等)這樣的自然環境中生長,身邊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了解。

一切源於生活,源於自然,比如植物是怎麼從土地中生長,課本只告訴你一個結果;可大自然告訴你這整個過程。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是,父母不要盲目追求孩子學習最終的結果,而是注重學習的過程,怎麼學?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平時總喜歡看親子類的綜藝節目,而南韓的《超人回來了》裡面Sam爸爸的教育方法實在是讓我眼前一亮,心生傾佩。

他總是能及時發現威廉在某個時間段對什麼事物感興趣,然後不惜形象,不惜代價地以實際行動來滿足威廉的求知慾。比如威廉認為孩子是從媽媽肚子裡生下來的,那麼吃的瓜種只要進了人的肚子裡,也能生下瓜來。為了滿足威廉的好奇心,Sam爸爸和本特利一同演了戲,讓本特利吃下瓜種然後孕育出新的瓜來;知道威廉喜歡蜘蛛俠,綠巨人,美國隊長這些英雄,他會去拜託人幫忙裝扮成這些模樣,為的只是不破壞孩子對它的幻想。

威廉有時候也會做錯事,有段時間他總是喜歡把東西常在家裡的小角落裡,為此Sam爸爸特地把雙手裝扮成縮小版的模樣,連端一杯水都十分困難,面對狀況百出的情況時,Sam爸爸的小手顯得無能為力,這擔子瞬時間搭在了威廉的肩膀上。通過此事威廉懂得了把東西藏在角落裡是件不正確的事,認識到錯誤後及時改正。

生活中當孩子有奇思怪想時,做父母的應該予以重視,那也是孩子對知識的渴求。我們應該放下身段,用心去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用實際行動去告訴他們,為什麼這件事情是這麼做的,為什麼該這樣做?要學會用引導的方法,讓他們體會到“自食其果”的懲罰。

在這過程中孩子明白了某個道理,這就是生活能給予的樂趣,這就是激發孩子主動去學習。

三反向激勵,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小時候在家裡聽到最多就是“某家的孩子這次考試第一名”“某某人考上哪個名牌大學,年年拿獎學金”等諸如此類的話。每次我都氣不打一出來,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有什麼可比性?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沒有必要按照別人的軌跡,照葫蘆畫瓢地生活。

直到現在仍有些家長存在這樣的做法,在教育孩子上總拿別人與自己的孩子作比較,但他們也是出於好心,想借此激勵自己的孩子不斷上進,可這所謂的“激將法”難道不會適得其反嗎?

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自然最好,但如果不能理解,存在“反正在父母的心裡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最好的,那我不如不學了”這種思想,效果將是適得其反。

偶然一次在學校的家長會上,家長們互相討論各自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位家長提出了“反向激勵”這個概念,讓我耳目一新,頓時有了取經的念頭。她說自己每次和女兒出去時都給足孩子足夠的面子,在朋友面前誇她“我家孩子每次回來都不用我說,自己自覺地先把作業完成,一點也不用操心。”孩子聽完後羞愧地低下了頭,之後每次都自覺完成作業。

這“反向激勵”法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既給足了孩子足夠的尊重,又通過稱讚讓孩子自行慚愧,達到主動去學習的目的。很多時候,在朋友、外人面前,孩子也是有自尊心、好勝心的,當我們揭穿孩子的本來面目時,他會覺得在別人面前沒有面子;而當我們給孩子一個足夠尊重的環境,把貶低變成讚美時,反而能讓孩子清楚認知自己。

在孩子的學習教育問題上,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只靠力氣蠻幹,要學會運用技巧,巧妙的激發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如能掌握以上幾種方法,相信媽媽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必能夠事半功倍。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換季的時候又到了,家長怎樣給孩子選擇衣服,才能避免寶寶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