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很多家長的真實內心寫照。畢竟天底下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而在家長圈內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孩子的走路早晚預示了孩子的智商高低。很多家裡寶寶走路晚的家長也為孩子未來智力可能不那麼如意感到焦慮。
中國公安大學的知名教授李玫瑾致力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和教育也頗有研究,作為一名教師,她也樂於分享自己的專業知識。而在一次演講中,她特意提到過孩子的智商表現,並指明:孩子走路的早晚與孩子的智商發育並沒有直接關係,並指明了真正影響孩子智商與走路早晚的因素。
孩子走路分早晚的原因一.小腦發育情況不同
人在走路過程中,需要保持重心,並協調左右腿和身體之間的關係,而這些都是人在無意識之間完成的,沒有人走路的時候會在腦子裡想“先提膝,然後伸腿,然後落腳,然後重心再跟上,然後後腳發力再提膝”。
而這種無意識的情況下做的動作往往都是由我們的腦幹和小腦完成的,與負責智商高低的大腦皮層並沒有直接聯絡。
而小腦、腦幹發達的孩子自然走路就早,相對差一些的孩子走路就晚,但這並不能說明孩子以後的智商如何。
二.孩子的肌肉發達程度不同
人的走路是一項複雜的運動,雖然看似只是腿在推動身體前進,可實際上,真正想走路需要調動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除了頭部面部的少數肌肉可以避開之外,連胸肩臂背這些上肢肌肉也要為了保持平衡而動用。
而對於未經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任何一處肌肉的薄弱都意味著孩子的走路時間要被推遲,但這跟智商卻完全沒有關係。
三.孩子的性格不同
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性格,有的孩子天生好動,肌肉和小腦在運動中得到刺激,發育的比一般孩子早些,自然就走路早些,而有的孩子天生喜靜,不愛動,自然走路晚些。但這只是孩子的性格上的區別依然與智商無關。
真正有關孩子智商的因素一.基因遺傳影響
孩子無疑與父母的基因息息相關,像色盲、大拇指能否彎曲、是否禿頂等基因決定的因素相對簡單,但智商卻並非如此:人的大腦是十分複雜的,決定的因素也非常之多。
通常所謂的智商在學術上可以分為:記憶力、推理能力、邏輯能力、觀察力、聯想能力、數學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創造力等等。而在這些之中又可以細分,比如記憶力就可以分為長期記憶力、短期記憶力、記憶速度、記憶精細度等等。
所以試圖通過父母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智商未免有些玄學的味道。
二.母乳餵養
英國劍橋大學營養學專家曾做過調查,對30多位8-10歲的孩子的嬰幼兒時期的食譜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調查結果顯示:母乳餵養的孩子要比喝牛奶、奶粉長大的孩子,智商更高。而原因則是是母乳中有獨有的能促進孩子大腦皮層發育的營養成分,對智力孩子智力的成長有著顯著的作用。
三.後天訓練
孩子的基因和營養只能決定孩子的初始智商,後天若是不加以訓練,天生的智商再高也會變成普通人。而有的孩子則恰恰相反,雖然天生智商不高,但是經過父母長期的培養和訓練,智商也能夠達到超越常人的數值。
出生於1800年的小卡爾威特在出生時因為被臍帶纏繞了脖頸,導致大腦缺氧,所以天生就有些遲鈍。但在其父親老卡爾威特(父親用自己的名字給孩子命名在歐美文化中是一種祝福)的不懈教導下讓他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天才。
小卡爾威特9歲考入萊比錫大學;10歲進入哥廷根大學;13歲出版了《三角術》一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事實上,卡爾目前仍然是《世界吉尼斯記錄大全》中“最年輕的博士”記錄保持者);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23歲他發表《但丁的誤解》一書,成為研究但丁的權威。
而這些榮譽的獲得都離不開其父親老卡爾威特的教導,而小卡爾維特也將父親對自己的教育記錄編撰成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雖然在當時,這本書並沒有被重視,但在日益強調兒童教育的今天,這本書也被人們從歷史中重新翻出來,《卡爾威特的教育》也從美國國家博物館走到了印刷廠,進而走到了市場。
小風我在這裡就將《卡爾威特的教育》向各位家長進行推薦,有希望有效的鍛鍊孩子的智商,讓孩子聰明而優秀的家長可以點選連結,購買並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智商。
而想要鍛鍊孩子的智商,除了家長要學習如何教育,對孩子也要有所投資,讓孩子從小就玩益智玩具,讀益智圖書無疑是極佳的選擇,小風我在這裡再為各位家長朋友推薦一套《IQ遊戲益智大百科》。
全套書共計五冊,分別是立體移動遊戲益智、迷宮冒險遊戲益智、平面拼圖遊戲益智、數字推理遊戲益智和圖畫照片遊戲益智,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開發孩子的智力。讓孩子從小就在遊戲中進行自身的智力鍛鍊。
另外向各位家長做一個一定要知道的小科普:正版兒童圖書中使用的專業童書環保墨不含鉛,但廉價的盜版書籍則往往使用含鉛的普通油墨,雖然對成年人影響不大,但會對還在成長中的兒童造成大腦以及身體的發育損傷。所以購買正版圖書,不僅保護的是創作者的利益,也是在保護自己的孩子。
#育兒爆文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