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希望您別再罵我了
前不久,在綜藝《少年說》中,有一幕讓我十分痛心。
一個女孩哭著大聲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結果,她媽媽冷冷地迴應說:“其實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以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
當女孩一邊抹眼淚一邊表示,自己的性格不適合打擊的時候。
媽媽卻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我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女兒發現,無論自己再怎麼說,都無法勸服媽媽,於是哭著走下了臺。
很快,這段對話登上了微博熱搜,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在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多少孩子,就是這樣,被父母從小打擊到大。
著名心理專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不少父母總是忽略了這點,他們肆無忌憚地對孩子打擊、嘲諷甚至謾罵。
卻不曾想,語言暴力雖然不攻身,但攻心,傷害指數還特別驚人。
你滿目猙獰,讓孩子懦弱自卑
相信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不容置疑。
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們滿嘴是愛,卻表現得滿目猙獰。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
“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為什麼別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你腦袋裡裝的是什麼?”“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別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這些,都是父母責罵孩子的常規用語。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這些話會傷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緒要發洩。
只是想當然地認為,不能對孩子說太多好話,要是說幾句就承受不住,以後出來社會還怎麼生活?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kids曾釋出過這樣一則海報。
一個失落的孩子,拿著26分的考試卷。他眼角下垂,神情緊張,看起來十分害怕的樣子。
身上刻的,是父母對他說的話:
“你腦子讓豬吃了嗎?”
“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孩子不小心弄碎了花瓶,低著頭,不知所措。
還沒等開口認錯,父母難聽的話語,如往日一般,席捲而來: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
“家裡有你,真倒大黴了!”
還有一個小孩抱著足球回家,他剛剛踢了一場超有趣的足球賽。
還沒來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悅,就開始被嫌棄:
“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
“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海報的製作人,把每一句話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傷疤一樣。
希望警示家長,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嚴重傷害。
但仍有不少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只是譁眾取寵罷了。
語言暴力怎麼可能傷害到孩子身體呢?
但以下兩項研究,可能會讓你對語言暴力的傷害有新的認知。
01.情緒傷痛和身體傷痛的腦回路是相同的
根據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
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系統能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
也就是說,當父母辱罵自己孩子的時候,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02.語言暴力能改變大腦結構
哈佛大學醫學院馬丁泰徹博士發現:
言語暴力最容易影響的大腦區域是胼胝體(主要負責兩個大腦半球間傳遞動機、感覺和認知資訊的區域),海馬迴(負責管理情緒的大腦區域),和前額葉(負責思考和決策的大腦區域)。
孩子的大腦尚在發育中,若他們總生活在苛責、匱乏的環境中,他們的大腦為了適應環境會發育成“求存模式”的結構,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們能看到,諸多童年貧窮、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後生活環境出現了極大的改善,也還是很難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
過早承受壓力,不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質,還會讓孩子變得過於謹慎、膽怯等,而且,這樣的改變,終身不可逆。
你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說過:“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要知道,孩子處於不知事的年紀,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他們的話就是真理。
家長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記得我小的時候,鄰居張姨家經常傳來打罵孩子的聲音。
有次去她家做客,媽媽給她女兒琪琪買了雙新鞋,當時琪琪正在睡覺,被張姨火急火燎地喊了起來。
興許也是起床氣正濃,琪琪一副懶洋洋不願配合的樣子。、
張姨說:“你轉個身”,琪琪轉身。
“動動腳,合腳嗎?”“還好吧。”
“顏色還行嗎?”“還好吧。”
“款式還行嗎?”“還好吧。”
看女兒這樣敷衍,張姨怒火蹭地就上來了。
“你是死人嗎?就沒有自己的主見嗎?”
女兒聽了,低下頭不說話。
“別人送你東西,問你喜不喜歡呢?啞巴啊,說話啊。”
見琪琪還是不說話,張姨當著我們的面,狠狠地戳了下她的頭。
“我在說你呢,聽到沒?”
琪琪眼裡有點溼潤,狠狠地白了她媽一眼,啪地關上了房門。
“你還甩脾氣,教也教不好,我怎麼會生出你這種蠢貨?”
“說話又不會,人也沒禮貌,難怪讀書那麼差!”
一句句責罵聲中,我和媽媽在一旁尷尬不已。
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去張姨家玩。
幾年後,他們搬走了,聽說琪琪連高中都沒有考上,後來去髮廊做了洗頭妹,因為態度不好還被解僱了。
也許你會覺得,琪琪從小就是個無心向學的壞孩子。
但其實,在小學的時候,琪琪的成績並沒有很差,雖不算名列前茅,但也有個中上水準。
後來隨著張姨的惡言惡語,琪琪的學習開始一落千丈,換來的,更是變本加厲的打罵。
從此,琪琪的生活進入了惡性迴圈,慢慢地,連課都不願意去上了。
心理學的暗示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的否定、打擊、批判,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並轉化為孩子“內在的批判聲音”,形成強大的“反自我”意識。
他們會習慣性地自我批評和否定,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即便成年後批判你的那個人已經不存在了,這種批判態度還會保留在心裡,時常苛責自己。
正如蘇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一書中說:“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所以,你隨意的幾句話,卻是孩子心目中最扎心的評價,孩子的生活積極還是負面,全在父母一念之間。
你的肆意批判,將葬送孩子一生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其中高贊回答讓人痛心且絕望。
“在我傷心難過得哭到虛脫的時候,我媽卻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
“那一刻我感覺,這輩子都不會原諒她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凶器。”
除了上述提到的懦弱自卑型人格,語言暴力還有可能把孩子推向另一個極端。
就是把情緒轉化為強烈的攻擊性,殺自己,或者殺別人。
2014年,謝勇導演的戛納國際創意節銀獎作品《語言暴力》,就講述了語言暴力和暴力傷害的關係。
影片中,他採訪了瀋陽市少管所的幾位少年犯。他們從小被父母語言暴力對待——“豬腦子”“廢物”“丟人”“你怎麼不去死”。
謝勇把這幾個與語言暴力相關最具代表性的關鍵詞,做成了“武器”。
在多年的謾罵和埋怨中,這些孩子受盡了心理上的折磨。
他們長大後變得暴戾、心狠手辣。
有搶劫賭場,開槍殺人的;有用斧子,砍死對方的;還有用水果刀,見人就捅的。
有調查顯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過父母語言上的傷害。
這些孩子的父母用一句句暴力語言將孩子的未來斷送,也給其他人、其他家庭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有人說,這些孩子紮在別人身上的凶器,是父母親手遞過去的。
你的不假思索,卻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正確的溝通,都是非暴力的
很多時候,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遠比修復一個破損的成人容易得多。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認可,特別是來自父母的。當父母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納和愛的時候,孩子必然能夠更加積極面對生活。
著名心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提到了一種和諧的親子溝通方式:
01.觀察
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父母要對孩子們的行為進行詳細的觀察,說出觀察的結果。
做好觀察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對孩子的行為下定義。
比如當老師告訴父母孩子沒交作業,不要對孩子說:“你怎麼又不寫作業了?”
只要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有評判,就會引起孩子心中的逆反情緒。
這是客觀的疑問,孩子就會說出,因為作業太難、太多,或者不喜歡老師等原因,父母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導。
02.感受
不少父母喜歡急於求成,卻忽略了孩子的心情。
比如,父母叫孩子打掃房間,孩子有情緒,灑了一地的水,就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這對孩子的感受是極大的傷害,也許孩子只是想偷懶,卻被冠以笨、無能的標籤。
這個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應該說出各自的感受,父母是為了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教育孩子不要那麼懶,要是孩子還是不願意,態度可以適當強硬點,但不能胡亂指責。
03.了解感受產生的原因
大部分父母聽到一句不中聽的話時,會有三種反應選擇。比如,當孩子對媽媽說:“媽,你做的飯不好吃。”
第一種是憤怒,“辛辛苦苦給你做飯,還敢嫌棄飯難吃。”
第二種是推脫,指責對方——“那我不做了,你們自己做吧。”
第三種是用心體會和了解孩子們的需要,看看孩子是不是不舒服,如果一切正常,就要考慮提高一下自己的烹飪技術了。
父母不要總是意氣用事,多通過溝通來發現孩子的真正需求。
04.提出具體的要求
清楚地告訴孩子,希望他們做什麼。
比如,孩子出門磨蹭,媽媽通常對孩子說:“你能不能快點呀,總是磨磨蹭蹭,每次都得催你,讓人等你。”
這不是具體的要求,而是一種變相批評,也是一種利用孩子內疚心理的道德綁架。
孩子一般聽到這些,會有很強的逆反心理,繼續慢慢悠悠。
在這種情況下,媽媽應該對孩子說:“我們快要遲到了,五分鐘後出門吧。”這才是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
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孩子和父母有著多年生活經驗的差距。
很多在父母看來很容易事情,對孩子來說卻非常困難的。
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認真觀察孩子的行為,仔細感受孩子的心理,分析其原因,然後對孩子提出具體的要求。
當你做到了以上幾點,就會發現,孩子並非不罵不成材,春風化雨的教導,也同樣能使他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