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在孩子小時候,由於物權意識和是非觀還很薄弱,意識不到偷東西的嚴重性。當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家長的做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兒子偷拿玩具被商場保安攔下,媽媽的一句話,重新整理了所有人的三觀

這一天,一位媽媽帶著6歲的兒子出去逛街。到了商場之後,孩子看到一個玩具車,吵著鬧著要媽媽買。媽媽一看價格,最便宜的玩具車也要100多塊,當即就拒絕了孩子的要求,生拉硬拽地把孩子帶走了。

孩子很不情願地跟著媽媽往前走,而眼睛還一直注視著玩具車的位置。趁著媽媽買菜的時候,孩子一溜煙兒地跑向了放置玩具車的展櫃,偷偷將玩具車的包裝拆掉,塞進了自己的褲兜裡。做完這一切之後,孩子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回到了媽媽的身邊。

接著媽媽又帶著孩子在商場裡轉了幾圈,東西買完之後,就去收銀臺結賬了。讓媽媽想不到的是,剛走出收銀臺,就被兩名保安攔了下來。

媽媽把孩子護在身後:“你們要幹什麼?”

保安:“我們懷疑您有未結賬的商品,請配合我們的檢查。”

媽媽:“我剛結完賬,你看小票在這兒呢。”

保安也沒多說話,直接將探測器伸向小孩的褲兜,果然,探測器開始滴滴的響個不停。媽媽看到這架勢,也是有點慌了,伸手向兒子的褲兜一摸,果然有東西。拿出來一看,正是剛剛兒子看中的那輛玩具車。

媽媽瞪了孩子一眼後,對保安說道:“東西還給你們了,我們可以走了吧。”說完轉身就要出門。

保安搶先一步攔在的前面:“不好意思這位女士,物品包裝已損壞,請您按原價購買。”

一聽說還要賠錢,媽媽也不在乎顏面了,索性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又哭又鬧,抱著保安的腿就不放手,周圍圍觀的群眾也越來越多。

商場的經理聞訊趕來,這件事已經影響到了商場的正常營業,也不要求母子賠償損失了,只想請他們趕快離開。可這個時候,這位媽媽說的一句話,令在場的所有人感到唏噓不已。

媽媽說:“讓我起來可以,你得賠我精神損失費。”

碰到這種無理的要求,經理直接示意保安把她拉起來,可是保安還沒等伸手,她就大喊非禮,保安聽她這麼一喊,也不敢輕舉妄動。最後迫於無奈,經理只好答應賠償她300元精神損失費,她這才拿著錢帶著兒子走出了商場。

孩子偷拿東西,父母應該如何應對?

這位媽媽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從社會的角度來講,這種做法影響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從育兒的角度上看,媽媽的行為給孩子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如果孩子出現了偷拿他人物品的行為,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妥善處置,積極賠償

在公眾場合,孩子偷拿了別人東西,造成他人的財物受到損失。父母首先要做的事並不是教育孩子,而是妥善的處理方式,積極賠償他人的損失。

恩威並施

孩子偷拿他人的東西,肯定是對某件東西情有獨鍾,因為父母不給買,孩子才會去偷。如果這個時候,父母直接對孩子進行批評,孩子的心中也會埋怨父母,認為是父母吝嗇,自己才會去拿別人的東西。

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能夠買下這件物品,送給孩子,再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教育。既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又能夠使孩子免受傷害。

剛剛文中那位媽媽的做法,雖然讓她免受了經濟上的損失,卻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偷東西的孩子,本性其實並不壞,如果父母能夠採取正確的處置方式,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的未來依然一片光明。

403

玩具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小時候這3點表現可以看出,家長留意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