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對父母的暴力問題

一檔育兒節目有個孩子至今記憶猶新,孩子從小在家裡就稱王稱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隨意發脾氣,孩子媽媽讓他寫作業,他要玩電腦,不讓玩就開始動手打自己的媽媽,甚至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自己的母親,叫囂道:“玩到你死為止”、“你是王八蛋”等等。

近年來孩子動手毆打父母的新聞層出不窮,不論在家裡父母對孩子付出了多少辛勞,在這些孩子眼中似乎是理所應當,甚至沒有一些感恩之心,甚至出現惡語相向、拳打腳踢。

14歲的小女孩當眾連扇父親十餘耳光

孩子想買玩具被母親拒絕,當眾扯母親頭髮,掐母親的脖子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知道的古語,從古至今,孝道一直是我們每一個人引以為榮的傳統美德。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道德已經成了這個社會比較奢侈的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努力,從大人到孩子,幾乎無一例外的做到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所有出現父母被孩子家暴的家庭都有一個特點,在孩子幼年時期過分寵溺,只在乎孩子是否健康,孩子過的是否開心,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幾乎忽略了對孩子道德的教育和培養,以至於孩子道德感缺失,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不懂體諒自己的父母,不懂理解周圍的朋友,不懂尊敬老人。

“移情機制”

道德感的培養從孩子一出生就應該開始逐步引導,0-12歲是孩子道德意識形成的最關鍵時期,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一生的道德水平。培養道德觀念最基礎的就是“感同身受”,善用“移情機制”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移情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人類特有的情感,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影響著情緒的表達和控制(比如,嬰兒在看見別人在哭時,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哭起來), 並持續人的一生。移情的替代性以及為他人著想的功能,使得人們逐漸收斂“自私自利”的本性,學會關愛他人,寬容他人,從而誘發出人的親社會性,或者說移情本身就是一種親社會行為。

當下的道德教育,過於關注傳授系統的道德知識,忽視了人類自身的情感需求,導致道德危機頻頻發生。斯洛特的移情機制正是對人的情感的一種觀照,注重人的道德情感需求,為解決當下的道德困境提供了一條嶄新的路。

邁克爾●斯洛特教授2007年發表的《移情關懷理論學》中明確了移情對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移情關懷是對他人的情感、思想和境況的“感同身受”,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當我們看見一個人受苦時,自己就會產生感受到這種痛苦的感覺,就像他們的痛苦侵入到我們的身體當中。

斯洛特認為:“正是有了移情的能力,我們才會產生依照道德而行為的意向,才會領會道德給我們提出的要求。”

如何利用“移情機制”培養孩子

移情能力是可以通過特定的訓練增強孩子的道德認知,並將所感受到的東西進行體會和發展改善,引導孩子把別人的感受同自己的情感聯絡起來,以自身“情不自禁”的方式感知和適應外在環境。

1.第一階段:陪同孩子體驗“痛苦”行為

這裡所說的“痛苦”不僅是情緒的痛苦,還包括身體上的痛苦,疼痛等。

身體痛苦:

每天我們都會跟兩個孩子一起在飯桌上吃飯,但是兩歲的大女兒正值活潑好動、對任何東西都好奇的時期,只要桌子上有菜就一定會用手去抓過來往嘴裡塞,說過很多次都不管用,不論菜是涼的還是燙的她都會去抓,不論菜是不是辣的都會想吃。

有一次我看見她又在搗亂,桌子上全是剛出鍋的熱菜,特別燙。我媽無奈之下就自己碰了下盤子對女兒說“菜好燙,手好疼”,然後做了一個燙手的痛苦表情。隨後女兒看見了也自己伸手去摸盤子,剛摸到就把手縮回來,學著奶奶說“燙,娃疼”,然後又學著奶奶把手指頭放在嘴邊吹。從那以後只要看見有人做這個動作她就知道這個東西燙手。

6歲之前的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他所有的技能和情緒大部分都是從周圍的人的行為中模仿而來的,對於孩子經常做一些危險的可能讓自己受傷的事情,這個時候讓孩子“感同身受”的體會危險和危險帶來的痛苦,會讓孩子逐步形成危險的事情自己不能做,身邊的人也不能做的認知。

孩子喜歡到處爬到處跑,不小心摔跤的事情經常發生,在他摔跤的時候不要馬上扶起來,出了讓他自己爬起來之外,要先跟孩子交流摔跤給他自己帶來的痛苦,問他疼不疼,哪裡疼,讓他加深摔跤是很疼的這種認識。長此以往,不論是誰摔跤,他都能體會到別人摔跤後的痛苦,就如同發生在他自己身上一樣。

情緒痛苦:

我的女兒跟很多孩子一樣,誰跟她玩的開心她就喜歡誰,即使是爸爸媽媽也會有區別對待。每次正在跟我玩的開心的時候,老公那個玩具過來,孩子就會被玩具吸引,轉身跑到老公那裡,有時候還會自言自語“不要媽媽了,要爸爸”這樣的話。

每當這個時候老公就會跟女兒說“你不要媽媽了,媽媽很傷心,很難過,都快哭了”,隨後我就會配合著做出一副傷心的樣子,夾雜幾句哭聲。老公對女兒說“你看媽媽都哭了,媽媽那麼愛你,你都不要媽媽了,那爸爸也不要你了,你走吧”,老公說完就過來假裝安慰我。女兒馬上眼睛裡就有眼淚打轉轉,跑到我身邊抱著我說“要媽媽,娃要媽媽”,哭的很是傷心。

沒過多久,孩子已經不會再輕易說不要爸爸不要媽媽之類的話,因為她很清楚的知道,如果爸爸媽媽不要她她會特別傷心,那她不要爸爸媽媽他們也會特別傷心。

2.第二階段:指導孩子嘗試“利他”行為

在孩子學會基本的“感同身受”以後,需要不斷的加強實踐,加深孩子體會別人所遇到的事情的心理感受。與此同時,對孩子進行進一步的引導,引導孩子感受到別人的心理感受以後該怎麼去處理。這個階段需要家長不斷的以身作則,耐心的跟孩子溝通交流。

19世紀法國社會學家奧古斯德孔德提出了“利他”概念,他認為:利他是一種為他人生活而生活的願望和傾向。

中國傳統教育中一直在播種一種精神:助人為樂、助人乃快樂之本

“利他”已經成為社會道德的基本準則之一。孩子的“利他”行為來源也是從父母開始逐漸影響而來。“移情機制”在幫助孩子感受他人感受的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將感受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塑造孩子的基本道德觀念。

還是以與孩子同在飯桌上吃飯為例:在孩子自己感受到摸到燙的東西會疼,觀察到大人在疼的時候會把手指放在嘴邊吹降低疼痛感的時候就會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之後的每次吃飯只要看到身邊的人用手碰燙的東西女兒都會說“這個燙的”,在看到家裡人誰的手被燙到之後馬上會跑過來,捧著家人的手放在自己嘴邊使勁吹。

“移情機制”給孩子帶來的好處

移情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一種社會性的能力,在為孩子提供情感認知的同時,增強孩子的情緒感染能力,從而轉化成為對他人有利的行為能力。

1.加強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通過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可以防止孩子做出一些與當前環境不相符、與周圍人的意願不相符的事情,加強自我的感情約束和行為約束,懂得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哪些是被人喜歡的哪些是被人所討厭的。

在家庭中,帶給孩子的這種自我約束能力,能很大程度的減少孩子在生活中遇到危險的概率,同時還會形成固定的生活習慣,加深規則在孩子心中的認知。

2.增強孩子的社交能力

自從出生開始,我們的每一天見到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一種社交,孩子與家人相處、孩子與小朋友相處等等這些都是社交。通過“移情機制”的培養,孩子能夠設身處地的感受他人的情感,給予他人情感幫助,獲得他人的認可與感動。同時,移情是一種非強制性的工具,有相互交流性,他人在得到了理解時,便傾向於,溝通、合作,繼續前進,更加廣泛、深入地交往。

在人際交往中,關鍵在於能否避免淡漠和誤解,或能否達到思想、情感上的溝通和理解。移情是傳達謙遜友好的工具,通過感受他人的情感,努力與體會,傳達了尊重和合善的資訊,維持和諧的社交狀態。

孩子沒有天生的善或者惡,可能更多的對父母施暴的孩子意識中根本不知道這麼做是錯誤的,是會讓父母受傷的行為。當下社會,道德感的缺失已經成為一種看似平常的社會現象,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道德感的缺失卻是可以影響他的一生,造成的惡果最終都會由父母買單。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廢掉一個孩子最快的方式之一,是“你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