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給寶寶新增輔食,雖然簡單點說就是個“吃飯”,但其實裡面有很多知識。
比如幾個月開始吃輔食、第一口輔食吃什麼、輔食具體怎麼新增、不同月齡的寶寶怎麼喂、什麼時候開始吃肉……都是新手爸媽們常見的問題。
一個朋友家的寶寶,從八九個月吃輔食比較多後,婆婆就總想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她覺得白天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太忙太累了,不想給孩子單獨做輔食;而且她年輕時帶兒子時也並沒太精細,都是大人吃啥孩子吃啥,所以覺得和大人一塊兒吃也沒什麼。
但 寶寶剛過一歲,婆婆就說倔著說不再單獨做了,就讓寶寶和大人一塊兒吃吧。
雖然她心裡還是很想讓婆婆單獨給寶寶做輔食,但又考慮婆婆一人帶娃的確太累,也不好意思再多說,於是來找我吐槽。
過了1歲的寶寶能吃大人飯了嗎?在兒科男神 崔玉濤 醫生的書上提到過這個問題,他的建議是:一歲後可以逐漸嘗試大人的飯菜。
不過需要提醒家長們的是:
① 逐漸嘗試,也就是慢慢來,並不是過了一歲就直接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飯了;
② 讓寶寶嘗試大人飯菜,從少量少次開始,畢竟大人飯菜加的鹽、糖、調味料比較多,還可能油膩;
在《寶寶輔食每週吃什麼》一書中,關於 “家長容易進入的輔食新增誤區” 部分,有一個就是:讓寶寶過早吃上成人食物。
原因是相比成人食物,寶寶輔食多是原味的,如果過早的給寶寶嘗過成人吃的含鹽食物,寶寶就會額外攝入鹽分,增加腎臟排洩負擔,也有可能讓寶寶更傾向吃含鹽的食物,甚至對自己原來吃的原味食物失去興趣。
也建議家長,別按著自己的喜好衡量寶寶的喜好,而是要相信寶寶能接受原味食物。
一歲後寶寶的輔食,在製作和餵養方面有哪些要求?雖然一歲後寶寶大部分常見的食物都能吃了,而且也已經添加了不少食物,但畢竟還是小寶寶,在輔食製作和餵養上還是應該有所注意:
◆ 輔食種類多樣。
避免每天都只給寶寶吃麵條、粥等,要確保營養攝入均衡,尤其多給寶寶吃些高營養密度的食物。
◆ 注意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在輔食的質地上,要逐漸增加輔食的硬度,比如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給寶寶吃些塊兒狀、稍微有點硬度的食物,不少寶寶一歲了家長還給吃泥糊狀食物,這樣就是不正確的做法。
◆ 製作時儘量選擇煮、清炒、清蒸的方式。
儘量做的口味清淡,讓寶寶多體驗食物本真的味道,如果覺得沒什麼味兒,寶寶不愛吃,可以透過“一些有味道的食物”來調味,比如檸檬汁、蝦皮末等。
◆ 製作時還應該少鹽、少糖、少油。
不新增任何的調味料等,可以少加一點蔥花和蒜末。
◆ 餵飯時尊重寶寶的心理。
家長要減少嚴厲的約束,多正向的鼓勵寶寶吃飯,當寶寶吃的好時,要及時表揚寶寶,增加寶寶對吃飯的信心和興趣。
◆ 鼓勵寶寶自己抓著吃。
不要覺得這樣太髒了,弄得一身也吃不到嘴巴里,這樣自己抓著吃,有助增加寶寶吃飯的興趣和信心,也有助鍛鍊寶寶自主進食的能力,和手部精細動作的能力。
◆ 給寶寶吃輔食時,避免吃可能會嗆著的食物。
比如塊兒比較大、黏性大不易咀嚼和吞嚥的食物,也避免寶寶自己把一些小堅果、葡萄、糖果、果凍等喂進嘴巴而發生危險。
◆ 輔食為主,但不代表不用喝奶。
雖然在一歲後寶寶的餵養中,每天輔食佔到75%,奶類只佔25%,但不代表就不用喝奶了。
不少家長覺得“飯菜更有營養”,所以到了一歲後,就不給寶寶喝奶了。
根據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1-2歲寶寶,每天還需要喝奶約500毫升。
所以,在好好吃輔食的同時,也要保證寶寶每天的奶量,這樣才能打好營養基礎,保證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