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入睡困難怎麼辦?

有些抽動症孩子存在入睡困難、夜驚、夜啼等睡眠不好的情況。通常睡眠不好又會直接導致抽動症狀增多,這讓不少家長頭疼。

先說說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當時不僅入睡困難,而且從出生開始就夜驚、夜啼,夜夜如此。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在孩子的預產期尚未到來的時候,在醫生的建議下,孩子是在打了一整晚催產素的情況下出生的。

第二,孩子體質弱。

第三,孩子出生後,家庭出現矛盾,我錯誤地對待孩子,讓孩子的內心受到極大的創傷。

陪伴安撫孩子

我發現,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在每晚臨睡前我陪伴孩子,給他講故事,用手掌輕撫孩子,當孩子在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滿足後,他就能比較快地入睡。孩子睡著後,如果我繼續陪伴他,孩子就能睡得安穩;如果我離開,他就會立刻醒來。我知道孩子從情感上需要我,依戀我,由於我的錯,孩子出生後沒有建立起安全感。

孩子小的時候,即便是睡午覺,也離不開我。孩子睡了,我就拿本書坐在旁邊看。如果我守在孩子身邊,孩子就能睡兩三個小時;如果我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可能睡半小時就醒。

孩子小的時候,每晚臨睡前都會趴在我身上聽我講故事,我會邊講邊撫摸孩子。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感情,更是心的融合與交流。我的聲音語言和肢體語言加上我內心的愛,極大地滿足了年幼的孩子對情感的需求。

那段時間是我們母子相處的黃金期,這樣的黃金期大概持續到孩子5歲。做媽媽的必須理智點,不能和兒子一直如此溫情下去。孩子5歲以後,我便和孩子分床,我把他的小床放在我的大床邊上。

剛開始時很難,他總要先到我的被窩裡睡一會兒,或者要我去他的被窩裡睡一會兒,每天早晨他一定要來我的被窩裡親熱一下。

6歲以後,他已經習慣一個人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覺了,但是每晚臨睡前一定要我把手給他,讓他抓著。我很理解孩子的感情,每晚一定會把手給他,讓他抓著,等他睡著後我再慢慢抽出來。

分房間後,每晚我都會守著孩子上床,給他蓋好被子,然後陪他說說話,離開的時候會再摸摸他的頭或者親吻他一下。

學習袋鼠媽媽的育兒方法

如果孩子睡眠不好、入睡困難、夜驚夜啼的原因是受到驚嚇、父母感情不和或者母親的不良情緒,那麼除了彌補孩子這方面的缺失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做媽媽的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多付出,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在情感上充分滿足孩子的需要,每天都要擁抱、愛撫孩子,每天都要和孩子說悄悄話,給予孩子充分戀母的機會,就像袋鼠媽媽那樣(孩子5歲前)。

用心用愛彌補孩子的安全感

有人說:“海夫人,我確實照你說的做了,但孩子還是老樣子。”

首先,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你的撫摸擁抱不能是機械的肢體語言,而應該用心。如果簡單的肢體語言沒有融入心中的愛,那只是機械的動作。只有融入愛的肢體語言才能在孩子內心引起共鳴,機械的動作引不起共鳴。尤其是帶著不耐煩、抱怨和無可奈何的情緒陪伴孩子,不僅達不到傳遞愛的作用,而且讓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冷漠無情。

如果你真的堅持做到每天給孩子的內心傳遞愛和溫暖,孩子的心神就能很快安寧,睡眠自然會變好。高品質睡眠的前提是心神安寧。在什麼情況下心神才能安寧呢?首先是安全感,然後是愉悅感和溫暖感,這一切唯有愛可以給予,愛能夠做到!

海夫人:愛是最好的,愛讓我們的內心充滿柔情!愛可以溫暖自己,也可以溫暖他人。

由於周圍人的疏忽,我孩子的人生有了一個非常糟糕的開始。當時我並不知道我的愛是否能撫平孩子在生命初期所受到的傷害,但是後來我發現,我的做法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孩子在3歲前夜夜啼哭,3歲以後逐漸好了起來。隨著我和孩子之間感情的加深,孩子的睡眠越來越好。

針對抽動症孩子睡眠不好的情況,除了在感情上充分彌補孩子以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加強體質鍛鍊,多運動

加強體質鍛鍊,我經常強調這一點。如何加強,怎樣加強,就需要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制訂一個周詳的長期計劃,計劃不光要制訂,更重要的是要執行。

睡前用熱水泡腳

這是一個輔助康復的小方法,需要家長長時間堅持。睡前讓孩子用熱水泡腳,泡20分鐘左右,以孩子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另外,孩子泡完腳後,要按摩孩子腳心的湧泉穴,每隻腳按300下。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問題少年逆襲成世界首富:好父母,決定孩子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