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了幾位媽媽的訴求,她們發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變得越來越不願意與自己溝通交流了。相信這個問題也同樣困擾我們不少的寶爸寶媽們。孩子明明小時候很聽話懂事,很喜歡黏著自己,但為什麼現在孩子卻不願意再跟自己接觸了呢?有時候自己想找孩子談心,可每每幾句話沒說完,就被孩子不耐煩的含混過去了,那麼,造成孩子如此鉅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一、父母太過以自我為中心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一些非常強勢的父母,不僅在外強勢,回到家也一樣強勢。而往往這種父母的強勢被壓的孩子"喘不過氣來"。尤其現在很多家庭裡,都是"母性強勢",在家中,凡事都由媽媽說的算,孩子喝丈夫只能乖乖靠邊聽候媽媽的命令,不能提出任何意見或是建議,更不能反駁媽媽的決定。
如果稍稍表示出不滿,孩子就會受到指責。例如:小華(化名)很喜歡畫畫,而且也很有畫畫天賦,身邊的老師、學生也都直誇小華畫得畫非常好看!可是,媽媽卻覺得畫畫沒出息,沒經過小華的同意,就自己給小華報了個英語培訓班。面對著媽媽的這種"自私"舉動,小華一開始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比起英語,自己更為喜歡的還是畫畫。小華想跟媽媽商量,看能不能把英語改為畫畫。
可小華沒想到,自己的請求,不僅沒得到媽媽的理解,更讓自己捱了一頓打。
"畫畫有什麼用?長大能有出息嗎?我給你報英語班,我花這麼錢供你上學,你還埋怨我是吧,你去不去?"
"白眼狼,沒有良心的東西,我花錢養你是讓你來氣我的嗎?現在馬上給我上英語課去!不要再讓我看到你的這堆破爛。"
媽媽一邊喘著粗氣,一邊惡狠狠的對著小華辱罵道。小華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自己只是在向媽媽表達了自己的訴求,難道這也錯了嗎?
這是源於我身邊真實存在的一個案例,過度的母性強勢除了會扼殺孩子思維發展之外,只會讓孩子的心理產生出恐懼,甚至導致孩子在成年後會對女性產生畏懼感,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同理,當孩子還小時,無法獨立思考時,面對著父母的這種強勢,孩子只能逆來順受。可一旦孩子步入了青春期之後,擁有了自己的主見,那麼沉默與疏遠,就是孩子用來抗議父母強勢的主要途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慢慢的跟自己變得生疏。
二、自己永遠是對的,錯誤都在別人身上
在知乎上,有很多網友都提到了這麼一句話:父母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自己做錯事,原因都在別人身上,根本溝通不了。
中國家庭有兩個非常偏激的教育理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前者很容易理解,不打不成才,對於孩子就要多大,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成才。而後者就是應了我們所說的:自己永遠的對的,錯誤都是因為孩子。
有一則故事,在此我來與大家分享:
孩子五歲半大,父母很忙,很少有時間能陪孩子,基本上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孩子一人獨處的。一天,爸爸有空,就帶孩子去了某景點去遊玩!一路上孩子蹦蹦跳跳的,高興極了。父子倆在景點裡四處遊玩,留下了數不盡的笑容與歡樂,玩了好一會兒了,
爸爸:有點熱了,你想喝點什麼?
孩子:隨便。
爸爸:總有想吃的東西吧,趕快想,再不說,我就不給你買了!
孩子:冰淇淋
爸爸:冰淇淋?好吧,那我們去找找看,哪裡有冰淇淋賣。
找了好大一圈,爸爸帶著孩子好不容易才買到了冰淇淋、可是,買完冰淇淋,爸爸發現天都快黑了,而且世界太晚了!基本上沒車了。
爸爸:就是你,非要吃什麼冰淇淋,搞得現在車都沒了,你說怎麼辦?(爸爸問一次車,就轉身罵一次孩子)
孩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冰淇淋拿在手裡也不敢吃,就這樣化在了手中……
有些時候,父母在困難麻煩時,不懂得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總是拿著孩子來但出氣筒,讓孩子不知所措,結果就是大人可能氣消了,但孩子卻只能將悲傷藏在心理,獨自消化。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很多時間,父母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家庭地位與威嚴,即使意識到了自己錯了,卻依舊不肯認錯,反而把錯誤強加到孩子的身上,非說是因為孩子怎麼怎麼樣,自己才做錯事。
我們經常能在飯桌上聽到父母這樣的抱怨:
"你看你給我氣的,我吃不下飯";
"哎呦,你彆氣我了,你氣得我心臟難受,把我氣死了,你就滿意了"。
我們明明什麼也沒做,你卻硬要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安在我們頭上。孩子不是機器人,也有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父母經常的這樣"傷害"孩子,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與父母產生距離感,就會主動、刻意的疏遠父母。
很多孩子現在看起來和父母關係很一般,也就是尋常家庭父母和子女的樣子,但是,他們與父母之間卻有著一層不可跨越的鴻溝,而這條鴻溝他們更不會嘗試去跨過它。
"對,我沒有那麼善良,所有不公的待遇在我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就算痊癒,還是有疤,我無法忘記。"
這是出自一位網友的話,她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最後的結尾就是這句話。對於孩子來說,委屈不會隨著時間而消散,只會讓人越來越疼。
三、瘋狂的打罵
對於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來說,打罵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沒有哪一個人能拍著胸脯說自己從小到大,就沒被父母打罵過,沒有一個!
每個人都會犯錯,有時候,對於某些熊孩子,揍一頓也確實會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這是不是可以說,父母就能夠無所顧忌的打罵孩子?
僅拿我個人來說,從小到大,我被母親打罵了無數次,有段時間更是天天捱罵。記得我上初二的時候,忘了什麼原因,結果不小心推了一下母親,導致母親後背撞在了衣櫥上,當時真的不一定,我第一時間就去拉母親,並看看有沒有事。
可我沒想到,我剛把母親拉起來,迎面就受了她一腳給我踹到了牆上,在我痛苦抱腹的時候,她又順手抄起一條木板凳,對著我的頭就砸了下來,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當時應該砸的是我後腦勺,現在回想起來,也只能感慨我當時命硬把。
她連砸了好幾次不消氣,就踹了我好幾腳後才罷手。我那時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懵懵的狀態,自己爬到床上躺了幾十分鐘才有所好轉。她這才過來問兒子你怪不怪我,我說不怪,怪我!
其實,怪不怪我心理也很清楚,借用上面的那句,就算痊癒,還是有疤,我無法忘記。有時候也會想,我媽一個普通婦女,一個人拉扯我,含辛茹苦的,也挺可憐的,但是轉念又一想,誰又來可憐我呢,我那麼小,被她拎著木板凳砸頭的時候她有手軟嗎?
從那以後,我就對她比較冷淡了,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因為那些記憶,我都難以釋懷!
父母總以為自己懂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是一致的。但她們從未尊重過孩子。不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不試圖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能和父母爭吵都還算好的,當孩子放棄掙扎後,他就選擇遠離父母,找一個他們打擾不到的環境,拒絕溝通;羊毛出在羊身上,孩子出現任何問題,父母都應該先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