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們遇到一個問題,第一步就是分析原因,然後找到癥結所在,再想出解決方法。這個處理方式在邏輯上是沒有錯誤的。

可是,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我們沒有能力找到癥結所在,我們找到的原因不過是“表象原因”。若是尋著這個表象去找解決方法,自然不會有很好的效果。

在育兒方面尤其如此。

因為孩子雖然有很強的察覺能力,但是沒有足夠的表達能力。他們做出某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和目的,他們自己都意識不到。所以,對很多父母來說,準確地分析原因成為了育兒上的“難點”。

比如:

孩子為什麼不早點入睡,即使困了還要熬著?孩子為什麼不能早點寫作業,非要磨磨蹭蹭,弄得自己難受大人也生氣?孩子為什麼總是大哭大鬧,和父母對著幹?

我們先從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入手,來了解一下原因論和目的論的不同。

【例】——會自主大小便的孩子,又開始尿褲子。

三歲的孩子已經會自主大小便了,卻突然間從某一天開始經常尿褲子。如果我們分析原因,大多數父母找到的可能是:

他故意的;他玩得太嗨了,忘記了;他喝水喝得太多了。

如果我們尋著這些原因去找方法:

我們可能會罵他:為什麼這麼不懂事?光給大人找麻煩。總是去提醒他:要不要上個廁所?告訴他少喝點水。

可是,孩子依然尿褲子。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找到癥結所在。

孩子尿褲子,是因為他看到了媽媽對待弟弟的方式。

弟弟尿了,媽媽會笑著給他換紙尿褲,然後還會將他抱起來親一親。他也好想有這樣的待遇,所以他以為他尿褲子了就能得到這些。

孩子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媽媽同等的關注和愛。

如果我們從這個目的出發,用健康正向的方式給孩子關愛,比如陪他讀書、單獨帶他出去玩、讓他享受特殊的親子時光……那麼,孩子尿褲子的行為一定會徹底消失。

這就是“原因論”和“目的論”的區別。

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所謂的心理症狀,並不是過去經歷的產物,而是為現在的‘目的’服務。”

一個孩子上學之前經常肚子痛,不是因為他吃了不好的東西,而是因為他不想去上學。一個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大鬧,不只是因為你不給他買玩具,更是因為他想透過這個方式達到讓你給他買玩具的目的。我們對著孩子發脾氣,不是因為孩子做了錯事而我們控制不了自己,而是因為我們希望透過發脾氣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否則,為什麼在我們正在發脾氣的時候,突然接到領導的電話,我們可以和顏悅色地和他溝通工作事宜?——這一點就足以證明: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只是,在面對孩子的這一刻,我們不想控制,就想透過這樣簡單粗暴的方式,讓孩子順從我們。)

這個事實多麼殘酷,又多麼真實。

我們只有在面對弱小的孩子時,才恣意發洩我們的憤怒。畢竟,我們都知道,講道理太麻煩,哪裡有直接大吼甚至上手,讓孩子放棄抵抗來得快準狠呢?

可是,那些孩子如此弱小,不正應該得到我們更多的呵護與鼓勵嗎?

我們想要孩子配合我們的想法,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打罵,是否還有其他方法?——當我們思考的方向落在這裡的時候,我們走得再慢,也會距離成功越來越近的。

(一)分析孩子的問題,最適宜用“目的論”

條條大路通羅馬。

當孩子的某個不良行為,指向某個目的時,達到那個目的的方式,應該不只有一種。如果我們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目的論”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幫助。

阿德勒心理學考慮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案例】

(1)孩子不好好吃飯,邊吃邊玩。

假設孩子餓了。(如果孩子不餓,只有兩種情況:孩子身體不舒服、孩子吃零食了。這兩種情況,父母都知道如何應對,不再贅言。)

孩子邊吃邊玩的目的,可能有兩個:

真的很想玩這個玩具;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讓父母關注他。

第一個目的:玩具。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飯桌上的規矩。(如果有,溫和而堅定地去執行;如果沒有,請儘快制定一個。)餐桌上不能玩玩具,如果想玩,吃完飯以後離開餐桌去玩。

所以,按理來說這個目的孩子實現不了。

除非你們家沒有飯桌規矩,同時又溺愛孩子,准許他手裡拿著玩具吃飯。那麼,需要調整行為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這種情況下,作為大人的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們這樣溺愛孩子,目的是什麼?

第二個目的:吸引父母注意力。

事實上,確實有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飯,只是因為想得到父母頻繁的“關注”。

如果他好好吃飯,父母就會不再關注他,要麼看手機/電視,要麼和伴侶聊天。孩子感覺受到了忽視,便開始製造問題。弄得父母不得不一會兒提醒孩子快點兒吃,一會兒給他夾個菜,一會兒著急地喂他兩口……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獲得關注,那麼我們能給孩子健康正確的關注方式是什麼?

比如:放下手機和電腦,陪孩子讀讀書,帶孩子出去玩,陪他玩他感興趣的玩具……孩子內心的關注需求被滿足到了,孩子自然不願意再製造問題來獲得額外的關注。

(2)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

這種情況在我身邊有很多,每次遇到有這種困擾的父母,我問他們的第一句話都是:“如果孩子早早寫完作業,他是自由的嗎?你會給他額外安排其他事情嗎?”

大多數父母的回答是:“如果有閒餘時間,我會給他安排其他學習內容。”(還有一些孩子磨蹭,是因為他不會寫,能力不足,父母輔導又經常對他發脾氣,孩子為了逃避這種痛苦,選擇磨蹭,因為磨蹭到最後可以草草寫完。)

這一點可以理解,畢竟競爭壓力這麼大,在父母眼裡,孩子只要能多學一些,就能多進步一些。可是,他們不知道,正是他們這種行為,導致了孩子拖拉磨蹭的現象。

很明顯,孩子拖拉磨蹭的目的只有一個:用迂迴的方式,為自己減少學習內容。

這裡,多說一些,是“父母的目的”與“孩子的目的”發生了衝突。

如何解決?

要先看一看我們更注重哪一個問題。

是改掉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還是讓孩子做完足夠的題(成績提高到第X名)?

如果是我,我會先關注第一個問題,然後再關注第二個,分階段去解決。

首先,告訴孩子:提前寫完作業,時間就是你的,你可以隨意支配。

這句話,直接達到了孩子的最終目的:減少學習內容,只做必須要做的學校作業。

如此一來,孩子當然分得清,“一邊寫作業一邊偷著玩”和“寫完作業純玩兒”,哪個會更盡興。所以,大多數孩子會因為這個決定,而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其實,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就會水漲船高。

如果有需要孩子改善的短板,我們再認真與孩子溝通,用事先告知的方式將某一個學習內容加入到孩子常規的學習當中。

比如上次期末考試,淏仔的英語丟分全部集中在閱讀理解題型上,他若想提高英語成績,就要增加英語閱讀的時間。把這項內容加入到日常學習計劃中,有目的有方法地引導孩子循序漸進。

而不是看到孩子寫完作業,就拍著腦門隨意給孩子加任務。

【注】

每個孩子的自律能力不同,家長要學會因人制宜。

淏仔屬於既想提高成績又有些畏難犯懶的孩子。所以,當我和他確認他確實想提高成績之後,我便成為了“輕推”他前行的人。

(二)父母自省,也適宜用“目的論”

當“原生家庭”這個詞誕生以後,很多人心裡一下子鬆了很多。因為,自己身上的一些問題,終於找到了出處,不用再自己一個人苦呵呵地揹著全部的責任了。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這個對我們的成長確實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重要的不是發生了什麼,而是我們如何看待發生的事情。

同樣是寒門出身,有的人認為自己卑下,抱怨父母無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也沒有能力爭取屬於自己的未來,所以和父母一樣渾渾噩噩過一生。可是,有的人卻把“改變寒門”作為目標,不斷努力拼搏,從而帶領著家人過上了不同的生活。

所以,重新思考你的原生家庭給你的影響,重新定義我們前行的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重蹈父母的覆轍,然後把“鍋”都甩給父母,不用自己負責?還是我們要成為自己,勇敢地接納現狀擔起責任,選擇我們希望的方式,給我們的孩子不同的原生家庭?

是前者還是後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有人說:怎麼能跳出原生家庭的影響?太難了!我跳不出來。每次都是不自覺地像我父母對小時候的我發火那樣,對著孩子發火,然後再去內疚,迴圈往復。(發脾氣這件事,我前面已經解釋過了,不再贅述。能不能控制,只有我們自己心裡有數。)

《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有這樣的話:“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因為如果保持現狀,遇到問題都可以根據經驗和慣性去面對,而且即使處理不好,也有人替我們背“鍋”。可是,一旦我們選擇新的方式,便意味著將來會遇到不同的問題,而面對那些問題,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和努力。

所以,即使一些人對自己的現狀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為保持現狀更加輕鬆。

———這也是一種選擇。雖然會重複痛苦,但是達到了你潛意識中尋求“輕鬆”的目的。

那麼,你到底要做怎樣的父母?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你願意從今天開始,不再理會過去的原因,而將目光放在前方,專注於自己的“目的”,用心選擇你的方式嗎?

讓我們一起加油。

最後,不可否認的是,“找原因”沒有錯。

找原因有助於我們發現“目的”。

所以,我們遇到問題後,先去尋找原因是正常的。但是,不要過分執著於找原因,更不要止步於找原因。而要繼續往下走,看到行為指向的“目的”,然後根據“目的”去找出達到這個目的的其他健康正向的路徑。

——END——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時候醜不算醜”,女孩臉上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顏值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