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冬去春來,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但是初春時節的氣候特點就是乍寒乍暖,甚至還會出現“倒春寒”。很多地區室內還沒室外暖和,呆在家裡總覺得冷颼颼的,洗澡就更成了大問題。

不光大人洗澡覺得難,有娃的家長也總糾結“要不要給寶寶洗澡”的問題。

幾天不洗澡,總感覺有點髒髒的了,應該給娃洗個澡,才更舒服、睡覺也香甜;洗吧,又擔心洗澡時受涼,讓娃生病。

其實,這個季節給寶寶洗澡,家長最擔心的問題就一個:洗澡時受涼。

那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不用發愁給寶寶洗澡了。

為了避免受涼,家長們可以掌握好這幾個技巧。

技巧一:洗澡頻率要把握好‍‍

也就是多長時間洗一次澡,春天氣溫變化大,可能今天接近20度,明天就又降溫零下了,因此這個季節的洗澡頻率,可以參考天氣及溫度變化。

在北方地區,這個季節相對還比較冷:

如果還沒停暖,就可以按之前的洗澡節奏安排,如每天洗或者2-3天洗一次;

如果已經停暖了,家裡很冷,也沒裝浴霸,洗澡週期可以適當延長,比如2-3天洗一次,甚至更再長一點;

如果停暖了,但衛生間裝了浴霸,也可以按之前節奏洗澡,只是每次洗澡前先把浴霸開啟,讓衛生間的溫度上來,再給寶寶洗澡。

在南方地區,可能每天20多度,相對比較暖和了,也可以按正常節奏給寶寶安排洗澡。

技巧二:洗澡時間有講究‍

也就是什麼時間給寶寶洗澡好?

這個問題也沒有固定答案,建議看實際情況。

如果是 小寶寶,白天溫度較高,比較暖和,就可以選擇中午12-下午3點這個時間段給寶寶洗澡,不容易受涼,而且洗完還可以舒服的午睡。

如果是 大一點的寶寶,白天玩得比較多、出汗多,也可以選擇晚上洗澡,注意保暖就好了。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寶寶一身汗的時候不要洗澡,先讓寶寶安靜下來,等沒汗了再去洗,更不容易生病。

技巧三:洗澡時機很重要‍

不少家長有這樣的經歷:寶寶吃完奶很開心、狀態很好,就抱著寶寶去洗澡了,結果洗澡過程中吐了好幾次奶,洗完後還一直打嗝。

這就是洗澡時機沒把握好。對於小寶寶來說,每天吃奶次數很多,而且容易吐奶,如果洗澡時間把握不好,會加重吐奶。

給小寶寶洗澡,最好選吃奶後半小時到1小時,可以很大程度減少吐奶情況的發生;而且要選寶寶狀態比較好、容易配合的時候洗澡。

技巧四:洗澡前做好準備‍

提前做好準備有兩個目的:一是減少寶寶受涼生病,二是讓寶寶洗得舒服。

洗澡前的物品準備:澡盆、洗澡玩具、尿不溼、乾淨的衣服、洗髮沐浴露、小毛巾、浴巾、潤膚霜、撫觸油(根據實際需要準備)等。

室溫和水溫:室內溫度最好調整到24-26℃,洗澡水的溫度控制在37-39℃,沒經驗的家長,可以買個室內溫度計、水溫計,用著方面也能更精確。

需要提醒兩小點:

如果是透過浴霸讓衛生間溫暖起來,建議提前開,等寶寶洗澡時關掉,或者注意遮蔽,儘量不要讓寶寶的眼睛接觸強光。

水溫一定要提前調整好,水溫過涼,寶寶哭鬧進去不說,還容易生病;過熱容易燙傷寶寶,甚至讓寶寶對洗澡心生恐懼,增加以後洗澡的難度。

技巧五:洗澡的時間要管控好‍‍

有家長覺得,在溫暖的水中泡著很舒服,而且有的寶寶很愛洗澡,那就多讓寶寶洗會兒。

其實,並不是給寶寶洗澡的時間越長越好。

洗澡時間長了,水溫會逐漸下降,如果不注意加熱水,也容易讓寶寶受涼生病。

而且洗澡也是個力氣活,小寶寶雖然是家長幫著洗澡,但這個“享受”的過程,也會讓寶寶很累,不宜洗太長時間。

小月齡的寶寶 洗澡時間可以控制在5分鐘左右,大一點的寶寶 沖洗乾淨就可以出來了,基本也就十來分鐘。

技巧六:洗澡有方法‍

給寶寶洗澡,也並不是放進去隨便洗洗就好了,是有方法的。

小月齡的寶寶,洗澡按照“頭面部-頸部-上肢-前胸-腹部-腹股溝-下肢”的順序清洗。

新生兒寶寶,洗頭和麵部時大人抱著洗,洗完擦乾,再把寶寶放進澡盆,清洗其他部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躺澡盆裡先洗頭和臉,再洗身體。

放進澡盆時,先把寶寶腿腳部位放進去,適應下水溫和水環境,再慢慢把寶寶全部放進去。

技巧七:洗澡後別受涼‍

洗完後剛從水裡抱出來,會讓寶寶覺得很冷,一定要注意保暖。

提前準備好毛巾和浴巾,把寶寶包裹好,把身上水分擦乾後,再快速給寶寶全身塗抹潤膚霜,以達到鎖住水分的作用。

經常出現紅屁屁,需要塗抹護臀霜的寶寶,也需要在臀部面板自然晾乾後再塗抹。

如果是新生兒,洗澡後家裡不涼的話,也可以 先做做按摩撫觸,再穿衣服,更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

9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夫妻間的“年齡差”是多少,容易生出高智商寶寶?答案不是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