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學海無涯苦作舟”,既然學習是苦的,那是什麼支撐著一個人一直學習下去的?是因為學習帶給他好處了嗎?
《不咆哮,讓孩子愛上學習》一書的作者說,孩子主動學習的唯一原因是,他體會到了學習行為的好處。
不可否認,一個行為能堅持下來,肯定是因為他在這個行為裡獲得了好處。
但是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他體會到的學習行為的好處,到底是什麼?
對孩子來說,學習能得到什麼好處?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是小學生,他不能懂得知識以後能為他帶來什麼,他只知道眼前,他只知道玩可以為他帶來快樂;而學習,能帶來的大概就是辛苦了吧。那到底作者說的,孩子在學習可以得到些什麼好處?
作者沒有說。但是,作者讓我們去觀察。你家小孩在什麼情況下最熱衷於學習,在什麼情況下寫作業最快?學什麼他是最愉快的?
父母不妨好好觀察一下自家孩子,給他好好強化一下這些好處,讓孩子自主堅持學習。
好處千奇百怪,但壞處就是這幾樣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他學習的動機不一樣;但是,他不想學習,肯定是因為這幾樣:
1.父母責罵、嘮叨、批評
本身學習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果父母還不停地嘮叨,做錯了錯不斷批評,考得不好的時候止不住地責罰,估計沒有哪一個孩子喜歡學習吧。
2.父母不停增加新任務
如果孩子獲得進步了、寫作業寫快了,父母就不停地增加任務,沒完沒了,估計很多孩子就會選擇慢慢做了吧,誰願意做那麼多工呢。
3.學得再好也得不到父母的讚賞
孩子學得很好,但是父母卻一點都沒看在眼裡,甚至覺得孩子還比別人差,在孩子面前沒有一句好話。父母的肯定對於孩子來說真的非常重要,缺乏父母的肯定,孩子說不定就不願學了。
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找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作者說,要矯正一個孩子的問題行為,就要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要教給孩子用有效的、恰當的辦法去滿足這個需求,而不是用問題行為去滿足。
但是,我們作為家長的,往往缺乏了這種耐心。看到孩子有不良行為了,首先第一個想法就是去制止這個行為,而且還是粗暴地制止。
我們覺得這個為孩子好,殊不知會引起孩子的反抗,這種反抗或明或暗。家長一天沒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這種反抗就存在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