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養兒防老”。

字面意思很簡單:養育兒子,是為了防備年老。孩子從小到大的一切離不開父母的給予,所以成人後也要回報父母。“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這是責任與義務,更是感恩。

子女的感恩來自內心深處愛的能力的發展,而所謂孝順,則來自父母子女之間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戀關係。依戀關係的建立,離不開父母的愛與呵護。

依戀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提出的。他在洛倫茲的研究(嬰兒對母親的印刻理論)和哈洛的實驗(幼猴儘管由鐵絲做的母猴餵養,但卻尋求依偎於有絨織物的母猴)的基礎上,將依戀定義為“個體與具有特殊意義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的傾向,能為個體提供安全和安慰”。

鮑爾比提出依戀這個概念,也就解釋了子女與其養護者之間的情感聯絡。但“養兒防老”的觀念,很容易成為父母與子女之間建立情感依戀的阻礙。

“現實版樊勝美”的例子,至今仍讓人記憶猶新:女孩從工作開始就一直被父母吸血,動輒幾千上萬,毫不顧忌她的死活。

從女孩的微博中,不難看出她內心的悲涼。

女孩意外身亡,父母在乎的不是女兒的離世,而是不遺餘力地榨乾她身上最後的價值。

在和公司的調解會上,父母獅子大開口要40萬,原因竟然是給兒子付首付……

父母做到這個份上,實在是可恨又可悲。

贍養老人在西方並不成為子女必須負擔的義務,而在中國卻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一點在法律法規中有明文規定。

按照西方的觀念,人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被撫育期,父母悉心呵護一個幼小的生命,陪ta長大;第二階段是撫育子女期,孩子成家立業,養育自己的孩子;第三階段是撫育空白期,夫妻雙方重回二人世界,相互依靠。而一旦一方離世,另一方就成了“空巢老人”。

而在我們的身邊,情況就不同了。

在古代的農耕文化之下,父母佔有土地和農具,子女的確是依附於父母而生存,父母只要手中擁有土地,“養兒防老”是很容易實現的。

有人說西方的觀念更符合所謂的普世價值,這一點所長不敢苟同,甚至覺得這是在逃避責任。絕大多數父母對子女的付出是不計回報的,他們用愛陪伴孩子的成長。而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長大,自然懂得愛的回饋。當下的人們逐漸或已經擺脫了土地的束縛,兩代人之間物質的牽絆越來越少,能維繫聯結的,越來越趨向於情感。但是持"養兒防老"觀念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子女的物化。

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的財產,他們可以任意支配孩子生活,替他們做選擇。有人說“他們也付出了很多”,我不否認這一點。但這份愛對涉世未深的孩子來說,太過沉重。從小就被灌輸“我永遠虧欠父母”的孩子,很難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積極向上的人格。

那麼這種固有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1、道德枷鎖

這是給子女洗腦的第一步。

“我含辛茹苦把你養大,你難道不該加倍回饋於我嗎?”

“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如果你不知‘感恩',周圍的人會怎麼看你?你覺得你還有臉回這個家嗎?”

這些扛著道德枷鎖的子女,每一步都走得無比沉重。

父母口中的“孝順”對於他們而言,更像是還債。

2、自卑心理

養兒防老的觀念剝奪了孩子對自我意識的認知。

他們從小被套上道德枷鎖,不敢直視自己的內心。

對自己產生懷疑,進而開始否定、自我批判。

即使步入社會,也要承受自卑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

3、製造敵意

如果孩子很幸運地意識到了問題所在,接下來也未必是光明。

因為首先產生的情緒很有可能是敵意。

“你們為什麼要那樣對我?”

“你們只是把我當成工具,我憑什麼要對你感恩戴德?”

長大後的他們,一邊憎恨父母不能持續為自己供給養分,一邊痛恨自己沒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實際上老有所養,比養兒防老靠譜得多。相比“養兒防老”,我更希望所有父母“老有所養”。

這就需要父母從思維邏輯上開始改變,不要把孩子當成未來的保障,也不用讓自己過得太委屈。不能忽視了未雨綢繆的重要性,要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萬全準備,畢竟世事難料。減少對子女的持續施壓,更不要刻意強調自己的付出,讓他們自己體會到溫暖與愛。

人活一世,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ta才是陪你到老的那個人,請把愛適當分配給你的愛人。情感的培育,比物質的累積更加重要。就像剛才說的,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自然會懂得愛的回饋。

祝全天下的父母和子女,都能以愛之名擁抱彼此。這才是人世間的美好之源。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3歲分床5歲分房,坑了無數孩子,分床睡的最佳年齡到底是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