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麗前段時間剛生了寶寶,這兩天去她家看她的時候,小麗的精神狀態一點兒也不好,後來才知道是和她的婆婆鬧翻了,現在家裡的氣氛也都非常緊張。而她和婆婆鬧翻的原因,是在帶娃的方式上,出現了問題。
當時孩子從醫院出來之後,小麗就嘗試著給孩子餵奶,但孩子始終哭鬧,不願意吃東西,這就讓小麗感到非常奇怪了。因為在醫院的時候,孩子並沒有長時間的哭鬧,而且吃東西的速度也比較快,從來沒有出現過拒絕的行為。
後來小麗在給孩子換尿不溼的時候,就把孩子的被子給掀開來看了看,結果令她非常的生氣。原來她的婆婆用布帶子,把孩子腿給綁了起來,但因為孩子是包著的,所以小麗在之前餵奶的時候,並沒有發現。如果她沒有給孩子換尿不溼的話,可能孩子還會一直這樣被束縛著。
於是小麗就和婆婆吵了起來,但是婆婆卻覺得自己非常委屈,表示自己之所以會這麼做,是想要孩子的腿型好看。婆婆老家的孩子在生出來後,就會用布帶子捆著孩子的腿,這樣孩子就不會長成羅圈腿。
老一輩帶娃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其實像小麗婆婆這種行為,在很多老人身上都能看到。他們覺得有些老方法,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會在育兒的過程當中使用上,但這些行為並不一定是正確的。
1、給剛出生的寶寶吃東西
很多老人家覺得,自己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吃東西了,所以會嘗試著給兩三個月的寶寶,吃成年人的飯菜。但是這種行為,對寶寶的成長並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負擔。
因為剛剛出生的寶寶,腸道系統非常脆弱,並不能消化成年人吃的飯菜,而且很容易噎住。此前就有一個類似的新聞,因為媽媽上班沒有辦法餵奶,所以奶奶就給孩子吃了自己做的飯菜。
雖然她把東西弄得非常爛,但孩子吃了沒兩口,臉色就開始發紅發紫,於是趕忙送往醫院。原來是孩子吃這些東西的時候,突然噎住了,所幸送得及時,沒有對生命造成傷害。
2、和孩子嘴對嘴接觸
老人對家裡新生的寶寶都非常喜愛,他們會和自己家的小孩,嘴對嘴的接觸,甚至會把自己吃的東西嚼一嚼,之後餵給他們。但是育兒專家張童佳,建議這種行為最好立即停止,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在和成年人親密接觸後,患上各種各樣疾病。因為孩子身上的免疫系統還沒完善,所以很多病菌對孩子來說,都是致命的。
3、不要給孩子穿太多衣服
很多老人擔心自家寶寶,因為天氣太冷著涼,所以會給自家寶寶穿特別多的衣服,甚至會把孩子捂得滿臉發紅。但是這種行為最好立即停止,因為孩子如果穿得過多,很有可能會捂出一身汗,反而會因為後背潮溼,而感冒發燒。
面對老一輩的錯誤育兒,家長該如何溝通呢?很多90後爸媽,在看到老一輩的錯誤育兒方式後,都非常不開心,甚至會大吵大鬧,引發家庭矛盾。那麼面對錯誤的育兒方式,究竟該如何溝通,才是比較合適的呢?
1、不要當面指責老人
很多年輕的爸媽,和父母溝通沒有方式方法,甚至會當眾進行指責,但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在《溝通技巧》這本書中,就有過類似的案例,可以先在明面上肯定老人對孩子的付出,之後再指出不足,這樣既保全了老人家的面子,也能讓他們明白自己的方式,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誤區。
2、讓老公和老人進行溝通
現在很多孩子生出來之後,婆婆與媳婦之間的矛盾是非常多的,那麼不妨可以讓老公和自己的媽媽去說。這種溝通方式也比較有效,可以避免很多家庭矛盾,也不會因為婆媳之間的問題,而鬧的整個家庭雞飛狗跳。
3、自己主動帶娃
如果年輕爸媽覺得,老人的帶娃方式有問題,那麼不妨和老人進行溝通,表示孩子還是爸媽親自帶比較好。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也能避免因為錯誤的帶娃行為,而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傷害。
除了錯誤育兒方式外,寶寶不吃奶的原因還有哪些?有的寶寶之所以不吃奶,很有可能是遇到了小麗這種情況。但除此之外,寶寶不吃奶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家長只有快快找到問題所在,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1、寶寶生理性厭奶
很多家長對寶寶的生理性厭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在《照顧嬰兒》這本書中就曾有介紹。寶寶一般到了半歲左右,對母乳可能會在生理上,產生厭惡的情況,會拒絕媽媽的餵奶。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永久性的,一般在過了這段時期之後,孩子就會恢復正常。
2、寶寶因為身體不適,拒絕喝奶
孩子身體是比較敏感的,即使家長沒有察覺到孩子身體不適,但孩子會因為某些方面的不舒服,所以拒絕喝奶。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家長最好帶孩子及時的去做檢查,看看寶寶是不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因為有的時候,寶寶口腔疾病也會讓寶寶拒絕喝奶,但家長卻很難發現。
3、寶寶長牙期,不願意喝奶
想必很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體驗,在長智齒的時候,牙床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不適感。當這種情況放在寶寶身上,也會讓他們對吃東西產生抗拒性,但是當他們習慣後,這種狀況就會有所緩解,也會慢慢恢復進食。
每個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所有人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出現了一些問題,家人們應該彼此諒解的去協商,看看如何才能讓寶寶更好的成長。而不是互相指責,因為爭吵對於家庭和睦,沒有任何好的幫助。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每一個文章都是我的原創,如需轉載,必須取得授權。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路,如果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