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對父母來說,寶寶開始學說話的階段,是家長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這不僅意味著孩子的成長變得飛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育時期,也代表著父母和孩子可溝通的時間,和方式變得更加豐富。
但剛開始爸爸媽媽們會超級頭疼,因為寶寶似乎很努力地和家人說話,有時還會加上動作,但是寶爸寶媽們卻一直無法理解寶寶的意思。
而在看到爸爸媽媽不知道自己的意圖後,寶寶會變得越來越煩躁,甚至開始哭鬧錶達情緒。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和磨合,爸爸媽媽們慢慢地就能領悟到,寶寶的每個動作和行為,其實都是在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且也能更快更清楚地懂得寶寶想表達的意思。
當然,想要懂得寶寶表達的意思,透過長時間的接觸,也是可以大致猜測出來的。
但是,如果爸爸媽媽們一直不知道,寶寶平時“咿咿呀呀”說話,是想表達什麼的話,也會讓寶寶很失望的,所以,爸爸媽媽們最好先弄懂寶寶的這幾種“嬰語”。
寶寶的這些“嬰語”,媽媽若能讀懂,帶孩子會更輕鬆
寶寶的“嬰語”有很多,對新手媽媽們來說都很難猜透寶寶的意思。
但其實寶寶對媽媽發出的“嬰語”無非就是下面幾種需求,媽媽們可以提早學習,自己省心寶寶也能更好帶。
“我餓了,給我點吃的”
寶寶的胃比成人要小很多,所以吃一點就飽了,但可能隔一段時間就餓了。家人如果沒注意的話,寶寶餓的時間久了就會哭個不停。
寶媽平時就可以觀察寶寶的動作,如果寶寶開始吸自己手指,或者經常伸出舌頭,這時寶媽就可以看看寶寶是不是餓了,是的話,就趕緊給寶寶餵奶吧。
“我吃飽了,別再給我餵了”
新生兒通常身體很嬌小,而且體重也較低。媽媽們為了讓寶寶補充好營養,就會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讓寶寶獲取最多的營養物質。
這也導致有部分寶媽可能天天都在為孩子衝奶粉,做飯,甚至不斷進行母乳餵養的路上。
即便如此,很多寶媽還是擔心孩子會餓。寶媽如果不知道寶寶什麼情況算吃飽的話,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
正常情況下,如果寶寶吃飽了,寶媽如果繼續給寶寶吃飯,寶寶就會推開寶媽,甚至放聲大哭,出現很排斥的現象。
還有如果寶媽給寶寶餵奶一段時間後,發現寶寶吃飯的時候表現的心不在焉,一會兒看看這裡一會兒看看那裡,證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畢竟對於小寶寶來說,吃飯比別的事情重要得多。如果表現出對食物不感興趣的話,那就代表寶寶不想吃了。
“我困了,想睡覺了,別吵我”
寶寶到了一定月份後會特別貪玩,媽媽們也會讓寶寶自己玩,這樣寶媽們就能多出很多時間做感興趣的事。
但是如果寶媽發現寶寶開始對玩沒有太大興趣,而且精神不佳,甚至父母在叫孩子名字的時候,孩子也不願意理會,有時候還會生氣大哭大鬧,就代表寶寶累了想睡覺。
因為疲倦會讓寶寶感到煩躁,這時家長可以趕緊將寶寶摟在懷裡。如果寶寶慢慢安靜下來,並且靠著你開始休息,證明寶寶已經玩累了,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了。
不少父母覺得寶寶剛醒沒幾個小時,再睡覺不太好,但其實月份越小的寶寶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越久。
而且睡眠有利於大腦和身體發育,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寶寶保持充足的睡眠。
“我想拉粑粑了,快帶我去”
有時寶爸寶媽帶寶寶出門散心的時候,突然寶寶莫名其妙地會放聲大哭,家人怎麼哄都哄不住。
如果寶媽這時不趕緊帶寶寶去洗手間的話,結果就是要為寶寶清理便便了。寶寶因為還沒學會說太多話,無法表達自己想拉粑粑的心情。
當肚子有異樣感的時候,寶寶只能透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要提前準備好的話,寶媽可以多觀察寶寶的反應。
如果看到寶寶臉色憋得紅彤彤的,而且看起來很緊張的樣子,肌肉都在使勁,就要趕緊帶寶寶去洗手間。
“我身體不舒服了,快幫幫我”
寶寶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會對周圍的一切事情都沒有興趣和耐心。可能家長的一個小小動作,都會讓寶寶覺得不適,這時家長會發現孩子沒有緣由的發脾氣,甚至會一直不停的哭鬧,不聽話和搗亂。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某天突然出現這樣的情況後,就要看下寶寶是否有感冒或者發燒等情況。如果寶寶不舒服的話,就要趕緊帶去醫院就醫,以免耽誤了病情。
“想要擁抱”
寶寶月份越小,對情感的需求越多,時時刻刻希望看到爸爸媽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一被放下就開始哭。這其實是寶寶對媽媽的愛,擔心被放下後,就是媽媽要離開自己了。
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一直用渴望的小眼神看著自己,甚至媽媽走到哪裡就要跟到哪裡。
而當媽媽們和寶寶對視的時候,會發現寶寶忍不住張開雙臂,很想站起來靠近媽媽。
如果寶寶出現這樣的姿勢,媽媽們一定要趕緊過去抱抱寶寶。因為這代表寶寶希望得到媽媽的愛,如果媽媽不懂而不理,或者逃避寶寶的話,可能寶寶就會著急到哭了。
寫在最後
寶寶的“嬰語”有很多種,媽媽們只要多觀察,就會發現寶寶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和自己“說話”。
可能剛開始媽媽們會覺得寶寶不太好帶,因為寶寶可能經常會無緣無故的哭鬧。但其實只要多用心,就會發現寶寶不會無理由地大吵大鬧。
因為寶寶的語言系統還未發育完善,無法告知家人自己的想法,所以會透過表情,或者行為表達傳達自己的需求。
寶寶的每一個動作,都是在告訴家人自己想做什麼,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如果家人沒有及時理解的話,寶寶很可能就會變得煩躁,出現吵鬧不聽話的情況。
養育寶寶的過程,需要媽媽們的耐心和細心,只要多觀察和多總結,慢慢地就會掌握育兒訣竅,畢竟,每一個寶媽最後都會成為育兒“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