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向來是《奇葩說》忠實粉絲的我,不會錯過任何一集精彩的辯論。

畢竟彙集各路“戲精”和“大咖”,段子與觀點齊飛,沒“好看的皮囊”,全靠“有趣的靈魂”撐場的綜藝節目不多了。

上週一個辯題《父母該不該教哥哥姐姐,讓著弟弟妹妹》

恰好是我經歷二胎生活一年,對這個話題很有感觸。

01 大讓小,主讓賓,是天經地義?

“你更大,應該讓著弟弟妹妹”,或者“你是主人,你要讓著客人”,這些類似的話,是不是你都聽過?

這些苦口婆心的勸語,我們從小聽到大,以至於深信不疑,大讓小,天經地義。

直到我自己有了娃,經歷了一些事情,才覺得自己中毒好深。

有娃後,都是帶著娃社交。

在某次媽媽群的聚會,和其他中國媽媽一起溜娃時,我們家的某個玩具很搶手,其他小朋友看中也想玩。

只見那時新手媽媽的我,自作主張,和湯圓說,先給別人玩,回家我們再自己玩,然後沒徵得湯圓同意,大義凜然地把玩具遞給另外的小朋友。

湯圓馬上嚎啕大哭,無論我用零食還是其他玩具,怎麼也哄不住。那個媽媽見狀,趕緊把玩具從玩得正high的小朋友手裡送回,現在輪到那個娃也大哭了。

當時的場景,真讓我兩面為難,特別尷尬。

這個場景放在國內,按照父輩的說法,肯定是數落自家孩子,不懂禮貌,真不識大體,借個玩具給別人玩會而已,太小氣。

但經過幾年在德國帶娃的耳濡目染,我才知道,錯的是大人。湯圓的反應完全正常!

想想那時的自己,專制、愚蠢,不懂得什麼才是小朋友間相處的規則。

為了大人的面子,為了想做個“好阿姨”,卻丟了“好媽媽”,沒顧及到湯圓的感受。

我所倡導的看似偉大的“忍讓”,迎合了別人,但卻忽視湯圓的需求,且當時沒有徵得孩子同意,就擅自做主,不尊重孩子,錯上加錯。

所謂老大,並不是自我犧牲,壓抑需求的代名詞,老二也不應該因為年齡小,而被特殊對待。

年齡小,只是意味著某些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可以在行動方面給予輔助。

所以陳銘在奇葩說展示的這個圖片,屬於另一種情況,當然是右邊,讓更矮的小孩子站更高,才算公平。

年齡小,並不是玩具、食物優待的理由;

客人來家做客,禮貌接待是美德,但也不至於需要委屈自家小孩來迎合客人的小孩。

老大沒有讓著老二的義務,主人也沒讓著客人的必要。

一碗水端平,二胎才能真正和平相處。主賓都能下次繼續愉快約玩。

02 真正的平等,不分性別、年齡、身份

後來,多次帶湯圓在公共遊樂場,碰到類似的難題,看到其他德國媽媽的處理方法,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面對這個兩難,有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

不管年齡大小,不論玩具屬於誰,都是誰先玩誰,其他的人排隊輪流玩。

如果是玩具空在那裡,其他小朋友想玩時,有禮貌的小孩一般都會跑過來詢問,我能玩這個嗎?

這個場景,在我小時候遇到的處理方法肯定是這樣的,“慷慨大方,不徵求小孩意見”的父母再次上線,單方面代表自家小孩表態--拿去拿去,我們家目前玩其他的,這個你先玩。

在旁玩具的主人,一肚子委屈,甚至馬上跑過來搶,說自己要玩。

真正細心,考慮周全的媽媽會回頭徵求自家小孩的意見,只有小孩點頭,得到允許,才借出去。

甚至媽媽們會鼓勵小孩自己溝通,解決玩具借讓問題。

如果自家小孩有情緒,不願意,德國媽媽也不會強迫自家娃,她只會用一副惋惜的表情,回頭告訴其他小朋友,對不起,她不願意借,要不你晚點再來借下?

那些所謂“大方點”,“你要讓著別人”我小時候常聽到的說法,在我有限的帶娃生涯中,從沒聽到幼兒園老師或者德國媽媽嘴裡說出。

仔細想想,這樣才是公平的規則,才能服眾,執行起來,任何一個小孩都不委屈,大人們也都不尷尬。

03 總結

真正的平等,不在於年齡、性別、身份。

小朋友,既然在一起玩,就尊重這個平等的遊戲規則。

被這些話洗腦長大的我們,已經是被這個說法桎梏的“受害者”了,請不要作為一個“施害者”,將這種委屈忍讓,犧牲某娃的規則繼續強加在下一代身上。

有的話,看似天經地義,其實毫無道理。

1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春天如何給寶寶洗澡?送你一份攻略,7個技巧讓娃洗得舒服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