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過年期間,和上高二的大侄女聊天,侄女抱怨道“我爸和我媽教育我們只知道打罵,從來不鼓勵。長這麼大都沒聽他們怎麼誇過我,真是可悲。”侄女說的這番話讓我感慨頗深,然後我就找機會和哥嫂說,勸他們以後教育孩子的時候多些鼓勵,儘量少批評。哥哥說“有時候我們也想鼓勵,但是也不知怎麼鼓勵,說著說著就變成了批評。”其實我也能理解,哥嫂的教育觀念還屬於傳統的那種,平時對現代科學的育兒觀念瞭解得少,所以就導致了想要鼓勵孩子卻不知如何開口的結局。其實在我看來,只要父母常說這3句話,就能很好地起到鼓勵孩子的作用。如果你也不會的話,趕緊學起來了。

1. “你也很好啊,比如你……就做得很好”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和周邊的同學、朋友產生比較的行為。當孩子發現自己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的時候就會很沮喪,很自卑。我家娃有一次回家就很不開心,我問他怎麼了,孩子說“今天做手工,別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就我不會做。”在做手工方面,我家娃確實有些欠缺,之前老師也跟我說過。然後我就安慰孩子“沒關係的,媽媽知道你做手工有些慢,這可能和平時鍛鍊的少有關。不過你畫畫畫的好啊,上次送給媽媽的婦女節禮物就很不錯。你還會把其中一朵玫瑰花畫成心形的,媽媽很感動。”等我說完,孩子明顯沒那麼難過了,又開心地給我說起他當時畫畫的場景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短板,但也一定有他的優點。我們有很多父母都只關注孩子的缺點,甚至把孩子的缺點無限放大,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優點。這就是為什麼不少家長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滿眼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說到自己家孩子就來氣。有多少孩子就是在父母的這種比較中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直至最後真的成了父母常說的“平庸之人”。

2. “失敗了也沒關係,再來一次”

我身邊有這麼一對母子,孩子從小就學習唱歌,唱得還不錯。有一次媽媽帶孩子去參加比賽,當時參賽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可能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陣仗”,又有些緊張。上臺後,孩子第一句就唱錯了,然後就一直站在那裡,也不張嘴。主持人問孩子還唱嗎,孩子搖頭,然後就跑下舞臺。此刻的媽媽憋了一肚子火,看到孩子就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罵“你知道你剛剛乾了什麼嗎?你是來參加唱歌比賽的,竟然嘴都不張,簡直太丟人了。我看你也不是唱歌的料,以後也不要再學了。”孩子也終於忍不住,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對不起,媽媽。”要知道,孩子當時只有6歲。真的很心疼這個孩子。

說實話,在比賽的時候發生那樣的事情,孩子比誰都難受。而那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溫暖的擁抱和溫柔的安慰。沒想到,孩子媽媽比孩子更在乎比賽的輸贏。僅僅因為這一次失利就說孩子不是唱歌的料,還不讓孩子以後繼續學唱歌。這對孩子來講,無疑是雙重打擊。而且媽媽的這番話,也會讓孩子對唱歌失去信心,還會讓孩子對媽媽充滿愧疚感。家長希望孩子成功是正常的一種心理,但是我覺得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挫折和失敗,這才是最重要的。

3. “雖然你……,但我依然愛你”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因為孩子某件事沒做好,或對孩子某方面表現得不滿意就告訴孩子“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對於孩子來講,這就猶如是一把利劍,會嚴重傷害到孩子。哪個孩子不犯錯,不闖禍,僅僅因為這個就把孩子推開,或者說“我沒有你這樣的孩子”,真的太愚昧了。

看過《大衛,不可以》這本繪本的家長應該都知道,大衛光屁股跑出去,打碎了家裡的花瓶,挖鼻孔,玩食物……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媽媽對他說得最多的就是“大衛,不可以”。但是最後媽媽還是會說“大衛乖,我愛你。”你看,即使大衛犯了很多錯,媽媽不喜歡的只是大衛的這種行為,但不會因為這些就不愛孩子。錢志亮老師說“愛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改變孩子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一個孩子能有這樣的感受:不管我表現如何,我爸爸媽媽都還是愛我的。這樣孩子才會充滿安全感,更有勇氣去面對一切。

淘媽說:其實每個孩子都像大衛一樣,會做錯事情,會讓父母很頭疼。但是父母別因此就否定孩子,打擊孩子,甚至說出“不要你”這樣的話。對孩子多點耐心,多點理解,多點鼓勵,孩子就有足夠的動力朝積極的方向發展的。

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模仿世界名畫的作業,有個“懶方法”特別適合工作996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