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女兒週歲,邀請鄰居的小朋友一起來吃蛋糕,其中有個3歲半的小男孩特別皮,他媽媽讓他洗手吃東西,他偏不,不洗手還要吃東西,最後他媽媽拉著他去洗了,他滿臉不高興,生氣了很久。

他媽媽苦惱地說:“這孩子最近不知道咋回事,倔的不行,讓幹嘛偏偏不幹,講道理也沒用。”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孩子在某段時間固執得要命,這種執拗是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建構內在秩序感的正常表現。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2~4歲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如果沒有一個有秩序的環境,寶寶就“沒有一個基礎以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如果有一個有秩序的環境,寶寶便會在環境之中逐步建立內在的秩序,然後才會建構自己的智力。

這一時期的孩子對秩序的要求會呈現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會因為秩序被破壞而哭鬧不停,直至秩序恢復;第二個階段是自我意識的出現,他們會為了維護自己認定的秩序而堅決說不;第三個階段就是讓人頭疼的執拗,他們因為內在秩序遭到破壞和大人作對或者要求重新來過。

一、認生—外在秩序形成的開端

案例1:

貝貝剛滿6個月,媽媽經常帶她到小區遛彎,之前小區裡和她媽媽熟悉的人抱她,她都是笑呵呵的,但是最近她不給其他人抱了,每當有人伸手要抱她,她都會扭過頭鑽進媽媽的懷裡,當媽媽想把她交給其他人時,她會崩潰大哭,直到重新回到媽媽懷裡才好。

通常情況下,嬰兒在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認生,8個月到一歲時達到高峰,認生是孩子秩序感被破壞的表現,也是孩子外在秩序形成的開端。

父母需要怎麼做

面對幼小認生的孩子 父母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消除或是減弱孩子的拘謹和驚慌:

第一,絕對不呵斥孩子。

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認生會抱怨:“這個孩子真沒出息,怎麼就這麼見不得人。”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不會說話,理解力也不強,但他們懂得父母的情緒,父母的呵斥和抱怨會加重孩子的恐懼和緊張。

對於2~3歲仍然認生的孩子,父母可以讓他們與同齡的孩子玩耍,在玩耍中慢慢消解認生的情緒。

第二,多出門,多參加集體活動。

父母可以趁著孩子在秩序感還不是特別強的3~4個月的時候,多帶寶寶到社群廣場、公園綠地之類人多、小朋友也多的地方,接觸更加廣闊的世界。

尤其重要的是讓孩子接觸各式不同的人群,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模樣。採用慢慢接近的方法,逐漸地讓孩子和周圍的人接觸,慢慢引導孩子熟悉周圍的環境和不同的人。

當然,在選擇環境的時候,父母應該避免很多陌生人同時向孩子打招呼或者爭搶著要親近孩子的情況,否則會加劇孩子的認生程度。

第三,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和陌生人接觸。

在遇到陌生人的時候,父母不應該讓對方立刻就親近孩子,這樣會導致孩子秩序感瞬間喪失而哭鬧。父母可以先和朋友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讓孩子慢慢熟悉朋友,然後再讓對方抱孩子,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恐慌。

此外,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鍛鍊孩子,邀請親朋到家中來,並且讓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和陌生人同時出現,讓喜悅感沖淡看到陌生人的不安。隨著這樣的刺激多次出現,孩子對於陌生人的出現而導致秩序被破壞的恐懼感也會慢慢消失。

二、拖鞋不能亂穿—秩序形成的最初階段

案例2:

媽媽帶著2歲的明明回外婆家,一家人正吃著飯,明明突然對著外婆喊了起來。小手指著外婆的腳,嘴裡唸叨著:“鞋,媽媽的鞋,外婆穿了媽媽的鞋。”媽媽低頭一看才發現原來外婆腳上穿的是自己的拖鞋,就安慰明明說:“明明乖,拖鞋是外婆的,不是媽媽的。”可是明明還是堅持著:“媽媽的,就是媽媽的。”外婆一看急忙說:“明明乖,外婆這就把拖鞋還給媽媽。”拖鞋換完了,明明也變得很配合,主動坐回桌子旁繼續吃飯。

孩子需要穩定的秩序來構建自己的世界,所以當秩序被破壞的時候,他們就會表現出強烈的抗議。

維護秩序的最初表現就是給物品分配主人,或者說寶寶心裡認定誰的東西就是誰的,別人不能亂動,更加不能亂用,比如說拖鞋、外套、枕頭等。

父母需要怎麼做

寶寶對世界的一切認知都是在秩序穩定的情況下,如果秩序遭到破壞,寶寶就會全心地去維護自己的秩序,沒有時間去了解世界、認知世界。作為盡職盡責的父母,應該在寶寶秩序敏感期之中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滿足孩子維護秩序的要求。

案例中的明明在看到外婆穿了媽媽的拖鞋之後就以不吃飯的行為表示抗議,要求換回來,需求滿足後,他立刻就恢復了常態。在生活中,父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首先就是要滿足孩子的需求。

因為孩子出現這種行為,不是任性調皮、不是無理取鬧,而是秩序敏感期到了,是正常的情況。滿足孩子的這種需求不是慣著孩子,而是尊重孩子。

第二,借用秩序敏感期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怎麼也不穿給他新買的鞋子,認為那不是自己的。有些父母會強迫孩子穿上,這樣做會破壞孩子的秩序感,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所以,父母絕對不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應該儘量去配合孩子。同時,利用這個特殊的階段來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告訴孩子,哪些東西是能拿的,哪些東西是不能拿的。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也不能用”的習慣,並且逐漸強化孩子的認知。

第三,要努力去保護孩子維護的秩序。

對於孩子處於秩序敏感期的父母來說,應該保護孩子想要維護的秩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動用他人的物品,如果孩子提出抗議之後,馬上還原,下次注意不犯同樣的“錯誤”。

有用的小遊戲-玩具歸位

訓練目的:培養孩子的秩序感,讓孩子養成玩完玩具要放回原處的好習慣。

訓練方法: 1. 在小臥室裡為孩子選擇一塊專門的區域存放玩具,並且準備一個小箱子幫助孩子將不同的玩具分門別類的放好。

2. 父母每次給孩子講完故事,引導孩子將故事書放在固定的小筐或者小盒子裡。

3. 在孩子玩完某個玩具或者皮球之後,引導孩子將玩具或者皮球送回去。

4. 在引導孩子將玩具或者皮球送回去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使用遊戲的口吻。比如說:“現在我們該送小汽車或者小皮球回家睡覺咯!”

三、穿衣服要按順序—保護自己的秩序

案例3:

3歲的女孩絲絲,最近在穿衣服的時候,總是很執拗,必須先穿上衣,然後穿襪子,接著穿褲子,再是鞋子,最後才會下床,讓媽媽在梳妝檯前給自己梳小辮子。有一天,因為有急事出去,媽媽擔心趕不上車,就在絲絲自己穿上衣的時候,幫她穿上了褲子,褲子還沒有提好,就給她套上了襪子。絲絲一下子掙扎起來,然後笨拙地脫下襪子和褲子,重新自己穿。媽媽著急得在旁邊一直催,但是絲絲充耳不聞,不緊不慢地按照自己的節奏和順序行事。

孩子秩序敏感期的第三個階段就是執拗,秩序被破壞後要求從頭再來的執拗。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讓父母頭疼,就像案例裡的絲絲一樣,行為不可逆轉。穿衣服的順序錯了,必須脫下來重新按照順序穿。媽媽即使再怎麼催,也改變不了她的秩序。

父母需要怎麼做

這個階段父母強制制止孩子會引起極大的反彈,順其自然又會影響事情的進度。面對進入執拗敏感期的孩子的時候,父母可以這麼做:

第一,尊重理解孩子。

雖然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2~4歲,但是從出生開始,孩子就在逐漸建立自己的秩序感,並且逐漸有了秩序的喜好。當第一次穿衣服是什麼順序之後,他們以後穿衣服也會用同樣的順序。這樣有秩序的環境才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否則孩子就會不舒服。

父母應該理解孩子是在通過維護外在的秩序來建立內在的秩序,應該尊重孩子這種維護秩序的行為。

第二,給予孩子維持秩序的自由。

孩子會通過外在的秩序來建立自己的內在秩序,內在秩序與外在秩序共同配合將對外部世界感覺的認識上升到知覺的認識,這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一步。

為保護孩子智力的發展,讓孩子能夠正確認識這個世界,父母應該給予孩子維持秩序的自由,不要將成人的理由強加到孩子身上,破壞其維護秩序的行為。

就像故事中的絲絲一樣,如果媽媽不讓她重新穿衣服,她的秩序感就會被破壞,一整天,甚至好幾天她可能都會非常不高興。

第三,不要強行去破壞孩子的秩序。

孩子需要通過追求秩序來認識世界,發展智力,尋找安全感,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強行去破壞孩子的秩序感。

無論原因是什麼,即使是要遲到了或者要耽誤某件事,也不能成為破壞孩子秩序的理由。因為相比於孩子的健康發展,什麼事情都沒有那麼重要。

有用的小辦法-為寶寶提供井然有序的環境

訓練目的:幫助孩子建立秩序感

訓練方法:1. 為孩子安排一個科學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2. 給孩子提供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各種物品一定要擺放整齊,使用完之後一定要放回原位。

3. 給孩子提供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要平等相處、長幼有序,滿足孩子秩序敏感期爆發的需求。

四、排順序—維護自己的生活秩序

案例4:

4歲的鬆鬆,非常喜歡排順序。爸爸帶鬆鬆去書店,到了書店,爸爸原本想把單車隨便停一下就行,可是鬆鬆一定要爸爸按照順序停好車,並且車頭的方向必須和已經停好的車一樣。在幼兒園,媽媽去接鬆鬆放學,老師告訴媽媽,鬆鬆在學校裡表現得非常棒,不僅幫助老師排椅子還幫著擺餐具,有時候老師把勺子位置放錯了,他也會糾正過來。回到家,鬆鬆會蹲下來擺放鞋子,碼得整整齊齊。在衛生間,誰的毛巾該放在什麼位置,爸爸媽媽都記不住,鬆鬆卻能夠記得一清二楚,每次放錯了,然後重新排整齊。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是一個有秩序的整體,如果秩序被破壞,孩子不會不管不顧,而是想將秩序恢復。

父母需要怎麼做

秩序感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當秩序感被破壞時,孩子會坐臥不安。面對喜歡排順序的孩子,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理解並且尊重孩子的排順序行為。

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基本上都會有給物品排順序的衝動,如果不讓他們排順序,他們就會焦慮萬分,躁動不安。

對於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應該理解並且支援。因為孩子對於排順序的衝動是固執的,甚至是執拗的,作為一個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就應該理解並且尊重孩子的這種固執,並且利用這個特殊的階段,培養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第二,和孩子一起玩排順序的遊戲。

父母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增強孩子的秩序感,並且利用這個時機來給孩子增加一些知識。

比如說可以將一個紙質的小人放在地上,然後讓孩子拿著紙質的衣物給小人穿衣服。這樣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秩序感,還能夠培養孩子自主穿衣的習慣。

當孩子順利度過了秩序敏感期,孩子可能會將這種良好的習慣保持下來。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秩序敏感期其實就是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最好時期。

當秩序變成一種習慣,就會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方面,會在孩子日後的生活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有用的小遊戲-汽車連線

訓練目的:通過排順序加強孩子對親屬關係的認識。

訓練方法:1. 在地上畫出一塊區域作為停車場。

2. 在停車場上貼上幾張紙片,分別寫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3. 再拿出六張紙片作為汽車,同樣寫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 讓孩子先觀察一下地形,然後拿著汽車將汽車停在相應的位置上。

蒙臺梭利說:“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個神祕的深淵,照顧他們的父母並不了解它。當父母並不了解孩子心靈的時候,就應該懷著一顆敬畏的心,給予孩子們愛,給予孩子們自由。”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首先做到的就應該是了解孩子,對於成人來說世界是變化多端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世界是秩序井然的,在這個基礎上孩子會形成內心的邏輯,也就是思維。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思維和邏輯開始變化,孩子們也隨之認識到世界和事物的形式變化,這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整個過程。

end

作者簡介:lemon青檸檬,喜歡讀書,樂於分享婚姻育兒、情感心理相關內容。人生目標是每一個今天都比昨天優秀一點點。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哦!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發現孩子“偷錢”,家長應該怎麼做?日防夜防不如讓孩子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