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媽媽說,看到兒子疲憊不堪想做點啥,但每次都被擋回來。
比如兒子學習太緊張,課間十分鐘都不願休息,也就只有週日才可以7點起床。有次看兒子睡得香,口水都流出來了,進出兒子房間多次都沒捨得叫醒,一直拖到九點。
沒想到兒子起床後大發雷霆,吼道:“你只考慮自己感受,根本沒想到我的需要!”
無獨有偶,工作室隔壁隔三差五都會聽到一對母子的爭吵:“你有沒有考慮我的感受!”、“那你有考慮過我和你爸的感受嗎!”
——類似這些話聲音提高八度,整個樓層都能聽到,結果往往是媽媽一邊抹眼淚一邊走出家門。
我想對這兩位媽媽、所有類似的父母說:
第一,你沒錯,你在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第二,孩子也沒錯,他在用他的方式拒絕;第三,若敗下陣來,恭喜你,又一次促進了孩子的人格發展。
我也要對這倆孩子說:“支援你,你守住了邊界,維護了自己的需求,儘管對方是你媽,儘管你知道她為你好”
02
焦慮、粘稠、複雜的人際互動中,維護自己真是太難了,正因如此,才讓堅守自我的人閃閃發光!
影片《人潮洶湧》的開始:陰差陽錯間,上流社會的劉德華與底層的小人物肖央互換了身份。
當劉德華走進肖央的人生,發現自己曾是這樣的:髒亂不堪的房間酒氣熏天、隨處可見的垃圾、只買不讀的書籍、欠錢度日包括房租、工作一塌糊塗,房頂還懸著自殺用的半截繩子
——這一切無不在表明他的新身份:墮落、頹廢、失敗。
劉德華沒有氣餒,他開始整理房間、整理思路、整理性格、整理新身份、新人生。
沒過多久就已初見成效:房間煥然一新、用心閱讀購買的書籍、嚴謹對待每次工作機會(跑龍套的群演)、認真投入每段關係,只保留了那半截繩子,以此自我警示。
自尊、自愛、自律讓劉德華從一個失敗的身份慢慢轉向了成功。
但這並不是我想表達的,我更想說的是:
即便你的人生被他人控制、捆綁,甚至替換,你依然可以像劉德華那樣突圍,對限定你的人生說NO!
生而為人,我們一定會被限定,在家庭在單位在社會,但總有人在突圍,也總有人在認命。
這是限定與自由永恆的博弈,成功者找到了歸宿,失敗者要嘛淪陷,要嘛發展出另一套機制:迎合、討好、壓抑、虛偽、委曲求全。
必須承認,有些“限定”太強大,力量太懸殊,比如孩子和父母、員工和領導。
很多時候,你明知違背意願也要低頭,因為還要指望他們活下去,你也許習慣了,但最不濟也要守好底線。
這個底線就是尊嚴,人生苦短,活著不是為了看別人臉色。
太多人發自內心認為別人說的是對的、說你不好就是真不好、權威說的就應遵守、你的感受就是他們的評價體系。
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自我感受的消失,還不自知,就像摔倒的第一反應不是自己疼不疼,而是有沒有人笑話你。
你在意認可與關注,恐懼貶低與指責,潛意識則渴望擁有更多自主,做到這點需要:
03
第一,先要有意識。
日常中,“應該如此”可能性很大,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尊老愛幼、講文明懂禮貌,沒有一條是“尊重自己”,甚至違反了前者就被評價為“自私”,就會被排擠、被邊緣化。
因此,“應該做一個好媽媽、好家長、好兒女、好員工、好公民”成了你人格的一部分,絕無質疑,也很少問自己“這個,是我真實的意願麼?我快樂嗎?”
而一旦你在某個難以忍受的時刻這樣問自己,就有了自我意識。接下來,你只不過為這個反思負責即可,順便和愧疚感相處一段日子。
第二,給自己一點空間。
特別在面臨選擇、面對衝突的時候。
日常我們只是偶爾覺得乏味、無聊,並不影響生活,正是情緒激烈的時刻才需注意。
因為身在其中很難即刻覺察“自我意願”,比如:
班裡被老師指責的時候
開會被點名批評的時候
被父親破口大罵的時候
被伴侶暴力對待的時候
和一個有力量的人爭吵的時候
壓力下做出重要決定的時候
……
這些時刻,人很難在當下保留自我意識並自我維護。
更多時候腦袋是懵掉的,只有無名之火湧動,或渾身發抖、眼淚打轉,甚至臉上還堆著笑,還一個勁點頭,如同小丑般不知所措。
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
如果有就知道,那一刻我們往往被迫採取行動或做出選擇。但事後會無比後悔,因為,你是在丟了感受情況下屈從的。
怎麼辦呢?答案是給自己“空間”:不做任何選擇。
這是為了等待感受迴歸,感受迴歸理性也會迴歸,之後再決定。
這個空間十分重要,關鍵時刻甚至可以救命。
這個空間是需要練習的,練習有兩個部分:
一是獨處;
每次獨處都是與自己的對話,多創造這樣的空間有助於在關係裡守住自己,每天給自己5分鐘總是可以的吧,關機、獨處。
另一個是拒絕一個動作;
04
第三,把“尊重自己的感受”當座右銘。
“維護自己”是一個漫長、瑣碎、細小的過程,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需要反覆提醒、慢慢滲透,從小事做起,期間會累計各種小體驗、小成就、小滿足。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用在維護自我中依然很奏效。
特別強調:隨時覺察感受並不一定非要“隨心而動”,你當然可以選擇不行動、不表達,但那是你的選擇,而非沒得選擇,有時候僅僅只是覺知就已經成長了。
“覺知自我感受”讓所有困境有了成長的方向和目標。
第四,斷舍離,縮小交際圈。
人到中年,該扔的東西簡直太多了,但你要清晰斷舍離的原理:不是自我孤立,而是把心力投注到更有意願的人和事物中。
給內心騰出更多容量,才可與同頻之人、有用之人、欣賞之人、有緣有怨有愛有恨之人發生更多糾纏,那樣才會發現更深入的自己。
斷舍離的另一層原理,就是為了創造更多空間體驗孤獨,體驗精神世界。
第五,給世俗生活賦予一點意義。
我的經驗是:把心力投注在讓你感覺不錯的一件事情上。
於我而言就是寫作。於你而言也一定會有,這事兒一定不是由他人決定的,也就不存在任何評判,儘管有認可和欣賞更好,但沒有這些也依然很願意。
所謂“世俗的意義”就是投入其中是專注的、自我欣賞的、沒有功利心的、沒有失落感的。
這件事也許會變,但建議你在不同人生階段一定要有。(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