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女兒曾跟我分享過一件事:幼兒園有個小朋友總喜歡一個人玩,別人跟他玩,他也不理,老師讓別的小朋友帶他玩,他也不積極。反倒是他一個人玩得特別開心。

她問我:“媽媽,他為什麼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和小朋友一起玩多開心。”

我下意識想回答,可能他太內向害羞。

但轉念一想,或許那個孩子是真的享受獨自玩耍,於是對她說:“有的小朋友喜歡結伴玩,有的小朋友喜歡獨自玩,只要開心就好。”

她聽了若有所思,反過來又問:“是不是和那隻不愛剪羊毛的羊一樣?不剪毛也很開心。”

第一次陪她讀《有個性的羊》時,她絲毫不覺得不剪羊毛的赫爾伯特在羊群中很奇怪,反而覺得他的特立獨行很有趣。

其實孩子天生就能接納與眾不同,在他們眼裡差異是有趣,不同是個性。

只是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因為父母思維和眼界的侷限,因為社會和學校對個性的打壓,孩子們也慢慢從千人千面變成了千人一面。

就像鄭淵潔的《馴兔記》,活潑調皮、愛質疑愛提問的皮皮魯是老師眼裡沒禮貌、愛抬槓的“壞”孩子,而懂事聽話、堅決擁護老師的李小曼卻是老師心裡的香餑餑。

因為聽話、服從老師變成兔子的李小曼,被學校公開表彰,並號召大家向李小曼學習。在學校大力推廣下,孩子們都陸續變成了聽話懂事的兔子,而始終沒有變成兔子的皮皮魯卻成了人人責罵的“問題孩子。”

我們的孩子本來各有千秋,卻在世俗的眼光中,慢慢地變成了千篇一律。

就像我女兒分享的小朋友,在成人眼裡,不隨群、不從眾是不善社交,是孤僻,而在孩子眼裡,不過是一隻不願剪羊毛的羊,只要開心就好。

可惜的是,在成長中,他們漸漸失去了探索更多可能性的勇氣,失去了接納與眾不同的包容力。

而孩子失去這一切的根源就在父母,當孩子在家裡沒有得到接納時,他們的思維會變得侷限,價值觀也變得單一,所以到了社會,他們再沒有勇氣去展示自己的與眾不同,更沒有底氣去接納別人的與眾不同。

所以要想培養孩子多元化的價值觀,讓他們懂得接納與眾不同,首要前提就是父母先接納孩子。

只有被父母無條件接納的孩子,才懂得接納別人的與眾不同。

《這不是書》的作者讓·朱利安的最新力作《一條長長的狗》和《一隻直立行走的貓》就生動地闡述了被接納與接納的育兒真理。

讓·朱利安是一名插畫師。但除了插畫,他也為一些很有名的攝影、服裝、報紙、雜誌公司做設計。目前,這位年輕插畫師的作品正席捲全球,他的客戶包括:耐克、寶馬、柯萊特、優衣庫、紐約時報、紐約客、衛報、泰特美術館,英國4頻道等。

他的作品線條簡單,色彩單純,只用寥寥數筆就能將各種人物和動物畫得栩栩如生。而且他創作的童書視角獨特,總能用簡單事物激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打破思維桎梏。

在《一條長長的狗》裡,作者讓·朱利安為“貓嫌狗不愛”的孩子創作了一個貼心小夥伴:身體很長的小狗拉爾夫。

拉爾夫身體很長,所以在家很佔地方,這一點讓家人都很嫌棄,大家都想讓他離得遠遠的,還總是對他喊:“別礙我的事兒!”

被家人各種嫌棄的拉爾夫很傷心,但其實他並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因為身體太長,才總是陰差陽錯做錯事。

不過他的家人們沒有在意,只是一味地嫌他煩,轟他走。

這個被一味嫌棄的拉爾夫其實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總嫌他們淘氣、鬧人、不聽話,但實際上他們的問題行為,並不是“故意為之”,而是他們“做不到”、“不小心”。

就像小狗拉爾夫,看起來總給家人惹麻煩,實際上他只是因為身體太長無法更好控制。

面對孩子的種種“問題行為”,我們訓斥他們、教化他們,卻唯獨沒有接納他們。

可即使不被父母接納,孩子還是一如既往愛著父母,只是他們不懂得如何更好表達愛。

所以讓·朱利安在故事《一條長長的狗》裡,巧妙設定了一場火災,讓被家人無比嫌棄的小狗拉爾夫利用自己長長的身體,拯救了一家人。

平日看起來礙事無比的長身體,關鍵時刻卻成了救命稻草,這樣的反差也是在提醒父母:孩子身上的缺點,或許正是被父母忽視的閃光處。父母眼裡孩子的淘氣、搗蛋,或許只是他們與世界對話的獨特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探索世界的節奏與方式,只是父母總用所謂“正確標準“去對待他們,只要他們行為稍有差池,就會被貼上”笨、懶、不聽話“等貶義標籤。

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只要是我愛的人,我就應該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物件。”

這也是我們父母應該做的事:真正的愛孩子,不是以愛之名改造孩子,而是接納孩子真實的模樣、此刻的狀態。

被父母接納的孩子,才會懂得接納外界的與眾不同。或許他不能理解那些與眾不同,但他可以包容,可以尊重。

就像讓·朱利安的另外一本書《一隻直立行走的貓》裡的兩個男孩。

一直渴望擁有一隻貓咪的菲爾,某天早晨收到了一個名叫彼得的小貓。

小貓彼得可不是一般的小貓,他能直立行走,他還會很多別的小貓不會的事情,他是如此與眾不同。

面對彼得的與眾不同,菲爾覺得無所謂,反正收養一隻小貓一直是他的夢想。

一個星期三,菲爾的好友帕姆來找他玩,看到能直立行走的小貓彼得,帕姆驚訝至極,詢問了一大串問題:

“彼得會捉老鼠嗎?”

“彼得玩毛線球嗎?”

“彼得會不會爬樹啊?”

“彼得會不會繞著自己轉圈咬到尾巴?”

“彼得會不會到處抓?”

“彼得喜歡吃巧克力豆嗎?”

面對帕姆的疑惑,菲爾驕傲地回答:

“彼得不會捉老鼠,但它會踩著滑板車追老鼠玩。”

“彼得不會玩毛線球,但他喜歡玩過家家。”

“彼得不會爬樹,但他會伸懶腰。”

“彼得不會轉圈咬尾巴,但他會用尾巴舉起杯子喝茶。”

“彼得不會到處抓,但他會給我做按摩。”

“彼得不喜歡巧克力豆,他喜歡口香糖,還能頭朝下吹泡泡。”

在帕姆和菲爾的一問一答中,一隻特立獨行的小貓形象越發明晰,但故事最讚的並不是為我們展現了一隻多麼與眾不同的小貓,而是兩個男孩對小貓彼得的態度。

作為彼得的主人菲爾,他沒有因為彼得奇奇怪怪的愛好與個性而心生厭惡,反而完全接納了彼得。

在菲爾眼裡,彼得的與眾不同是有趣的,是值得驕傲的,彼得是他的朋友,能陪他玩耍,能與他同頻。

但更難能可貴的是帕姆對彼得的態度,不像菲爾與彼得已經相互熟悉,帕姆對彼得是完全陌生的,甚至在他的認知裡,根本沒有能直立行走的小貓。

所以第一次見彼得直立行走時,帕姆吃驚地問菲爾:“你是怎麼教會它直立行走的?”

得知彼得天生就是一隻直立行走的小貓時,帕姆提出了一連串疑問。在菲爾不斷解惑中,帕姆對彼得的態度也在不斷變化,從最開始的“好聰明、真奇怪”到後來的“太酷了!太了不起啦!”

對於自己從未見過的奇怪小貓,帕姆有好奇、有詫異,到後來甚至有了羨慕,但自始至終沒有厭惡與鄙視。貫穿其中的就是接納,雖然沒見過,雖然不瞭解,可帕姆始終是接納的狀態。

這種不理解、沒見過,卻能接納的狀態,正是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接納力。

接納力不止意味著對別人的接納,也意味著對自己的接納。

詩人夏巴尼曾說:“童年乃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我們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童年時的所學與所為。”

所以在孩子的幼年時期,作為父母的我們就要學著接納真實的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鼓勵,從而明白他自身的價值。

孩子的成長,首先是從父母的瞳孔中確認自己的存在。所以一旦沒有被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接納,孩子便會拒絕接納自己,而這正是孩子自我形象扭曲和自卑感的癥結所在。

如果一個孩子連自己都無法接納,他們又怎麼可能真正地接納別人呢?

《一條長長的狗》教會了父母:

不要總嫌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

接納孩子,不是隻接納孩子的優秀,而是接納孩子的全部,無論失意還是痛苦。

而被父母無條件接納的孩子,才懂得去接納別人的與眾不同,接納生活的種種不如意。

《一隻直立行走的貓》教會了孩子:

或許你沒見過,或許你不瞭解,但請記得不要嘲諷,不要鄙視。因為世界很大,總有你不瞭解的,總有你沒見過的。

學會接納,學會包容,才會讓路越走越寬。

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嬰兒若早於這個月齡喊媽媽,暗示智力發育很出色,長大是個聰明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