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閨蜜帶著孩子逛街,發生了一點兒小插曲。

我和閨蜜有點兒累了,就尋思帶孩子“淘氣堡”歇歇,孩子能開心的玩一會,我倆也能放鬆放鬆。

我姑娘虛歲5歲,閨蜜的女兒大一點兒,不到7歲。

來到淘氣堡之後,我們發現這個淘氣堡比一般地方多了一個攀巖的設施,旁邊有專門的安全教練,孩子可以穿上安全繩,嘗試攀巖。

女兒躍躍欲試,閨蜜的孩子卻有些反感。

我示意女兒可以嘗試,小傢伙很開心,在教練的幫助下穿戴好安全繩開始“攀巖”,我就在一邊安靜的看著。

閨蜜推了推女兒,示意她也過去,但小姑娘明顯很牴觸,只是緊緊的抓著閨蜜的胳膊,小臉都有些發白,聲音顫抖,“媽媽,我不想玩,害怕。”

不知是被女兒抓疼了,還是有些氣惱的女兒表現,閨蜜語氣有些急,“真沒出息,你看看你妹妹比你小都敢怕,快去試試,有啥可怕的。”

說完,閨蜜就把女兒往攀巖區那邊拽,沒想到的,孩子依然死死託著閨蜜不肯放手,眼中充滿恐懼。甚至有淚水在打轉兒。

我知道情況不妙,孩子這是感到恐懼了,正要上前,卻見閨蜜發現了孩子要哭就很不耐煩的拍了女兒腦袋一下,略帶責怪的嚷道,“哎,不玩就不玩,有啥可哭的,這麼膽小!”

我走過去,一把推開閨蜜,抱起了孩子,什麼也沒說,只是把她抱在懷裡,然後貼了貼她的小臉蛋,又輕輕拍了拍她的後背,“咱們去看看妹妹爬,等她下來我們去玩別的。”

懷裡的孩子逐漸恢復了平靜,點了點頭,只是摟著我的胳膊抱得更緊了。

我遞給閨蜜一個責備的眼神,閨蜜沒好氣的回了我一眼,一副“還是你厲害”的表情。

之後,帶著倆孩子又玩了一會兒別的,閨蜜的女兒很快又恢復了正常,不再緊張害怕了。

類似的事情在很多孩子身上都發生過,當孩子出現“恐懼”情緒時,作為家長,作為孩子最信任的人,此時的反應十分重要。

對於孩子的恐懼情緒,家長應該正確看待

恐懼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不完全是負面的

很多家長一看到自己的孩子膽小就很不理解,覺得膽小的孩子很丟人,真是覺得孩子不正常。但很多家長都忽略了一件事,膽小從來不是什麼問題,它只是人的一種正常情緒,就像生氣、憤怒、樂觀、開朗一樣是一種在正常不過的存在。因為膽小就看不起甚至否定孩子,這是一種愚蠢的認知。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不同的性格,這導致每個人對待事物看法和感受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對大部分能接受的東西感到害怕、感到恐懼,這很正常,無可厚非。

尤其是父母,更不能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你覺得不害怕的東西孩子就一定不能害怕?這是不講道理。

對於孩子來說,恐懼很多時候“具體存在”的。

只卡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男孩兒不敢獨自睡覺,母親問為什麼,孩子說,“床下面有怪物。”

母親又問,“那怪物長什麼樣啊?”

“粉紅色,還有長長的胳膊和長長的腿。”

“那怎麼才能把它趕走呢?”

“我想用掃帚應該可以。”

“那好,看媽媽用掃帚把它掃走。”說完,母親真去取來了掃帚,然後在屋子裡尤其是床下,好好的掃了一番。

之後孩子表示,怪物已經被清理走了,他可以自己的睡覺了。

看吧,對孩子來說“恐懼”就是真實存在的。

對於孩子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他的認知水平還沒比想象力豐富的時候,由於想象力的加持,孩子會對已知的事物產生許多天馬行空的想象,這其中不乏一些關於“恐懼”聯想,這對小孩子來說是非常正常的。

並且,膽子小,對於未知的事物存在恐懼,也未嘗是一件壞事。

老家同村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就膽子特別大,爬樹、下河、掏鳥窩淘氣的不行,尤其在冬天,我們家那邊有一條河,幾乎每年剛結冰他都是第一個在冰上撒歡的,不少人勸過他注意安全,孩子也不在乎,家長也就習慣了。

甚至很多人還以他為榮,覺得男孩子膽子大很帥氣。

直到有一年,河面剛結冰不就,這個孩子又迫不及待的想去冰上玩耍,結果跑到了冰面的最薄處,一不留神就掉下去了,要不是正好趕上路邊有人路過及時採取了救助措施,孩子估計就交代了。

由此可見,相比那些“魯莽的近乎愚蠢”的膽大行為,謹慎的“膽小”明顯更加重要。

孩子“膽小”不一定是一家壞事,家長也別急著個孩子“貼標籤”,正相反,很多孩子的膽小正是因為對於危險的判斷和預感而做出的選擇。

恐嚇不會讓孩子變乖巧,反而會摧毀信賴

前陣子回老家給老人祝壽,看到了我的外甥淘淘,原本人如其名的小傢伙現在像變了個人,一直緊緊的躲在媽媽身後,見了我也不再和我近乎,也不會打招呼了。

我有些好奇,還“笑話他”,“淘淘過完生日咋還變蔫了呢?”沒想到淘淘哇的一聲就哭了,我頓時一頭霧水。

後來淘淘媽和我說起前陣子發生的事情我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那天他們出門坐計程車,司機是個不太面善的大叔,期間淘淘一如既往的在車上鬧騰,淘淘媽也按不住,直到司機大叔說,“你要是再鬧我就把你抓走了!不讓你和媽媽一起下車!”

我們都知道這只是司機大叔的玩笑,但淘淘卻當真了,瞬間安靜了,然後緊抓著媽媽的手,小聲的嘀咕,“媽媽我害怕。”

淘淘媽覺得這招挺好用,就借勢對淘淘說,“怕就老實點兒吧。”之後淘淘媽還把這事當成笑話說給別人聽。

後來又有一次淘淘不聽話鬧騰,媽媽就說要給他送給計程車師傅,結果孩子徹底崩潰了,當晚就發了高燒,升到身體恢復之後,淘淘幾乎是變了個人,變得特別膽小,甚至時時刻刻都不能和媽媽分開。

即便是淘氣的孩子其實也是很單純脆弱的,不少孩子之所以膽小都是因為家長在其小時候的一些恐嚇,家長覺得沒啥,但卻會在孩子心理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

勇氣的傳承,來自家長的陪伴

之前看過任素汐表演的一個故事《時光機》,讓人深受感動。

其中有個片段讓我印象很深刻。

主角小時候上學期間,有一次參加學校的舞蹈劇,扮演持劍的勇者,但在上臺的時候卻被同學扮演的怪物嚇得十分害怕,她丟掉武器,跑向後臺找爸爸哭訴,“我害怕”。

如果是其他的家長遇到這種情況,多半會盡快把孩子推回舞臺上,而他的爸爸卻沒這麼做,父親輕輕地抱了抱女兒,溫柔而又堅定的安慰道,“別怕,爸爸和你一起。”於是父女二人一起完成演出。

正是因為這次經歷,在那之後,她再也不懼任何困難危險,勇氣在那一刻得到了傳承。

對於孩子來說,給予孩子陪伴,給孩子最充足的安全感,比一切物質生活都更重要。

想要戰勝恐懼,就請接納恐懼

《物性論》中有一句話:孩子在黑暗中會發抖,並對每個東西都感到恐懼,就像我們在光亮之中也會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一樣。

因此,當孩子向我們表達出“害怕”的情緒時,家長一定要重視,不能粗心大意的對待不當回事。

更有甚者還會習慣的告訴孩子“這沒啥可怕的”或者說“不怕不怕沒事的”之類,這種話說的越多,孩子會越感到自己的“怕”的行為是正確的,自己“怕”的東西確實應該“怕”,這隻會讓孩子更加焦慮恐懼。

面對孩子出現的恐懼心理,家長要做的其實很簡單,不用說其它的,只要及時安撫孩子,並且告訴孩子,父母一直在你身邊,會保護你,這樣簡單的話語就可以短時間內快速的讓孩子得到安慰。

另外,家長還應該慢慢的引導孩子,讓孩子把自己害怕的東西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家長才能有的放矢,去解決孩子的問題。

同時,引導孩子,把自己害怕的東西確確實實地表達出來,這樣既能明白他害怕的是什麼,也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解釋和應對,那個“恐懼”的存在。

跟著孩子一起面對“恐懼”,那恐懼就沒什麼好怕的。

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會像Sunny一樣時刻溫暖照耀著孩子,幫助孩子成長,隨時幫助孩子驅散身邊的一切黑暗。

而好的家庭,會是孩子最為堅實的後盾,在孩子感到恐懼時候,可以給孩子最堅實和可靠的保護,讓孩子有能力翱翔天際。

307

攀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孫女街上偶遇爺爺,開心到整個人都蹦跳起來,網友:果然隔代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