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國內電動吸奶器行業髒亂差。

近日喜得貴子的張女士聽聞吸奶器是“開奶神器”,於是不惜花費2000大洋網購了一臺,但使用後發現不僅吸不出來,胸部還十分脹痛,被醫生診斷為乳汁淤積;臨汾的劉女士因有漲奶問題,遂加大了使用吸奶器的頻率,造成胸部疼痛發燒,最終被確診為乳腺炎;山東的吳女士怕奶水不足寶寶吃不飽,想用吸奶器多吸一些,結果吸出一瓶血……

近年來,關於電動吸奶器的負面事件不絕於耳。

三成多寶媽哺乳期患乳腺炎與過度使用吸奶器有關

吸奶器,指用於擠出積聚在乳腺裡的母乳的工具,一般適用於嬰兒無法直接吸吮母乳或是母親乳頭髮生問題,以及不能全天陪侯寶寶的職場媽媽。

隨著新一代年輕父母對精細化餵養理念的普及、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和越來越多職場媽媽的出現,資料顯示,2018年母嬰品類以高達25%的線上增幅持續領跑,其中吸奶器以70%的市場份額成為線上佔比最大的母嬰品類,2020年全球吸乳器/吸乳泵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2億。

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催生出了一系列品牌的踏足,譬如,新安怡、美德樂、貝親、優合、子初等。據瞭解,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吸奶器主要分為兩種:手動吸奶器和電動吸奶器,其中手動又分針筒式、橡皮球式和按壓式;電動吸奶器又分單泵雙泵、刺激奶陣和非刺激奶陣。

然而,由於電動吸奶器的力度難以做到精準掌控,且使用不當極容易造成乳汁淤積、結塊堵塞甚至誘發乳腺炎,類似於開篇的案例數不勝數。

對此,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孕婦學校負責人、國家級母乳餵養諮詢師崔靜護士長曾公開指出:如今,約三成多寶媽哺乳期患上乳腺炎,皆與產後過度按摩催乳和使用吸奶器有著很大關係。

那麼,電動吸奶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又是什麼原因從根本上導致寶媽們“大受其害”?

10款產品10種標準,國內電動吸奶器行業髒亂差

據瞭解,吸奶器的工作原理是透過合適的頻率刺激乳腺,再由神經傳遞讓媽媽的腦垂體接收泌乳訊號進而分泌乳汁,然後透過吸奶器罩杯和乳房貼合產生真空而收集母乳。

何為合適的刺激頻率?

對此,在美國,FDA檢測資質對電動吸奶器的吸力值有著明文規定“不允許超過40KP”,相當於280-300毫米汞柱壓力。

然而,為迎合消費者對吸力的需求,一些國內的品牌方高調宣稱自家產品可以達到350毫米汞柱壓力以上來吸引消費者注意。殊不知,這會對媽媽們的乳腺造成極大傷害,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些品牌方廠商根本就不懂電動吸奶器的原理,完全就是來割韭菜的。

除此之外,據瞭解,吸奶器在國外屬於二類醫療器械,產品的技術、材料、設計引數等都有著嚴格規定,並且需要獲得各種相關資質,才具備生產研發的條件。

然而,在我國,這些資質全部處於空白地帶。對此,一位入行6年的電動吸奶器OEM商卡特姐(化名)介紹到:在國外,想要進行電動吸奶器的生產研發,需要先拿到FDA/FCC/ROHS/CE/FLGB等十幾個不同的資質認證才可以進行,但在我們國內,只要品牌方肯花錢,隨便找個實驗室就能給出一份材質安全報告。

“在國內,你拿10款產品有10款標準,從吸力值、噪音值等方面,都是各幹各的”,卡特姐補充道;“還有,別看國內某些所謂的大品牌表面上光鮮亮麗,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從專業、科學的角度去搞研發,引導教育消費者,而是從對標競爭品牌去找、抄產品”。

標準資質的匱乏,使得我國電動吸奶器行業完全處於一種髒亂差的境地。不過,最令人唏噓的還數價格問題。

成本在30—200元不等,售價卻高出了“天際”

回到產品本身,筆者透過調研瞭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吸奶器價格大致在170—3500元之間不等,電動吸奶器售價普遍高於手動吸奶器,售價一般在500元以上。

以餵養輔助用品品牌美德樂為例,定位在高階系列,最便宜的電動吸奶器也要999元,但近期,卻有多位消費者吐槽稱:美德樂吸奶器1500元的售價,250的質量,150的售後。

“生娃前就看網上各種吹捧美德樂吸奶器,於是生娃後沒多想就直接購買了它們1499元的單邊新款,但誰承想,用了還沒一週就出現了漏奶,完全無法使用”,一位寶媽表示。

無獨有偶,另有寶媽吐槽:剛在美德樂天貓官網購買的吸奶器,使用後發現兩邊吸力大小不一,並且未接觸過水的導管裡面全是水珠,於是便向客服反映提出換貨,但對方卻以已拆封為由,不予置換,損失只能自己承擔。

除此之外,關於美德樂設計不合理、質量差、噪音大、技術含量低等吐槽同樣是鋪天蓋地。而後,筆者又透過黑貓投訴平臺檢索發現,截止目前,美德樂吸奶器的投訴案例多達34條,投訴原因多為售後服務差、問題產品拒不退換、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虛假髮貨、定價玩文字遊戲等等。

同樣,定價不菲的新安怡電動吸奶器也曾多次遭到消費者投訴稱:京東自營旗艦店在保價期內拒絕價保,無任何售後服務。

中國人向來十分信服“一分錢一分貨”的說法,所以為了避免出現質量問題給自己惹麻煩,因此多選擇不惜擲重金購買好一點兒的產品。

據百度百科顯示,美德樂吸奶器所屬公司已有50年的經營歷史,售價更是位列行業第一;新安怡也同樣來自於擁有豐富小家電生產製造經驗的知名品牌飛利浦,但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卻頻遭吐槽,是否有些德不配位?定價如此之高的底氣又在哪裡?關鍵的是,吸奶器的定價標準又為何?

對此,筆者透過採訪瞭解到,對於使用不同技術、原材料的吸奶器,以及不同品牌間渠道流通成本、品牌價值塑造要求,定價不同屬於情理之中。但根據功能、原材料的差異,一個正規吸奶器的成本也就在30—200元之間。

如此看來,某些“天價”吸奶器,溢價是不是有些過高呢,何況產品質量也不敢恭維?

作為一款解放寶媽雙手、提高餵養質量的產品,吸奶器在很大程度上是時代進步下的產物,但卻因為行業標準的缺失、消費者的認知不足以及某些商家的短視,致使行業烏煙瘴氣。

因此,建立規範標準以此來約束行業亂象,刻不容緩。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需要教給孩子什麼樣的餐桌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