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桃蛋在看一本書,上面有各種花花綠綠的蠕蟲照片。桃蛋媽瞄了一眼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我問她:你看著不噁心嗎?

她答:我覺得蟲子不噁心,談戀愛才噁心。

???

這出人意料的答案嚇了我一跳,看樣子,娃離青春期不遠了。

說起青春期,桃蛋媽不由地有一點恐懼,害怕自己看著長大的小寶貝,突然就變成了一個炸彈,隨時準備跟爹媽對著幹。

我們那時候,青春期是稀裡糊塗的,還不知道何為青春期,就已經悄然度過了那個階段。

如果我閨女到了青春期,真的叛逆、攻擊我和她爹,我真的能招架得了嗎?

不久前,桃蛋媽剛好看過一部紀錄片,名為《激素與情緒:青春期的科學》,揭秘了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熬夜、沉迷社交網路、早戀等問題背後的原因。

看完之後,我長舒一口氣,遠去的青春期似乎都一一對上號了,更重要的是重拾了和娃安穩度過青春期的信心。

青春期的娃,叛逆頂撞你怎麼辦?不小心早戀了怎麼辦?沉迷網路怎麼辦?

甚至有的娃青春期提前到了小學怎麼辦?

這部紀錄片告訴你答案。

01

女兒青春期提前了?

這不是錯覺,現在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間確實比以前提前了,尤其是女孩。

1860年,女孩的青春期始於13歲左右。1960年,大約在11歲。

而現在呢,大概10歲左右,女孩子的青春期就開始啟動了。

紀錄片裡就有一個提早發育的例子,小姑娘還未滿10歲,已經穿了兩年的胸罩,小學二年級時就開始來月經。

也就是說,小女孩7歲多就開始發育了。

這麼小的年紀,如此明顯的變化,讓孩子困擾不已,經常面對別人的指指點點。

困擾不只是心理上的,過早的發育對孩子的身體也是不利的。

早熟會影響身高,在孩子體有被稱為生長板的軟骨組織,青春期結束時,生長板便會消失。

正常發育的孩子,骨齡和實際年齡是一致的,一歲年齡長一歲骨齡。

但是,如果過早發育,身高在長,骨齡由於雌激素的作用會長得更快,一歲能長2~3歲骨齡,然後生長板提前閉合,提前就結束了生長。

如果孩子發育很早,個子又偏矮,那爸爸媽媽們就需要警惕了,必要的時候帶孩子去醫院的兒童內分泌科看看。

紀錄片中,女孩手部的X光顯示,女孩的青春期是遠遠提前的。

此外,這個未滿10歲的孩子子宮幾乎發育完全,如果不及時治療,激素分泌失調,對以後的健康也會有不良影響,肥胖症、心血管疾病、脂質代謝紊亂等等都很容易找上門來。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現在的孩子青春期提前呢?

科學家們推測,首先是我們吃得太好了。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孩子們吃的食物也更豐富更有營養了,身體有足夠的脂肪,才會產生進入青春期相應的性激素。

其次,化學物質的影響。在我們這個時代,塑化劑、殺蟲劑、化妝品無處不在。

上文提到的女孩,所居住的地方盛產葡萄酒,為了提高葡萄的產量,當地大量地噴灑殺蟲劑,這無疑是女孩提早進入青春期的一大誘因。

還有不得不提的化妝品,還記得之前的激素嬰兒霜麼?

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疑似因使用了含大劑量激素的嬰兒面霜而出現“大頭娃娃”的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部水腫。

嬰兒使用抑菌霜的前後對比

專家建議兒童最好少接觸激素樣物質,也就是少塗抹面霜,少用化妝品。

化妝品中的對羥基苯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鹽、奈米粒子和鈦,都有可能是內分泌干擾素

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少女停用化妝品僅幾周後,她們血液中內分泌干擾素的水平便會下降。

而且,不僅出生後的孩子需要少接觸成分不明的化妝品,孕期的準媽媽也得注意選擇成分安全的化妝品。

因為,無論是出生前還是出生後接觸這些汙染的化學物質,都會對青春期的啟動有影響。

其實現在,孩子骨齡超前、身高偏矮,在骨骺閉合之前,都可以透過成熟的醫學手段干預改善,桃蛋媽下期跟大家詳細聊聊這個話題。

02

青春期,

學習和創新的絕佳時機。

十幾年前,科學家們認為大腦在人6歲時便停止發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又發現,原來人的一生有兩次提升大腦效能的機會,第一次是兩歲左右,第二次高峰出現並貫穿整個青春期。

在青春期,大腦皮層的灰質變薄,大腦經歷一次自我重組

這個重組的過程類似於修剪樹木。

有用的迴路留下來,用處不大的被切斷,這樣其他連線可以變得更牢固,從而使大腦的效率更高。

被修剪的材料就是孩子此前的童年經歷。所以說,童年經歷特別重要,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青春期和成年期。

在這個過程中,此前所有的經驗和認知,都會接受考驗,被大腦刪刪減減。

這時候,大腦的可塑性和適應性都是極強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可塑性,青春期時發生的一些事常常伴隨我們終生。

而當青春期結束,這種可塑性就一去不復返了。

在青春期,孩子擁有流體智力,也就是自發與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而成年後我們擁有的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晶體智力。

一切都在說明,青春期就是學習和創新的絕佳時機。

那該如何利用好這一段黃金時期呢?

不是讓大家按著自家小孩的頭拼命學習,恰恰相反,這個時期需要鼓勵孩子多去嘗試,多給他們一點選擇。

太過於專注某一種活動,可能會錯過其他的成長機會。

畢竟這個時期的孩子,各個都是寶藏啊。

用蟲媽的一句話,青春期的娃好比遊戲裡的無限續命,修仙界的無限靈力,24小時持續轉動的馬達,可以裝載任何APP的最新款智慧手機。

他們頭腦靈活,可塑性強,精力無限,很多成年人做不到的事情,他們可以輕鬆做到。

所以,我們不妨讓孩子在學習之餘,多去探索這個世界,這對他們迎接未來的挑戰也是有幫助的。

當然,科學家也說了,凡事也要量力而行。

畢竟這個時期的孩子想要獲得多方面的發展,尤其需要人指引,而我們做父母的可能並不是專業的領路人。

大腦的重組讓孩子們活力無限,但是,前額葉皮層的緩慢發育,卻讓孩子們不聽話、叛逆、口不擇言。

前額葉皮層控制理性思維,在青春期的重組中,它是最後發育的部分。

這就解釋了為啥青春期的娃總是那麼的叛逆、衝動,即使是比較穩重的孩子也會說出不理性的話。

而且在這個時候,批評、鎮壓也沒用,負面的反饋需要反思,反思需要理性,顯然孩子還沒有發育出足夠成熟的心智。

先別急著傷心難過,給孩子一點時間。等娃再成熟些,一切擔憂就都煙消雲散了。

03

沉迷網路、早戀的本質是什麼?

青春期的孩子一邊緊鑼密鼓地武裝起自己的大腦,一邊積極地拓展家庭以外的人際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問題層出不窮。

比如,孩子沉迷社交網路怎麼辦?

手機沒有發明之前,一個孩子周圍可能有10個朋友,但透過網路,他們能跟數百人產生聯絡。

科學家們發現,當孩子在社交網路受到很多“贊”時,大腦中負責獎賞體驗的部分開始活動,產生愉悅,還能激勵未來的行為和學習。

從這個角度看,社交媒體其實對孩子有積極的影響。

我們也都知道,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網路。所以科學家們認為,所以大可不必視網路為洪水猛獸。

與沉迷社交網路相比,父母們更擔心的是早戀。怕孩子因為早戀影響學習,太早接觸到性資訊。

其實,回想起我們這一代青春時期的懵懂和悸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那是一份美好的回憶的。

從紀錄片裡的大腦的影像來看,愛情是一種能讓神經元更加劇烈活動的感情。

它起源於一個古老的腦區,和控制成癮的腦區是同一部分,人無法有意識地進行控制。

愛情是受大腦驅使的,它讓人上癮,不由自主地產生愛意。

有多無法控制呢?就像人無法克服重力一樣。

所以,我們也不用太過緊張,逼著孩子在這個時期抑制住對愛情的嚮往。喜歡一個人也不應該成為一件羞恥的事情,浪漫的愛情是一種內驅力。

說到影響學習,這個我們也不陌生,小說、電視、遊戲......影響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影響學習,可能是孩子沒有從小建立起高效自主學習的能力。

有的父母為了拆散早戀的孩子們,舉全家之力,再加上學校老師共同採取行動,監視、調座位,總之一定要聯和一切力量棒打鴛鴦。

科學家告訴我們,這絕不是一個好辦法。

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樣,強硬地拆開,只會讓兩個人在一起的願望更加強烈。

影視劇裡也經常有“就算全世界都反對,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的臺詞,這時候情侶之間的感情無疑更加堅如磐石,越是所有人都反對,他們越是要轟轟烈烈。

其實這個時候,無人過問,或者緩和一點的反對,反而有可能讓他們自己就散了。

無論如何,都應該多一份尊重,提早進行性教育。

04

寫在最後

在這部紀錄片裡,你會發現,很多問題都不是孩子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所有青少年群體的“通病”。

比如,他們喜歡熬夜,早上起不來,晚上不睡覺,其實,這是因為在青春期孩子的體內,褪黑色素的分泌比成年人晚兩個小時。

比如,他們跟朋友們在一起時總是更愛冒險,更魯莽,不是因為他們喜歡炫耀愛逞能。而是和朋友在一起時,會啟用青少年的某個腦區,驅使他們去尋求獎賞。

我們那時候的青春期是模糊的,後知後覺的,包括我們的父母都不太清楚我們身心所經歷的劇變。

現在我們知道了,青春期的孩子勢不可擋地成長起來。

他們用知識和經歷武裝好大腦,積極探索家庭以外的社交,慢慢地脫離父母的掌控,準備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孩子們已經收拾好行囊,對未來的旅程躍躍欲試、充滿期待。

我們雖然不捨、擔憂,但是也不必站在對立面,以戰鬥者的心態去阻攔、鎮壓。

多一些接納和包容,適時地引導孩子,把少年扶上馬,送一程,才能為他們未來的幸福助力。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一貓一狗告訴我們:被接納的孩子,才懂得接納別人的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