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校園霸凌這個詞似乎在人們眼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新聞中頻繁爆出的校園霸凌現象讓無數家長在揪心的同時,也感到了一絲“恨鐵不成鋼”:
“明明已經受欺負了,為什麼孩子還不還手?”
但很父母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這種“軟柿子”性格並非沒有徵兆,早在他們第一次受欺負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懦弱的種子。可笑的是,一些父母正是“欺負”孩子的第一人。
從小受父母“欺負”的孩子,長大還會受到別人的欺負,家長別大意在大多數父母的眼中,自己對寶寶的要求都是為了寶寶好,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在寶寶的視角中,家長的“為自己好”,其實正是欺負自己的最常見表現。
“欺負”表現一: 必須事事禮讓,不禮讓別人就是不禮貌
6歲的小悅春節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去外婆家做客,外婆家的櫃子上放了一個大果盤,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糖果。
小悅原本從果盤裡挑出自己喜歡的大白兔奶糖放到衣服兜裡,卻被爸爸一把攔下,用手指戳著小悅的腦袋責怪她自私。認為小悅把好吃的糖果挑走,表弟表妹們就吃不到了。
小悅覺得很委屈,不情願地把兜裡的糖果都放回到果盤上。
小悅的經歷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生活中很多家長教育孩子凡事要先考慮別人的需求,孩子有任何想獨佔的行為都會被批評為自私,沒有禮貌。
在遊樂場裡玩遊戲的時候,要先禮讓別人;在拿零食的時候,要先把好地讓給別人。
教育孩子懂禮貌,學會謙讓本沒有問題,關鍵在於許多父母忽視了孩子的年齡。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她本身的世界就是自己,如果要求他們主動分享其實是強人所難。
最重要的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分不清“禮讓”行為的界限在哪裡,他們很可能混淆謙讓和懦弱的分界線,長大後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應得的東西,變得沒有主見,唯唯諾諾,成為被欺負的那個。
“欺負”表現二:孩子和別人發生衝突,先打罵自己孩子
9歲的彤彤是小區裡“孩子王”,小區裡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喜歡和彤彤這個大姐姐一起玩。相比之下愛,剛搬到小區的小萱性格就十分強勢,喜歡欺負別的小朋友,惹得天怒人怨。
一次小萱和彤彤發生了矛盾,小萱轉頭就向彤彤爸爸告了狀。當著一大群鄰居,彤彤爸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將女兒叫到身邊二話不說就是一巴掌,根本沒有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有很多家長非常講究自己的“面子”,平時在朋友面前總喜歡錶現出特別大度的樣子。他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必須有大人“胸懷”,發現孩子和別人發生衝突的時候,不管對錯總是先打罵自己的孩子,顯得自己非常“有風範”。
父母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打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傷害很大,孩子會認為別人欺負自己父母也不會幫忙,只能壓抑自己,久而久之面對別人的欺負也不敢反抗。
“欺負”表現三:把孩子的東西隨便給別人,孩子不同意就怪孩子小氣
現實裡有很多家長不經孩子的同意私自處置孩子的玩具,教育孩子不能太小氣,否則就是不懂事,實際上家長這種做法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卻絲毫沒有考慮到作為孩子的真正需求,
孩子長大後別人搶走自己的東西也不敢爭取,認為“搶回來”是小氣的行為,只能默默容忍。可孩子的這種容易,換不回其他人的同情,反而會覺得好欺負,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越來越糟。
“聽話”不是不能反抗,不想孩子處處受制於人,父母最好要做到這三點孩子三歲前應該“誰也不讓”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在3歲時處於自我意識萌發的關鍵期。
這時的他們已經產生了基本的自我意識,這時他們獨立自主意識萌芽的開始,不想孩子在今後吃虧,父母就要鼓勵孩子的自我意識的萌發,在3歲的這個關鍵節點上,該不讓的一丁點都不能讓。
三歲後以和孩子商量為主
這時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父母要和孩子講明利害關係,在充分交換了意見以及徵得孩子的容易後,然後在做出決定,切莫因為一時的面子,做出損害孩子的糊塗事。
“聽話”不是受欺負的遮羞布
聽話教育在許多家庭中都不少見,不少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以至於剝奪了本屬於孩子的抗爭權利。正所謂凡事都是一體兩面,聽話也是分物件的,對於那些欺負自己的孩子,堂堂正正地回擊回去才是正途。
父母要告訴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可以“不聽話”,要勇敢捍衛自己的權利,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要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育兒有招不想讓孩子在生活中變成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就需要父母保護好孩子的正當權利,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警惕孩子變成“討好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