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小童知道,每天晚上睡覺前都需要刷牙洗澡,也知道刷牙對媽媽來說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每天媽媽提醒要刷牙了,她都各種拖延,一會說要吃東西、一會要玩遊戲、一會要看書,反正就是用盡一切理由拖延刷牙。最後,媽媽生氣大吼,她才願意走進廁所,接著又是閉著嘴巴、各種搞怪,兩分鐘的刷牙時間,一個小時的準備工作。

估計每個家長,對孩子刷牙都有段痛苦的記憶。刷牙是簡單的事情,但孩子不配合就令事情變得困難。小童拒絕配合刷牙行為,算是不良行為嗎?

用我們父母的觀點,肯定是屬於不良行為。我們已經習慣性將所有非典型行動都看成是不良行為。我們會努力尋找解決方法,但卻甚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行為。

關於不良行為

簡·尼爾森在《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如此表述:怎樣知道什麼時候一個行為才是不良行為呢?關鍵在於是否因為喪失信心。那些對自己得到歸屬感的能力感到喪失信心的孩子,更容易行為不良。

當一個孩子相信自己沒有歸屬時,他就會感到沮喪。處於這種沮喪,他就會選擇魯道夫·德雷克斯所說的一種“不良行為的錯誤目的”。之所以被認為是“錯誤的”目的,是因為這個孩子錯誤地相信這種行為將幫助他重新獲得一種歸屬感。

這些錯誤的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讓別人為自己奔波或得到特殊服侍)、尋求權力(我說了算)、報復(以牙還牙)、自暴自棄(放棄,且不願別人介入)。

個體心理學大師德雷克斯在分析了上千個案例之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孩子行為的呈現方式雖然每次都不一樣,但背後的想法無外乎有4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利、報復、自暴自棄。

每個孩子的反應實際上是透漏著孩子對自己和生活潛在信念的一種密碼資訊。當你的孩子行為不良時,他是在以他知道的方式告訴你,他感到喪失了信心,或者他沒有歸屬感。家長如果能讀懂孩子在不同情形中行為背後的密碼資訊,那就能更有效地處理他的信念,而不是隻處理行為本身。

孩子的行為就像一座冰山,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行為的表面,只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孩子背後是什麼樣的感覺,有著怎麼樣的信念,他們追尋的是怎樣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卻是隱藏在海面下更大的部分,是我們所看不到的。

我們對自己以及孩子了解得越多,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就越有效。一個良好的溝通,可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對孩子因為感覺不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的失望行為有更多的了解。我們都知道,如果存在問題,必須了解原因,才能真正地對症下藥。

根據德雷克斯的結論,孩子的不良行為分4大類,但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資訊都是為了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而根據不同型別的不良行為,可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將其一一攻破。

家長如何處理孩子4大類不良行為

1、因尋求過度關注產生的不良行為

尋求關注和自我價值,是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當孩子覺得缺少安全感,不被關注時,他們會想方設法地獲得關注。

孩子要求得到關注這並沒有什麼錯,但問題出在尋求過度的關注,他們會使用一種令人煩惱的方式,因為他們錯誤的認為,只有在得到爸爸媽媽關注的時候,自己才有歸屬感。

媽媽在廚房洗碗,4歲的小晴大喊:媽媽,過來。媽媽答:我在洗碗,有什麼事情?小晴繼續大喊:媽媽,快過來。當媽媽無奈走過去時,小晴就拉直媽媽,要媽媽陪她玩。小晴每次都用這招,通過大喊大叫吸引媽媽過來,問什麼事情就不回答,媽媽怕發生什麼意外,過來檢視就被拉著陪玩,不陪就哭鬧。

事實上,我們總放下手中工作陪孩子玩,並不能讓孩子真正建立歸屬感和價值感,我們的妥協反而形成了一堵阻擋孩子獨立尋找自我價值的牆。

德雷克斯說:我們當然需要給孩子關注,但我們也需要知道適當關注和過度關注的區別,家長不能在孩子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停的為孩子忙碌。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他自己是有能力的,不到萬不得已,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給予孩子所需的關注和歸屬感,而又不想他無休止的哭鬧行為讓步,可以通過強化孩子獨立性、弱化孩子“錯誤目的”的方式做迴應,具體方法:

積極傾聽而不是行動

通過積極的傾聽才能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更容易猜測出他可能的感受。通過與孩子溝通交流,消除孩子內心錯誤想法,而不是試圖控制、阻止孩子的行為。

關注和妥協

為過度關注設定時限,給孩子適當的關注。理解孩子的需求,家長同時提出自己的需要,並與孩子達成協議。如陪玩10分鐘後,媽媽必須去洗碗。

邀請孩子參與活動當中

通過讓孩子參與合作,解決了孩子被關注的需求,也滿足了媽媽完成工作的需求。共同做家務,本身也是一項高品質陪伴。邀請孩子一起洗碗,就可以避免了孩子的無休止干擾,並讓孩子享受了參與工作的快樂。

給孩子擁抱,並告訴他,你對他的愛

孩子喜歡家長的擁抱,喜歡孩子聽到父母述說對他的愛,當他們得到擁抱時,他們也會熱烈迴應我們,當我們說愛他們的時候,他們也很自然說“我也愛你”。當他們內心確認了父母對他們的愛,就不需要父母的時刻關注也能保持開心。

鼓勵孩子自己玩

孩子成長過程,也是一個獨立的過程。讓孩子學會自娛自樂,也是一種本領。能自主發現生活上好玩的孩子,更獨立,更不會為了尋求關注而做出不良行為。

2、因尋求權力產生的不良行為

每個人都想尋求權力,權力的好與壞取決於我們怎麼使用它。當孩子覺得只有自己說了算才有歸屬感的時候,那權力的爭奪就成了不良行為。

當爸爸在家用電腦工作的時候,5歲的勳勳就像鐵遇到了磁鐵般被吸引過去,一直站在電腦旁邊,時不時伸出小手,快速亂按幾下鍵盤。爸爸警告他不能碰電腦,因為電腦是爸爸用來工作的,如果亂弄會把電腦弄壞。勳勳雖然嘴巴是答應了不碰電腦,但行為上總是控制不了,當勳勳再次亂按鍵盤,把電腦弄的卡機了,爸爸情緒爆發了,拉著勳勳離開房間,並嚴厲批評了他,勳勳哭著跑回房間,大力地亂按了一番鍵盤,是抗議,也是示威:“你不讓我幹這個事,我偏要幹”。

勳勳最開始的行為只是因為電腦吸引巨大,而他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他知道不能碰電腦,但看到爸爸用電腦,就很想一起玩;而被爸爸批評之後,內心就發生了轉變,“你不讓我碰電腦,我就要碰”。

當孩子與父母對同一事物有了爭奪,他們自然就會陷入了權利的鬥爭。而這鬥爭對孩子來說,是好玩的,而且越激發孩子對爭奪物的控制慾望,他們會升級自己的語言、行為,讓父母陷入崩潰。只要是鬥爭,總有輸的一方,而家長明智的處理方式是,退出鬥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處理孩子為尋求權力而產生的不良行為:

為孩子提供選擇的權利

可以通過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解決問題,而非限制孩子的行為或強制要求服從。爸爸可以跟勳勳說,“爸爸在工作,你希望到客廳玩還是在旁邊的桌子看書?”。當孩子選擇之後,就按孩子的最終選擇去做,不能干涉。

為孩子提供有限的權力

勳勳對電腦的好奇,一是看到爸爸使用,也想參與;二是孩子天生對所有物品,特別是發光物品好奇,他也想玩。事先做好規定使用前提,爸爸可以選擇一個空白文件,然後讓勳勳隨便使用鍵盤,敲打喜歡的按鍵。事先約定玩的時間,勳勳有了對電腦使用的權力,經過幾次之後,自然減弱了對電腦的興趣。有時孩子就為了爭,而並非為了玩。

保持冷靜,堅決行動

當孩子的行為仍然沒有改善或過於激烈,家長在態度上要保持冷靜,在行動上保持堅定——抱離現場。直到孩子冷靜之前,不要說教,即使孩子發脾氣,也要保持冷靜,切忌動怒。只要家長不應戰,孩子一個人就無法引起戰鬥。此刻家長的目標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規定執行,讓孩子無法做我們禁止的事情。

3、因報復產生的不良行為

簡·尼爾森指出,孩子其實是在用報復的手段來掩蓋自己所受到的傷害。

報復是挑戰權利的升級,如果孩子挑戰權力的時候,父母一直用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就會導致孩子有報復行為,產生報復心理:“誰傷害了我,我也要傷害他”。 孩子的感知力很強,他們知道你的軟肋在哪,你越討厭的行為,他做得越來勁。如扔東西、說些讓家長傷心的話(我討厭媽媽、我不要媽媽了...)、打人、拒絕溝通等等。

當孩子有報復的目的時,家長應該先停止還擊,從報復的迴圈中退出來,並積極處理孩子問題所在:

表達對孩子的理解,認同孩子的感受

傾聽孩子,進入孩子內心世界,承認孩子的感受,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認可,他們會感受到理解、歸屬感和價值觀。

為造成的傷害道歉

停止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行為,同時,家長應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道歉,補償過失,修補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果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沒有得到及時修復,將導致孩子與父母的隔閡就越來越大,到時家長處理就更難,甚至發展成永久傷害。為什麼很多孩子長大後依舊對父母態度冷淡,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童年受到傷害太深,他們感覺不到父母的愛,以致成人後也無法釋懷。

4、因自暴自棄產生的不良行為

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較大孩子身上,當孩子覺得自己長期被忽視、被控制、被批評時,他們對自我價值的感受就會很低,這種認知會慢慢內化到內心深處 ,產生了認為自己沒用的自卑情結。自暴自棄使得孩子做任何事,都有一股無力感。他覺著自己做不好,學不會,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嘗試,表現為直接放棄。他們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成功。會不斷的強化自己的這個信念,放棄的目的是躲避那些預料自己會失敗的事情。

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往往是父母的行為導致的,也可能受到外界的重大打擊。成人喜歡用懲罰、指責的方式幫助孩子改造錯誤,對此簡·尼爾森表示疑惑“我們不知道從哪裡得到這樣荒誕的想法,想讓孩子做得更好,必須先讓他感覺更糟糕。孩子感覺好時,才會做得更好。”

針對自暴自棄的孩子,父母從這幾方面尋求解決:

鼓勵孩子、信任孩子

自暴自棄的孩子,感覺是很糟糕的,他們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也找不要自己的位置,覺得放棄才是唯一的出路。這個時候,價值要真心地愛這個孩子,不能放棄孩子的成長。鼓勵並信任孩子,關注孩子的優點、停止批評。適時的鼓勵會讓失去信心的孩子恢復信心,激發興趣,幫助孩子感受到愛與價值感。

訓練孩子新技能

自暴自棄的孩子容易拒絕一切新技能的學習,而讓孩子學習新技能是鼓勵孩子走出困境的好方法。從小技能開始,讓孩子體驗每一小步成功,對新技能的掌握有助於孩子重新樹立信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找到在家庭和集體的位置,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教會孩子“犯錯”是學習的過程

對自己有信心的人是不畏懼自己犯錯,並且能從犯錯、從別人建議性批評中不斷學習,最終走向成功。但對自暴自棄的孩子,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別人的批評或自己的錯誤結果都會強化他對自己能力不足的信念。幫助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停止一切批評。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經常說說自己犯的錯誤,並說出來自己在錯誤中學到了什麼,創造一種輕鬆的氛圍。

聆聽孩子的內心,了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這樣才幫助我們採取更好的應對策略,進而幫助孩子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理解孩子,幫助孩子成長。

參考文獻:簡·尼爾森 3-6歲孩子的正面管教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5年2月第1版

65

睡眠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背誦總是記不住,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家長要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