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輔食,很多媽媽疑問重重,時常在育兒群看到寶媽們提問:寶寶多大可以吃輔食?寶寶的輔食越細、越碎越好嗎......總的說來,就是各種輔食書看了不少,各種道理也都懂,可一旦“實戰”起來,各種不確定與細節還是紛至沓來。
01、寶寶輔食越細碎越好嗎?在很多寶媽眼中,寶寶還沒長牙齒,輔食就要夠細、夠碎,否則寶寶就會出現食物卡喉或消化不良。其實,寶寶的輔食並不需要過分的精細,而且隨著寶寶年齡的長大,輔食也需要有所變化,才能促進孩子的咀嚼能力和頜面發育。
前段時間,小雅帶寶寶去做兒保,兒保醫生一看寶寶的牙齒,就衝小雅問道:“給孩子做的輔食,是不是太精細了?”
小雅看著寶寶的一口大白牙興奮地說道:“是啊,每天都將食物磨碎了”。“你這樣是害了孩子,這年齡的寶寶,完全可以跟大人一起吃了。"醫生說道:“你看著牙齒,長得太密了,以後換牙了就容易出現齙牙”。
經過相關檢查和測試,小雅的寶寶不僅牙縫太窄,咀嚼能力也非常弱,同時經常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說話也是口齒不清。究其原因,就是長時間吃細碎的輔食,讓牙齒的咀嚼功能沒有得到鍛鍊,同時消化功能也沒有得到食物的刺激。
對此,兒保醫生提醒小雅:寶寶的輔食,並不是越細碎越好!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寶寶的輔食也要得到相應的調整,並不能完全遵循“夠細、夠碎、夠爛”的行為準則。
一般而言,4-6個月的寶寶,輔食以糊狀、泥狀或半固體狀為宜;比如各種菜泥、果泥、肉泥、米粉、爛面、厚粥等等;
6-8個月的寶寶,輔食可以適當新增一些顆粒狀的食品,此階段重在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輔食可參照:厚粥、爛面、軟飯、碎胡蘿蔔、碎青菜、碎西藍花、碎南瓜、小顆粒蘋果、梨、香蕉等;
8-12個月的寶寶,一般都開始進入了旺盛的長牙期,這階段重在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髮育。因此,選擇的輔食體積可以變大、變粗,比如烤麵包片、爛麵條、肉沫蔬菜粥等。
1歲-2歲的寶寶,大多都已經不需要再吃輔食了,可以挑選一些清淡、健康的食物,讓孩子自己抓著吃,為培養他自主進食打下基礎。飲食參考:軟飯、麵條、餛飩、餃子或一些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
02、寶寶多大可以新增輔食呢?至於寶寶新增輔食的時間,不同寶寶的身體發育不同,時間也就不相同。總的來說,可以是4個月,也可以是6個月,晚的8個月也可以。文文爸身邊的寶媽們,一般習慣在寶寶6個月後新增輔食。但最好不要早於4個月,晚於8個月。
當寶寶到了4個月以後,寶媽們都可以多觀察,若寶寶有以下表現,就可以新增輔食了:
①寶寶對大人的食物很感興趣,當筷子或勺子靠近寶寶嘴唇時,寶寶會伸出小舌頭;
②可以維持坐著的姿勢,在寶寶眼前晃動食物時,寶寶會伸手來抓;
總而言之,給寶寶新增輔食,不要過早,也不宜過晚。究其原因,輔食新增的過早,寶寶不僅容易出現消化不良,還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而輔食新增的過晚呢,又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據研究發現:寶寶從媽媽體內帶來的鐵元素,只夠維持到4個月左右的寶寶。
03、給寶寶新增輔食,有哪些注意?①種類從一到多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時,種類需從一到多,新的食物切忌只新增一種,並且同一種食物要連續多天嘗試,等寶寶適應後再新增新的。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判斷寶寶對該食物是否會過敏,確保寶寶吃後不會出現過敏反應,比如出現腹瀉、皮疹、嘔吐等。
在新增某一食物後,若出現了過敏反應,應立即停止新增,且短時間內不要再給寶寶新增,至少等3個月後再新增該食物。
②輔食由稀到稠、由細到粗不同月齡的寶寶,對同一食物的消化能力不同。對於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來說,輔食新增要遵循稀到稠、由細到粗的準則。
比如4-6個月的寶寶,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因此輔食需要打得越碎越好,比如各種便於消化的泥狀。
6-8個月的寶寶,就不需要泥狀輔食了,僅需剁得碎碎或弄成半固體狀就好;
而8-12個月的寶寶,需要鍛鍊其咀嚼功能,輔食做成小顆粒狀就行。
總而言之,寶寶的輔食新增需要從細到粗,由稀到稠,隨時變換,以適應寶寶的腸胃功能與咀嚼能力為前提。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時,要遵循由少及多的原則,可以一小勺一小勺的新增;同時第一天新增1-2次即可,觀察2-3天后,若寶寶無任何不良反應,即可繼續食用。
總之,開始給寶寶新增輔食時,旨在讓寶寶嘗試味道,並非要填飽肚子。當寶寶抗拒、不願意吃時,寶媽們切忌無需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