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各位好,今天我就分享一個家長的案例,這是一位媽媽,她的兒子今年六歲,平常好像什麼都不太喜歡,也不太願意突破自我,所以媽媽就覺得想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勇敢一些。她想讓孩子去參加跆拳道班的學習,但是他不知道怎麼去跟孩子說,生怕一說,孩子就直接拒絕不願意去學,不想去學,那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以她說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更加自信勇敢?

再接著我就看到這個媽媽詳細的描述了她打算這樣這樣這樣做,然後跟我這樣做合適嗎?那我看聽完以後,就覺得可以說這個媽媽已經非常用心了。她是這樣說的,“先在家裡面有意無意的多提幾次跆拳道這回事,然後再帶孩子去看一個功夫類的動畫片,然後去跟孩子聊起來武術功夫這方面的話題,總是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要隱藏爸爸媽媽想讓孩子去學跆拳道的這個動機去激發孩子自己的興趣。當他主動表現出興趣的時候,我們再去跟孩子去踢跆拳道班的學習,然後這個時候就更加的順理成章了”。這個方法真的很棒,對不對?而且這位媽媽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所以當時我聽完她的這段話以後,我覺得沒什麼建議,需要提給她的。因為我相信只要有這份用心,就算這個方法不管用這個媽媽也一定能夠找到其他更合適的途徑去達成這個目標。但是靜下來我仔細想了想,總還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隱隱約約覺得是不是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表現的太過於小心翼翼了?我們為什麼不能直接去跟孩子說?因為我們擔心我們說了孩子就會拒絕拒絕的原因,可能是有孩子性格的原因。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覺得我們是在替孩子安排我們控制,可能這就是一個越界的行為,所以孩子就會拒絕我們。

對於孩子,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充分的尊重,而不是一意孤行

可是我們曾經明確的學到過一個觀點,那就是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是天生願意去跟父母作對的,他們反抗的只不過是父母剝奪了他們的自由。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如果能夠守好界限,表達給孩子充分的尊重,那是不是就不用擔心會教育孩子的對抗?所以我後來就給提個建議是為什麼不去直接跟孩子非常坦誠的溝通這件事情呢?比如我們可以跟孩子說,“孩子媽媽想看到你變得更加的勇敢,那小男孩也都是會變得越來越勇敢的”。所以想變得越來越勇敢嗎?你願意去跟媽媽聊一聊,怎麼樣做才會變得越來越勇敢?

如果孩子當下就馬上非常的有興趣,那我們就跟孩子想辦法怎麼樣去變得勇敢就好。先去聽孩子自己的想法,最後再提建議。如果當時孩子表現的,並不是很熱心或者是很茫然。那我們就會說,看來你還沒有想好跟我一起討論這個事情,你可以先去準備一下琢磨一下,等到明天我們在一起討論這件事。等到明天如果發現孩子還是不知道說些什麼,畢竟年齡很小,那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說,媽媽這裡有一個建議,你願意聽一下嗎?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去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就守好了界限沒有替孩子做決定,我們只是在建議。所以就充分表達了對孩子的尊重,也就沒有必要去擔心遭遇孩子的拒絕,當然這樣做也是有可能拒絕的。

家長怎樣表達才能讓孩子感到滿足,而不是反抗?

只不過是我們用這種方式就會把拒絕的這種可能性降到了最低,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表現的非常的坦蕩和自然。那後來我又仔細琢磨了一下,覺得還有一件事情需要格外的注意。那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千萬不要給孩子傳遞否定的資訊,不要給孩子貼負面的標籤。如果我們跟孩子說了這樣的話以後會讓孩子覺得,原來在媽媽的心裡我是不自信的,我是不勇敢的,那這個事情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怎麼樣去跟孩子說會顯得非常的關鍵。如果我們對孩子說孩子我想看到你變勇敢,那其實並不是很合適。因為這句話就意味著在沒變之前孩子是不勇敢的,所以改成這樣說會好一些。

那就是,孩子我想看到你變得更加的勇敢,這就意味著即便是現在你沒有變得更加勇敢,那你也是勇敢的。還有一種更好的表達方式就對孩子說,“孩子我想看到你表現出更多的勇敢“,這就更加沒有什麼可懷疑的了,給孩子是完全否定了,我就是相信你是勇敢的。而且我絲毫不懷疑你能夠表現出來,我只不過是鼓勵你去更多的表現。所以我們後面還可以加一句話,就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夠表現出更多的勇敢。

總結:那我覺得呢?當孩子表現出不配合的時候,那我們給孩子說這句話是格外重要的,就是告訴他,哪怕你現在沒有去這樣想,我覺得你也是一個勇敢的孩子來替換這些建議。那這就是我給那個媽媽提的所有的建議所以你看整個這個過程並沒有什麼複雜的對不對,但是我們前面的那些用心都不是多餘的,都不會白費,總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認真的態度去對待家庭,教育中還有什麼問題是不能夠解決的呢?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原創」要關注孩子不能關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