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成為父母時,他們往往沒有做好準備。
相比於對兒子“粗糙”的養育方式,人們對女兒的培養卻充滿了擔心與疑慮。
同樣是玩冒險遊戲,男孩們可以跑跑跳跳,弄得渾身是泥;女孩們卻被警告:“女孩子家家的,要矜持,張牙舞爪得像什麼樣子?!”
興趣學習上,希望男孩子多多嘗試,拳擊、武術、足球,越是充滿活力和刺激越好;卻總是希望女孩子培養一些“優雅”的愛好,鋼琴、舞蹈,以此獲得溫婉迷人的氣質。
感情中,覺得兒子多談幾次戀愛,晚點兒結婚也沒關係,卻祈禱女兒在合適的年紀碰到可靠的另一半,安安穩穩地渡過一生。
家長們眼中“完美”的女孩應該是漂亮的、溫柔的、得體的,殊不知,在這樣的社會性價值觀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女孩變得自卑、憂鬱。
那些極力想要滿足父母希冀的“完美”女孩,總是追求著一個永遠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01 對“完美”的追求讓人焦慮痛苦在騰訊一檔由趙薇導演的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一期《魔鏡》當中,女演員齊溪飾演的女主覺得自己很醜。
塌鼻子,厚嘴唇,大腮幫子,還繼承了媽媽的毛髮稀疏。自卑讓她每天花近三小時化大濃妝,即使在家也戴著一頭密不透風的假髮。
精心打扮去參加同學聚會,會因為眼角飛起的雙眼皮貼而當場崩潰。
劇中女主對美貌的執著,以及她自身“容貌焦慮”的嚴重程度使觀眾產生了心理上的不適,但更令人不適的是與劇情同時呈現的彈幕。
螢幕那一端,女性在訴說著自己的容貌焦慮,活在不斷被定義和評價的漩渦中。
螢幕這一端,鍵盤們噼啪作響,喋喋不休地攻擊和評判著這位女性的容貌。
“好醜”,“妝容髒死了”,“臉乾巴巴的,面板狀態好差”,“真老”……
彈幕才是這幕劇真正的主角,用實力踐行著一場大型現實諷刺藝術。
法國精神學家、心理治療師克里斯多夫.安德烈曾說:“外貌是自尊的第一組成要素,許多心理痛苦與對自己外形的不滿有關。”這一點對於女性來說尤其如此。
鏡子裡呈現的身體,不僅是女性拼盡全力想找到存在感的圖景,更成為她們自尊心的標準。
女孩們太過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完美”形象,但是別人的真實看法卻總不是確定的,而這些不確定足以令他們惶恐難安,而現實對於女性總是過於挑剔,這更是加重了她們內心的焦慮。
02 越是追求“完美”,越是會變得不自信瑪麗愛蓮娜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位全職工作的職場女性,平日裡她都能夠很好地平衡照顧孩子的任務以及工作,有一天,她處於學齡期的孩子們長跳蚤了。
她任勞任怨,每日清洗四套床品,給三個小孩逐一洗頭、仔細梳理頭髮,除此以外,她還要例行參與會議、購買家庭日用品、記錄報告,等等。她期待丈夫的幫助,但從不願意主動開口尋求,因為如果她示弱,自己的“完美”形象就會被破壞。
但是,面對持放任態度的丈夫,她開始變得易怒,更感到失望、受傷且憤懣。最終她徹底崩潰了。
追求“完美”讓她懷疑自我和自己的能力,她覺得自己無法承擔家庭責任,無法勝任工作,兩週後,她徹底陷入了極度的自卑和抑鬱狀態。
這個故事表面上看來不過是一件小事,但它正是完美主義在家庭領域產生影響的具體表現。
女性不尋求他人的任何幫助,卻給自己制定高標準,給自己施壓。那種永遠達不到目標的絕望和為了幾隻跳蚤而崩潰的情節,確實成為女性受完美主義影響的佐證!
《魔鏡》中的女主角真的不夠美嗎?她想要去整容,而醫生告訴她:“你不需要整容,小姑娘,你很漂亮。”
瑪麗愛蓮娜真的能力很差嗎?她儘自己所能兼顧家庭和工作,任何一個明白其中艱辛的人都知道,她做得很好了。
可是為什麼她們還是不夠自信,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呢?
03 遠離他人的目光,成為自信的女孩《她世界》一書中指出,長期以來,女性一直成長並受制於父權制所導致的脆弱性中。因此,她們自信匱乏在很大程度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原因。它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來男性統治下的產物。
幾個世紀以來,社會及社會言論不斷地對女性進行身體、美貌、愛情、家庭的規訓,女性缺乏自信,是因為這一特質被歷史刻在了她們的基因裡,是因為她們總是與自己身處的社會格格不入,總是有不夠體面的贅肉,總是得不到父母無條件的稱讚。
但是,信心的匱乏並非不可逆轉。
只要女孩兒們改變觀念,超越別人或自己強加給自己的限制,就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完成目標。
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應該以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而事實可能是:“我堅持寫作了100天,有很多拿到了不錯的收入,但也有一些寫的不太好;”“最近做了很多專案,有的專案收入不錯,客戶反應也很好,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反饋;”“我交了不少朋友,個別人走不到一塊去,只是性格不合適……”等等。
全面看待自己需要我們認清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進步。
其次,可以建立價值清單,逐步培養對成就的掌控感
準備一個精緻的筆記本,每天寫下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的事。哪怕是很微小的成就也可以。
比如今天堅持閱讀了一個小時;和朋友的交流非常愉快,自己也有善於溝通的一面;孩子今天犯了錯誤,我沒有亂髮脾氣,與他平等地進行了溝通等。
隨著價值清單的積累,我們會逐漸建立對自我成就的掌控感,知道自己只要願意,可以做得很好。
再次,適量運動能夠增加你的自信心
運動場本身是一個充斥著關於性別的刻板印象和貶低女性傾向的場所。然而體育運動在培養自信心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女性保持身體健康、增強自信心、培養團隊精神。
因此,不用吝嗇你的腳步,去打球吧,去奔跑吧,盡情揮灑你的汗水。
最後,記得隨時肯定自我,敞開心扉
要擺脫長期的自我束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記得隨時提醒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在內心鼓勵自己。與此同時,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接受世界的黑白,但面向光明。
不斷與過去的經驗鬥爭,內心會越來越從容。
04 寫在最後這個時代的女性,總是被外界及自身的高標準綁架。
作為一名學生,成績不好會被指責愚笨,學歷太高又被說“嫁不出去”;
作為一個女人,身材不好不會化妝會被嫌棄,太漂亮了又會被懷疑“不正經”;
作為一名職員,面對“已婚生育”的不平等待遇,事業有成有被議論婚姻失敗;
作為一名母親,全職媽媽會遭到家庭的貶低,出去工作又會被認為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算了吧,讓外界的聲音都見鬼去吧!
你願意衝破束縛,成為更好的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