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有些道理,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知道。
阿言一週歲的時候,公公婆婆按照他們家長那邊的習俗,給阿言辦了抓週。
不大的地毯上擺著印章、文具、算盤、針線和勺子,我抱著阿言,悄悄的把不久前的一張馬來西亞的飛機票放在了地毯的角落裡。
婆婆從我懷裡接過阿言放在地毯上,引導阿言從面前的東西里選一樣,阿言有點手足無措,呆呆地看著我,我看向她,眼裡滿是鼓勵和期待。
阿言在面前眼花繚亂的東西里猶豫了很久,最後阿言選了我悄悄放在角落裡那張有點皺的機票,也許是因為圖案漂亮,阿言拿著機票,笑得格外開心。
婆婆的臉一下子黑了起來,而我卻在心底悄悄開心。
其實我和婆婆的育兒觀念從來都不同
在阿言15個月的時候,婆婆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訊息,說嬰兒在週歲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要儘早給阿言教一些簡單的知識。
從那以後婆婆整天抱著一本幼兒識字書,對著阿言嘰嘰歪歪的念著,可是阿言才十個月啊,根本不會說話,只能哼哼唧唧的附和著。
我經常看見阿言被婆婆繞得昏頭轉向的,稚嫩的臉上充滿了不開心。
我和阿言爸爸為了這事吵過很多次,可是每次他都勸我婆婆只是好心而已,而且孩子多學點東西總沒有壞處的。
孩子多學點東西是沒有壞處,可是阿言還小,她不應該被過早的灌輸這些東西,孩子的天性是玩啊!
很多時候我們都自己為是的把自己認為正確的東西灌輸給孩子,可是我們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的感受,有些時候,最“愛”孩子的父母,也是最自私的父母。
阿言一歲七個月的時候,婆婆因為家裡的瑣事不得不回去一趟,那段時間,我待在家裡帶孩子。
可是我卻發現曾經愛笑的阿言現在卻很少笑了,活波可愛的標籤像是被撕掉,變得有點木訥,我看著阿言,莫名的有點心疼。
我決定帶孩子出去看看。
週末的時候,天氣很好,我帶著阿言,去了市內的動物園。
動物園裡,上下跳動的猴子、呆呆萌萌的熊貓、漂亮開屏的孔雀很快吸引的阿言的注意,在一處可以撫摸梅花鹿的地方,阿言從我的懷裡掙扎開,伸出肉乎乎的小手,小心翼翼的撫摸著梅花鹿,眼裡有害怕,但是更多的卻是新奇和開心。
那一天,阿言在動物園玩的特別開心,下午回家的時候,阿言眼裡滿是不捨。
自從婆婆過來帶孩子後,我從來沒有見過阿言這麼開心過,很多時候都是婆婆帶著阿言認字讀書,可是阿言卻逐漸變得沉默、孤僻。
我回想起上次阿言抓週時抓的那張飛機票,原來阿言喜歡的就是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婆婆不在的那段時間,我帶著阿言逛遍了周圍的動物園和水上世界,看到了很多在書本上從來觸控不到的東西,家裡的動物圖冊,阿言現在可以一個不錯的認出來。
婆婆回來的時候,看到阿言的表現很驚訝,也就是那次,我認真的和婆婆談了一次,婆婆看到阿言的表現,沒有再說什麼。
宋頌在知乎上分享了一個自己的育兒經驗: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帶著孩子去接觸自然的東西,帶她去接觸水、沙子、貝殼,帶她在海岸邊感受海風。
在她很小的時候帶她去動物園、海洋館看動物,看他們的樣子、看他們吃什麼、看他們的眼睛,我發現一件事:大多數動物看到小寶寶,眼睛都是溫和的;那麼大隻梅花鹿,她兩歲的時候就敢拿著胡蘿蔔去喂,看到蛇也敢伸手去摸;現在長大了,開始學習騎馬,懂得尊重馬兒的勞動。
我希望的是她可以一個熱愛與這個世界互動的人。
很多從書上學不到的東西,都可以從自然界裡看到、撫摸到,自然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很多人都意識不到這一點。
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孩子如果被宅在家裡,學著那些難懂的知識,他能接觸到的東西能是什麼呢?
熱的風?冷的雨?潮溼的空氣?
堅硬的貝殼?溫柔的海風?扎扎的沙子?
或者鬆軟的草地?蹦噠的蛐蛐?
這些,他都感受不到。
你認為孩子還小,以後認識自然、親近自然的機會多的是,可是三歲之前你帶孩子去外面玩耍和十歲以後帶孩子去外面玩的意義完全是不同的。
我看過很多人分享的育兒經驗,其中很多被提及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關於孩子興趣和快樂的話題卻只有繆繆少數。
在功利化逐漸嚴重的今天,孩子要從小時候抓起聽起來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可是孩子不是機器,他們有自己的世界和樂趣,人生又不是百米賽跑,輸在起跑線上又如何?
有次在刷知乎的時候,一句話震撼了我:
你連世界都沒有看過,那裡來的世界觀?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自然給孩子的影響,重複不變的認字讀書,以為能背誦幾首唐詩就是孩子最好的炫耀方式,可是你真的了解過外面的世界嗎?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對於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嗎?
一:孩子的成長,需要外面世界的刺激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時期內大腦的神經元連結(突觸)會不斷的生長,而突觸數量越多的孩子大腦是越聰明靈活。
而突觸的形成的重要方式就是:給予適當足夠的身體感官刺激,通過感官的刺激能夠有效的幫助大腦皮層神經元突觸。
而這些刺激哪裡得來?自然界是我們免費的場所,那裡可以看見日出、觸控梅花鹿、感受風吹過指尖。
二:孩子的情緒,隱藏在接觸的外界事物裡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都哄不好;不懂的分享,對自己的東西視作珍寶;和小朋友相處不來,情緒多變不定……。
很多家長都只會言語教育,揮揮手說:他還只是和孩子呀!
一個人的性格和情緒表達是通過社會認知積累而發展出來的自我意識,一個整天只待在家裡努力學習漢字和背誦唐詩的孩子,我不相信他的性格和情緒會有多好。
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多接觸自然,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只是個孩子是別人用來表示寬容的謙辭,而不是你用來逃避責任的說辭。
三:見過世界的孩子,更能懂得父母的言傳身教教育孩子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則,帶她去外面十字路口體驗一次,比苦口婆心的教育更有效。
告訴孩子分享的樂趣,不如讓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一次零食,收穫了友情,也知道了分享。
給孩子講書上了猴子和海豚,不如帶她去一次動物園和水族館,那真實觸控的體驗,比書本上冷冰冰的文字更有溫度。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標杆,體驗世界也是父母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與世界接觸的人,會懂得自然的法則、會知道相處的祕密,感受過風、觸控過雨,會懂得尊重別人的勞動、知道有些事不能隨意而為。
有些事、有些道理,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知道。
所以不要總是阻擋孩子想去外界探索的興趣,對於接觸世界,我們的態度從來都不應該是抗拒。
其實在教育的最初階段,我們就應該認識到:我們對孩子應該是供養,而不是所謂的圈養。
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阿言在一旁學著金魚吹泡泡,吵著讓我一起學。
看著阿言開心的樣子,我覺得我並沒有做錯。
學習第一又怎樣?會背幾首唐詩又怎樣?沒有童年的孩子,生命裡總是缺失的。
阿言,有時間的話,我多想再帶你看看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