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我們都理解越是親密的關係,越在意越容易出問題。越喜歡一個人越患得患失;越在意一個人越容易失去;越在乎父母越容易關係緊張。

很多人生活都很普通,正常工作,正常交友,只會在特定事件出現,觸碰到敏感神經,反應特別大。

有位朋友小豔講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春節時,小豔追著餵飯,孩子一歲半。她一時沒注意,孩子就摔了。

婆婆說了一句,都那麼大個人了,都看不好孩子。

那一刻,小豔感覺很委屈,孩子那麼小,總愛跑跑跳跳,偶然摔跤是很正常的反應。

婆婆為什麼要說她,平時婆婆也沒幫著帶孩子。朋友頓時感覺委屈難堪,最後哭了。

這樣的反應,出乎所有人意料,搞得到場面很尷尬,孩子也害怕哭了起來。

這件事情,小豔說她悶在肚子很久了,不吐不快,說出來就舒服了。

平時小聲講話的人在咆哮;平時不動手的人在施暴;平時平和的人在緊張。

小豔說,平常她不這樣,在那一刻,她忍受不了。

每個人有情緒都會發洩出來,可能有些人比較溫和,有些人比較暴躁。

如果童年時期欠缺玩具,長大後會買一堆;如何童年時期欠缺裙子,長大後特別喜歡買裙子;如果童年時期欠缺的是愛,長大後會追逐愛。

有些人會意識到自己不對勁,但是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或許根本不瞭解,或者一知半解,讓人頭疼。

看了《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心理學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長課》,發現很多行為、情緒的出現,就是滿足不了自己的內在小孩,很多莫名奇妙的行為、情緒有了合理的解釋和處理方法。

發現創傷,療愈自己

如果不是“上帝”般存在的孩子,他可能就是另外一個型別:“惡魔”的意象。

有些時候,人的內心是封閉的,不願意向別人敞開。

北大學子弒母,案件已經過去幾年了。

案發時間是2015年7月11日,案發地點在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屬中學教工宿舍內,吳謝宇趁母親謝天琴換鞋時用啞鈴將其殺害。並且事後安裝了報警器和攝像頭,手機遠端監控家裡。

據吳謝宇的說法,是母親謝天琴對他管束太嚴格,導致心裡已經逐漸扭曲。

案件沒有發生之前,沒有人會預料悲劇的發生。

吳謝宇的心裡有創傷,從未曾對人言。同學、朋友、身邊人對他的評價都是正面的,說吳謝宇和人交流溝通有一手,但是偏偏和母親謝天琴的溝通卻出現問題呢?

人總喜歡鑽牛角尖,他對我不好,我要報復;他故意的,害我出醜;他老打擊我,害我沒自信。

一件事情發生,當事人難以面對,會找到完美的藉口為自己開脫,全都是別人的原因,造成這樣的後果。

事實真的如此嗎?可能別人無心的,可能別人就隨意的一句話,可能別人開玩笑,每種可能都有可能。

很多悲劇的發生,都是溝通不到位造成,如果可以順利溝通,或許就能夠互相理解,悲劇就可能不會發生。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創傷。

內在小孩沒有得到滿足,導致想法越來越偏,從而做出極端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意識到,這樣的想法是沒有依據的、錯誤的、可能致命的,那麼我們就會做出修正,做出正確的、利於他人也利於自己的事情。

如同書中所說,人的潛能是無限量的,你探索自我的過程也是均可限量的。

人的一輩子那麼長,無論對錯都有跡可尋,追根問底自身行為的動機。

探索自我,尋找內心的創傷和缺口,療愈自己。

觀察實踐,教育孩子

接納內在的小孩,不僅可以探索自我,也能幫助我們教育孩子。

在一次家長會交流,一位寶媽說:小時候爸媽管教嚴格,不會做或者做不好作業,爸媽就會打她。

當她成為媽媽以後,教育孩子也是這樣,經常是孩子不聽話,就狠狠打他。

一次打得比較重,突然間,她意識到好像這樣打孩子是有問題的,但是具體問題在哪裡?她又找不到。

有天孩子跟媽媽說:我玩的時候想做作業,又靜不下心來寫作業,雖然玩了那麼多天,但是我都好像沒有玩過。

這時,寶媽才意識到焦慮會傳遞,當媽的焦慮孩子的學習,孩子也會因學習而焦慮。

同時也意識到,教育模式會迴圈的,如果不懂得改變,可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這樣的模式是非常可怕的,錯誤的做法一直存在,教育孩子是為了讓他更優秀,而不是為了重複。

想要改變,需要不同的做法,需要學習新的教育方式,需要學習新的溝通方法。

寶媽最後說,接納內在的小孩,讓自己有勇氣、信心改變,變得不再焦慮,變得從容。

我們每一代人的教育,教育環境不同,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政策也有所改變。

因此,需要適應時代,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有進步,讓孩子適應這個時代。

寶媽說,她是看了《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心理學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長課》,自我療愈、自我調整,教育孩子也不再單純靠打,也不會帶負面情緒和孩子交流,陪伴孩子的質量高了很多。

有些困惑、有些問題我們不懂,都會去請教別人,或者看書學習,辦法總比問題多。

觀察客觀上優秀的孩子,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佔了一半,家長學習進步,也是給孩子做榜樣。

每位家長受教育不同,孩子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同。

無論如何,發現問題想到學習,是一個好習慣。透過學習,教育孩子也會得心應手。

如同書中說的,“我不行”來自父母的貶低,以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

期待,每位家長都懂得學習,讓每位孩子都有自信,迎接人生的挑戰。

溝通了解,樂助他人

看書不僅對自己有益,有時幫朋友分析情況,也可以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並及時幫助他。

現代生活壓力大,很多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探索自己,或者不想費神思考。

這時,看對一本合適的書,就很容易解疑答惑。

文中有一個例子,讓人印象深刻:

有一個男孩,他的父母都到南方打工去了,孩子留守在家。在他5歲那年的春節,他的父母回家過年時帶回來一個小妹妹。小妹妹兩三歲,穿著很漂亮的衣服。男孩覺得父母在外面一定生活得很好。男孩特別渴望父母能把自己也帶走,但是父母並不打算帶著他。到了父母又要離開家外出打工的時候,男孩跟在父母身後一路哭著喊著追到村頭,拉著父母的衣服,求他們帶自己一起走。他說他記得很清楚,在北方的凜冽寒風中,父親拎著他的耳朵往回扔;因為他的耳朵上有凍瘡,整個耳朵被扯裂了一大半。這種被拋棄的感覺,它會縈繞不散,一輩子跟著我們。

書中說:因為以前被父母親拋棄的記憶太深,對他來說,一旦形成這種親密關係就意味著可能再次被拋棄。

對於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他們都難以走進親密關係,因為一踏進去,會發現不適應,或者總在想著會不會被拋棄的問題。

這樣的經歷,相信部分80後、90後,都有經歷過。

不是旁邊的人看笑話,而是感覺她的擔憂是多餘的。

但是深陷其中的梅子,是察覺不到的,朋友再多的提醒,都不如安靜聽她說話比較好。

直到,有次朋友給梅子介紹了一本書《療愈你的內在小孩:心理學家施琪嘉的30堂深度成長課》,看了這本書才讓她省悟過來,原來她的內在小孩受傷了,而她根本意識不到。

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有,有人選擇獨自消化,有人喜歡對人傾訴,適量的傾訴有助於舒緩情緒,但是太多了,變成情緒垃圾,不是每位朋友都可以包容,可以當情緒的垃圾筒。

很多的心理書籍都是由案例組成,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或者傾聽傾訴,就不會寫出來讓大家看。

看的人感覺有用,並且認同,那也是對作者最大的認同。

有時分享,只是為了不再犯錯。

可能挽救一份感情,可能挽救一份親情,誰知道呢?說不準的。

有位得道高人是這麼說:

得道之前,喝茶時想吃飯,吃飯時想喝茶。

得道之後,喝茶是喝茶,吃飯是吃飯。

我們所有人都明白,今天就是未來。過好今天,活在當下。

向優秀的人取經,看優秀的書吸取養分,讓所有人都得“道”。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因孕育而身材走樣的你,被孩子嘲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