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寶寶都完全可以說得上天生就是一個抽象派的“漫畫家”,只要寶寶一根畫筆,他們就可以隨機的在紙上畫出各種圖案,而且創意天馬行空。但是孩子可不會分清楚場合,他們的畫作遍佈沙發和牆壁,不少家長對這一點也是深感頭痛。
但是,在西方的教育領域看來,孩子這種亂寫亂畫的愛好,那就代表著他們有極其豐富的想象力,這不但和壞事沾不上一丁點關係,反而還是在向別人暗示著寶寶有極高的智商。
兩歲女童畫畫引來眾人圍觀,網友也讚賞其天賦異稟,令人甘拜下風視訊裡面的小女孩當時才僅僅是兩歲大,而且她與其他相似年齡的寶寶比,不同的一點就是她沒有是那種“放飛自我”般的亂畫一氣,而是安安靜靜的、規規矩矩的在桌子前面坐著,然後一筆一筆的畫著。
雖然小女孩的姿勢看起來不是那麼標準,畫出來的成品效果也不是特別好,可是單憑小女孩這股非常認真的態度來看,這對於這麼大年紀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種態度。
網友A:我家孩子比女孩大了三歲,可是他的畫畫水平連這個小姑娘的一半都趕不上。
網友B :我家姑娘只要一拿筆,那就絕對的是放飛自我,任誰都管不住,只要教給她該怎樣畫,她就特別哭鬧,很讓人苦惱,希望大家能教教我怎樣教孩子畫畫。
網友C:畫出這種程度的,至少也得小學一、二年級的吧,才兩歲就畫到這樣,真是比我家孩子強的太多了,真厲害。
孩子媽媽:天分和引導成正比,不能浪費每一次亂塗亂畫。
孩子的天分雖然重要,但最需要的還是父母的有效引導,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方向,就算孩子有再高的潛力都是白費,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那麼,家長又該怎樣引導呢?1、家長需要保持耐心
無論是哪一項天分的引導,都是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但是好多家長卻缺乏這個耐性,只要孩子一有哭鬧,就會翻臉,把孩子嚇哭。
在兒童教育方面,煩躁的情緒和暴力的行為是其中大忌,這兩項都是導致孩子產生恐懼學習的心理,孩子的積極性下降了,肯定是不會喜歡畫畫了。
2、只要畫出來了,就具有意義
在好多家長眼中,孩子畫出的錯亂的線條不具任何意義和藝術性,如果線條再誇張些,還會認為這就是孩子故意為之。
其實,這就是一種對孩子最大的誤解,因為年紀比較小的孩子拿到畫筆後,他們毫無畫畫的概念。他們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在畫,畫筆隨著思維而跳動。
3、抓住每一次的可以引導孩子的機會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就算再有天賦的加持,也需要有知識和經驗的積累才行,但這也是建立在了犯錯的基礎上的。家長可以抓住孩子每一次亂塗亂畫的機會去引導,幫助他們釋放潛力,打下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幾乎可以適用於各個領域,當孩子從作畫中得到快樂,家長就無需太過擔心孩子的這個方面了。
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耐心和汗水才是孩子取得進步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