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昨天一個媽媽跟我抱怨,孩子經常惹自己生氣,比如昨天早上上學把書本落在家裡了,自己大老遠的給他送過去,結果自己上班遲到了,捱了領導批評。下午老師剛發的樂器,剛到家沒幾分鐘,發現被孩子摔壞了。晚上孩子在衛生間洗澡,把水撒的到處都是,自己走進去的時候摔了個底朝天。樁樁件件,都讓人惱火不已,趕緊自己分分鐘就要被氣出病來了。

所以到底該拿經常惹自己生氣的孩子怎麼辦?說也不聽,打也沒用,剛才還是個小天使,轉眼就能變成個小惡魔。

所以真的是孩子經常惹你生氣嗎?孩子的年齡、閱歷、成長經歷,註定了孩子還不能像大人那樣睿智、沉穩,否則他就不是個孩子了,頻頻覺得孩子惹自己生氣,大多是因為父母陷入了“受害者陷阱”。

受害者陷阱很常見,人人都可能遇到

美國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傑恩.梅傑在《雙向養育》一書中提出來受害者陷阱這一概念。

出現問題時,陷入受害者陷阱的人首先把問題歸罪於自己、他人或某個因素,固執地相信,如果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指責物件,事情就會好轉,而最終卻傷害了我們與他人的關係。

前陣子,兒子去別的小朋友家過生日,在準備玩棋的時候,一個小朋友突然發現自己的棋少了一顆黃色的,想了下他們之前好像在互相扔棋子玩,於是頓時站起來指責兒子:“都怪你,你剛才扔來扔去,把那顆黃色的棋子弄丟了。”兒子頓生委屈:“我沒有,我碰都沒碰過那個棋!”小朋友:“就是你,不是你還有誰。”兒子也抬起了嗓門:“不是我,是你自己弄丟的!”

兩人嗓門越來越大,為是誰丟的棋互相指責了好幾分鐘,並且隱隱有要幹一架的趨勢,小朋友媽媽趕緊叫停:“沒關係,沒關係,丟了再買,明天就去買。”我也趕緊出聲制止他們繼續爭辯,然而他們卻充耳不聞,似乎非要辯個對錯出來。

這時,我用餘光瞥見沙發靠墊下似乎正是那個棋子,拿出來遞給他們,這才平息了戰火。

生活中此類現象也是比比皆是,陷入受害者陷阱的時候,彷彿人人都在跟自己過不去,感覺到“喝涼水都塞牙”。其實涼水本身並不塞牙,讓自己塞牙的是自己的受害者心態。

陷入受害者陷阱的父母,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

父母用不同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做的同一件事,往往能得到不同的結論。

比如孩子拿著螺絲刀在拆一輛新的玩具小汽車,有的父母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孩子居然對這輛車這麼好奇,還學會了用螺絲刀來拆開一個個的小螺絲。看來孩子的動手能力很不錯呀,是個愛動腦筋的小孩子。

陷入受害者陷阱的父母,看到這一情況,首先想到的事:這孩子又在破壞玩具了,剛買的小汽車,好好玩不行嗎?非得拆成一塊塊,拆完了又裝不回去,還得重新買,我怎麼有這麼敗家的孩子,他一天不惹毛我都不行嗎?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當父母對待孩子只看到孩子的缺點,而看不到孩子的優點時,孩子就會一次次地被打擊,他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消極,做任何事情都會先給自己貼上“我不行”的標籤,影響孩子自身的發展。

陷入受害者陷阱的父母,會讓孩子學會推卸責任

孩子彷彿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處事方式上也處處透著父母的影子。

小麗最近就深有感觸。女兒要去參加演出,到了現場卻發現有個道具沒有帶,瞬間大哭起來:“媽媽,都怪你,你為什麼不知道提醒我把東西帶上,現在你讓我怎麼辦,我出門的時候你為什麼不知道提醒我!”小麗頓時被氣笑了:“難道這不是你自己的事情嗎?為什麼我要幫你記著,要怪就怪你自己記性不好。”可說完突然腦海中閃現了前幾天出去秋遊的場景。

到達地點之後,小麗一般把吃的往外搬,一般跟丈夫說去搭個帳篷,結果找了一圈沒找到,小麗問:“帳篷呢?不是你拿嗎?”丈夫一頭霧水:“我以為你拿了呀。”結果小麗瞬間沒了春遊的愉悅心情,開始數落丈夫做事毛毛躁躁。

陷入受害者陷阱的父母,認為是他人在掌控自己的境遇,遇到問題時,首先把責任歸在別人頭上,而不反思自己在問題中的過錯,孩子也從父母的行為中學會了推卸責任,從而錯失了自己從問題中吸取教訓,改變自己的機會。

那父母應該如何從受害者陷阱中跳出來呢?

學會暫停

有個叫喬治的小男孩,他的脾氣很暴躁,稍有不如意就跟身邊的人發脾氣。有一天,父親把喬治叫來說:“從今天開始,每當你生氣的時候,就在外面的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雖然喬治覺得不可思議,可還是照做了。等他越來越不會生氣時,父親就帶他把那一顆顆釘子拔下來,對他說:“你看籬笆上的洞,每當你向別人發脾氣時,就像在別人的心裡釘了顆釘子,雖然釘子可以拔出,但傷痛還留著。”

在我們陷入受害者陷阱時,孩子做的事,其實並不全是錯,但我們卻認為孩子是在故意惹我們生氣,很可能因此觸發自己的怒火。在怒火中忍不住噴薄而出的話語很可能像一顆顆釘子一樣釘進孩子的心裡。

這個時候,我們首先需要的是暫停,可以做幾個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房間一會兒,讓自己的情緒先穩定下來,等我們恢復理智的時候,再回去處理孩子的問題。

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孩子的行為是內在深層原因的外部體現,而行為猶如冰山的一角,下面更深的地方隱藏著孩子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如果只從孩子的行為而武斷地給孩子下一個結論,不僅會讓在受害者陷阱裡的父母感覺被冒犯,還會誤傷到孩子。

閨蜜曾經跟我說了這樣一件事。有天早上洗衣服的時候,發現孩子的口袋裡塞了好幾塊糖,可糖有點融化了,跟衣服的布料混在一起變得非常難洗。閨蜜頓時開始生氣了,這孩子怎麼回事,怎麼把糖放口袋裡不知道拿出來。可仔細一想,孩子最愛吃糖的,居然還有忘記的時候。

等傍晚去接孩子的時候問了這件事,孩子說:“對不起媽媽,那個是同學給我的,我覺得好吃,想拿回去給你吃吃看,但是回家我給忘了。”閨蜜頓時一陣內疚。

在心情平復之後,父母可以用詢問的方式來跟孩子交流,問一問孩子內心的想法。多數時候,你以為的孩子的冒犯行為,其實並不是孩子的本意。同時,要鼓勵孩子說真話,並且在孩子說出真話以後,也不要用懲罰的方法來解決,這樣會是的孩子失去說真話的勇氣,變得愛撒謊。

做自己想法、感受、行為的主宰

多數時候,我們陷入“被害者陷阱”是因為我們把選擇權放在了別人手裡。自己的情緒甚至生活被外力所控制,從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力量。想要從“被害者陷阱”裡跳出來,就必須拿回自己的主宰權。

當拿回自己想法、感受的主宰權時,我們就會知道,孩子並沒有故意想要傷害我們,假如對孩子的事情,我們從內心裡覺得沒有被冒犯,就不會燃起怒火。所以,與其想著改變孩子,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不如首先改變自己的心態。

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在所難免,孩子的成長也是在不斷是錯的過程。父母面對孩子的各種狀況,要跳出“受害者陷阱”,以更接納的態度來面對,才有機會更深一步了解孩子的感受與想法,也才能讓孩子有機會從中獲得成長。

64

玩具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兒童節家長應該怎麼陪孩子過?父母要向孩子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