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而孩子能夠有所成就,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那就必須獨立起來。當然家長們也明白獨立能力對於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從小就需需要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往往我們認為孩子長大之後“不啃老”,就是學會獨立最標誌性的代名詞,這是大多數人都認可的觀點。然而有些父母卻寧願孩子“啃老”,也不願讓他事事獨立。

“以其讓孩子獨立,我願讓他啃老”,來自60歲老人的心裡話

楊阿姨原本50歲時就可以退休享福,但是想到家裡的孩子還在唸大學,而且自己的身體也硬朗,於是繼續堅持上班賺錢。咬咬牙眨眼間也過去了5年,兒子也有了穩定的工作,既然孩子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自己也沒必要這麼勞累,畢竟也有退休金,所以楊阿姨辭掉工作回家照顧老伴。

隨著孩子事業的穩步上升,楊阿姨發現兒子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同時楊阿姨也明白,兒子是為了事業奔波的緣故才沒有時間回來看望老兩口。

可偏偏就在兒子出國時,老伴身體不適住院,兒子也趕不回來,只有楊阿姨一個人照顧老伴,沒有人來頂替。而隔壁的病友卻是兩個子女輪班照顧,並且他們的子女看起來非常輕鬆,而不像自己疲憊得有些力不從心。

此時楊阿姨的確羨慕隔壁的一家人,以前自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總是事事都讓孩子學著去獨立,而現在才明白,以其讓孩子獨立,還不如讓他留在父母的身邊,就算“啃老”也是一種陪伴。

但是孩子已經踏上人生正軌,如今讓孩子回到自己身邊重新發展事業是不切實際的。

這位60歲老人道出了多少父母的心聲,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老人,他們傾盡所有努力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儘管孩子將來事業有成,往往他們為了事業和生活而漸漸遠離家裡的父母。

為什麼有些老人心甘情願讓孩子“啃老”?

1、孩子的“啃老”,恰恰滿足了老人“被需要”的心理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提起“勤勞節儉”這幾個字,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自己家裡老人的身影,因為人老了以後,被人需要的心理其實挺強的,所以他們會無時無刻地忙碌著,能為家裡分擔壓力他們就會感到幸福,並且自己生活的開銷十分節儉,為的就是把好的資源留給子女。

2、“啃老”有時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種陪伴

孩子能夠陪伴在父母的身邊,是很多老人心中所期望的,但有些孩子為了事業和生活不得不遠離父母。

以其孩子不在身邊,更多的父母願意給予孩子經濟上的幫助,也不願意孩子獨自在外打拼,雖然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事業發展可能不那麼順利,但是隻要一家人在一塊開心幸福就好。

不過年輕人需要注意的是,此“啃老”非彼“啃老”,而是有時間就多去陪伴自己的父母,畢竟自己小的時候,父母費盡心思培養你長大成人不容易。

這個過程父母的付出,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我們,走進我們的內心去了解我們,就是為尋找更合適自己的方式來培養你。

如今父母老了,位置調換了過來,就需要我們走進父母的內心世界,給予她們更多的關愛。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對父母的虧欠實在是太多。

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牢記這些,以後你的孩子會成為勇於承認錯誤且樂於改正錯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