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方知父母恩!之前並不能深切地理解這句話,當我生完寶寶的那一刻,我腦海裡反覆出現的就是這句話。
在這個世界上,願意無私地給你全部的愛,願意為了你做任何事情的人,也只有父母了。
“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我媽來帶娃”在一個同事的動態看到一段很長的日常分享,看完後眼淚奔湧。
她家孩子三歲多了,孩子出生後,從照顧月子到日常帶娃,都是她爸爸媽媽在幫忙。
最近她媽媽查出了腸癌,在醫院治療,她爸爸一邊幫她照顧家裡、接送孩子,一邊陪住院的老伴,看到爸爸忙碌的背影,想著生病住院的媽媽,她總忍不住掉眼淚。
她說“這些年,我最後悔的事,就是讓我爸媽來帶娃”。
中間寫了很多平時爸媽幫忙帶娃的日常,最後寫了一句電影《無問西東》的臺詞:
“你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
“不管多大,媽媽真的一直是鼓勵我勇敢前行的那個人,是我累了倦了隨時能倚靠的溫暖臂膀,哪怕只是一句「你去忙你的,孩子我管著」都是那麼的溫暖而有力,讓我一直有資本做個「長不大的孩子」,這次我要學著長大,陪您勇敢走下去!”
我身邊還真是 蠻多老人幫忙帶孩子的,生活在一線城市,想要孩子和工作兼顧,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想要當個 全職媽媽,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和強有力的經濟能力支撐。
因此,基本大部分家庭,都只能是老人來幫忙帶孩子。
姥姥成為帶娃“主力軍”而老人幫忙帶孩子,大多又是姥姥姥爺居多。
有資料顯示:我國大約有 2000萬名隨遷老人晚年進城,絕大部分是為了幫自己帶孩子。
而城市中幫忙帶孩子的老人中,又以姥姥為主,姥姥帶娃的數量,是奶奶的三倍。
畢竟,帶娃是要朝夕相處,在 生活習慣、育兒理念、生活觀和價值觀 等方面,基本一致才能和諧相處。
如果是婆婆來幫忙帶娃,相當於兩個陌生的女人相處,溝通不暢就可能引發各種婆媳矛盾,甚至“家庭內戰”,最後不僅孩子帶不好,全家人都每天過得不開心。
但如果姥姥來幫忙帶孩子,生活習慣大多能保持一致,育兒觀念有分歧也容易溝通,而且姥姥大多為自己女兒考慮得多,寧願自己吃苦受累,也要為女兒做好“後方保障”,讓女兒安心工作。
有種心疼叫 “見不得女兒餓肚子帶娃”。
有種心疼叫 “怕女兒忙不過來,家務帶娃全包攬”。
本來到了退休年齡,可以安心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卻來到這陌生的城市,除了幫忙帶孩子,還要照顧女兒的一家生活,不苦不累真是假的。
給年輕爸媽幾點建議,多體諒替你負重前行的老人1. 要懂得感恩
姥姥來幫忙帶孩子,並沒有義務,而是來幫你做“你作為父母應該做的事情”,為你小家庭的建設貢獻她們的綿薄力量。
因此,不要把父母來幫你帶孩子 當成“理所應當”,而是應該“心懷感恩”。
比如經常給他們些買菜的零花錢,週末經常帶他們出去玩或吃個美食,逢年過節時買身新衣服或送個小禮物等。
尤其是女婿,平時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讓他們感覺到你的孝心,會心裡暖暖的,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 主動承擔起自己做父母的責任
孩子是你們兩個人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
因此就算老人幫忙帶孩子,也 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要主動承擔起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
比如下班後、週末時多自己帶孩子,多讓老人休息,畢竟年齡大了,精力還是不如年輕人,長時間勞累身體會吃不消。
而且,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老人可以幫忙照顧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性格培養、教育等還是得由父母來做。
3. 平時多注意照顧老人的情緒
誰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太累的時候需要休息,心情不好時需要溝通排解。
因此,作為年輕父母,也要多照顧老人的情緒,生活方面多遷就他們,並且要 給他們留出足夠的個人空間、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
發現他們心情不好時,採用恰當的方式主動和他們溝通,並幫他們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