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跟我探討育兒問題,她說,放假時帶兒子出去玩兒,公車上包括她的兒子在內共有三個小朋友,都坐著一個位置,當下一站上來了幾個老年人的時候,他們都主動給老人讓位置。這個時候,孩子的家長都抓住機會表揚孩子,說:“孩子,你今天表現很棒。”
閨蜜也不失時機地誇獎兒子,給兒子一個大拇指,小聲說:“兒子,你真棒,這麼小就懂得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了,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閨蜜對比了一下孩子被誇獎後的反應,那兩個孩子被誇獎時,沒說話,也沒有太大的表情波動。而她的兒子就笑呵呵的特別開心受到表揚。
教育孩子,處處都是學問,表揚孩子也不例外。
今天的中國家長們早已摒棄了傳統的棍棒式教育,更多地開始採納西方家庭教育中的“讚美哲學”。
很多問題作為家長可謂知之甚少。
表揚孩子要具體化很多家長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最喜歡用的典型語言就是:“你真棒”,“你真乖”!
這樣的表揚沒有錯,但是效果很一般,為什麼呢?
因為很籠統,不具體,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受到表揚。
《如何說寶貝才會聽》一書中就談到過這個問題。
一個幼兒園的小女孩把她的畫給老師看,老師說:“真好、真漂亮”。小女孩聽到後並沒有多高興,而是悶悶地準備離開。
老師覺得實在沒有什麼可說的,因為那幅畫完全是亂塗亂畫。
不過老師又接著說:“我看到了一些曲線,還有許多藍顏色,這讓我想起了風和大海。”
這時,小女孩突然專注地看著她的畫,指著一個不起眼的小方形,說:“你看到這個了嗎,這是一條小魚!”小女孩最後跑到桌前,又畫了好多條相似的“魚”。
老師對這幅畫的看法讓小女孩更加珍惜她的畫,並努力地想要畫得更好。相比“很棒啊”、“真漂亮”這些詞,給予孩子具體化的表揚,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對她的關注。
只有這樣很明確地讚揚孩子的具體行為,孩子才會知道下次應該在哪方面做得更好!
及時表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爸爸,我今天跑步得了第一名。”孩子高興地對爸爸說。
“是嗎?第一名啊,真厲害!和爸爸說說,都是和誰跑的?”爸爸很期待地問。
“體育老師讓我們分兩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男生裡我跑得最快,其他人被我落下好大一截呢!”
“真是好樣的,等會兒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多吃點,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強壯,以後還要跑第一名,好嗎?”
“嗯,我以後還要跑第一名。”孩子已經開心地跑到飯桌旁邊,等待吃飯了。
當孩子達到了某個既定目標,哪怕發現孩子一點點的進步,父母一定要把握機會,及時對孩子的努力和進步給予肯定和表揚。
這樣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幫助孩子建立做事的勇氣和信心,促使孩子接下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表揚孩子忌諱氾濫和草率
適當表揚孩子可以給孩子信心和鼓勵,但是過於氾濫的表揚則會讓孩子失去規則意識。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的本分和職責,容易因為獲得讚美太容易,而喪失進步的動力。
如果把我們的孩子比作海豚,海豚游泳,不會獲得獎勵,它頂球、套圈,才有小魚乾可以吃。
但我們有太多父母,過早獻出了自己的讚美,讓小海豚們覺得只要會游泳,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小孩,懶得再花時間和精力,學習頂球和套圈。
其次,過於草率的表揚,容易讓父母與孩子都喪失思考的能力。
見過一邊刷手機,一邊對孩子說“你真棒”的家長。於是忍不住問他,你覺得孩子棒在哪裡,他抬頭茫然地看了我一眼,說他自己看書,沒來煩我,就很棒啊。而他的孩子,正在書店的童書角一頁頁撕書,撕得興起,根本沒空去煩爸爸。
表揚後及時幫孩子總結養成好習慣在孩子有好的表現時及時表揚,事後再與孩子一起回顧,針對孩子的不足與孩子進行討論,讓孩子學會自我批評,提醒孩子關注他人的閃光點,這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自我批評、欣賞他人的良好習慣。
值得注意的是,家長的表揚和批評都要前後一致,孩子才有可能建立起更明晰的是非判斷準則,一步一步做到“循循善誘”,既讓孩子受到讚美,又讓孩子學會自我批評,這樣就會減少“一表揚孩子,孩子就不再繼續努力”的情況發生了。
關注有驚喜,150元大禮包等您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