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隨著家長們對孩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母嬰行業逐漸地變成了一個“朝陽產業”,母嬰市場牢牢地抓住了家長們捨得給孩子花錢的心理,推出許多“雞肋”的產品。

這些商家所銷售的一些商品,本質上並沒有宣傳上說的那麼有效果,相反,只不過是在收家長們的“智商稅”罷了。

案例

表妹在照顧孩子方面,一直都十分謹慎,家裡的東西都是大人和孩子分開放置,就連孩子的吃食也和大人的分開,還特意給孩子買了些兒童專用的“調味品”,像“兒童醬油”等。

而且每次做菜的時候,表妹都會在飯菜里加一些兒童醬油,孩子吃得也特別香,表妹認為這樣寶寶就糊吃得多一些,長得好一點。

但事實並非是這樣,現在很多商品都打著“兒童”兩個字的旗號,其實和兒童沒有多大的關係,只不過是商家售賣商品的一種噱頭,很多兒童的用品,和大人產品裡面的成分並無區別,家長們千萬別被這樣的兩個字給迷惑了。

這些商品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反而會害了孩子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的時候,會陷入很多誤區,甚至有些產品在給孩子使用之後,非但沒有好處,反而還會害了孩子。

1)吸鼻器

小寶寶生病時,鼻子裡經常會有鼻涕,但寶寶又不會自己很好地把鼻涕擤出來,於是“吸鼻器”這樣的一款產品就誕生了。

“吸鼻器”打的宣傳是可以很好地幫助寶寶清理鼻涕、鼻腔,看似十分方便,但很多使用過後的媽媽卻反映產品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用。

吸鼻器的吸力不好掌握,力氣過小,鼻涕是吸不出來的;而力氣過大,又很容易損傷到寶寶的鼻腔,導致鼻腔出血,因此這樣的產品安全性太低,媽媽們不要嘗試了。

想要給寶寶清理鼻子,可以在寶寶的鼻腔裡融入少量的奶水,這樣會融化裡面的髒東西,再用棉球把髒東西帶出來就可以了。

2)兒童電動牙刷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保護寶寶的牙齒,因此從小的時候,家長就會鍛鍊給寶寶刷牙,電動牙刷不用自己動手,就能解決刷牙的問題,家長都喜歡讓孩子用。

但小寶寶使用電動牙刷的過程中,會讓牙刷長時間地停留在幾顆牙齒上,寶寶的牙齒質地較軟,這樣很容易損傷牙齒。

因此還是讓寶寶學生自主刷牙的能力,這樣不僅能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也是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方法。

3)兒童塗料

當孩子有自己的房間後,父母都會精心裝扮一下房間的內飾。在粉刷寶寶的房間時,父母都會挑選一些健康的塗料,其中“兒童塗料”就顯得十分健康。

但實際上,所謂的兒童塗料成分和普通的塗料成分並沒有特別大的區別,價格上卻差出了3-5倍,著實是利用兒童的噱頭來賺錢。

家長在給孩子選購商品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市面上流傳著很多的這種“噱頭式”產品,它們往往經過長久的炒作和精心的包裝,利用家長們的消費心理,伺機來賺取利益。

因此家長們在給孩子選購商品的時候,儘量選擇一些“純天然”的,不含任何新增劑的產品,給孩子選購商品時也要保持冷靜,要思考是否有購買的必要。

有時候買到雞肋的商品,損失錢財是小事,傷害到了寶寶的健康才是不可逆轉的悲劇。

今日話題: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十分“雞肋”的?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準媽媽們穿防輻射孕婦服真的有用嗎?要什麼時候開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