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鄰居王女士的女兒今年5歲,性格活潑開朗,非常招人喜歡,到哪王女士對女兒的一個習慣還是有些煩惱不已,那就是她的女兒是個“十萬個為什麼”,經常有各種問題,追著王女士和丈夫問個不停。

住在她家對門,經常在樓道里也會聽到她女兒的追問,不禁有些羨慕,她家孩子非常好學。

如:

“媽媽,為什麼樓梯是鋸齒形的?為什麼做成平面的呀?”

“媽媽,今天小杰說男孩子不可以留長髮。為什麼男生不可以留長頭髮,女生可以啊?男生留長髮就會變成女生嗎?”

“爸爸,你為什麼要刮臉,你在刮什麼?我臉上什麼沒有?”

“爸爸,為什麼紅燈是停,綠燈是走啊?為什麼不是綠燈走,紅燈停?”

“媽媽,垃圾桶是扔垃圾的地方,為什麼有人要從裡面拿出東西?他們可以拿嗎?是不是違法啊。”

“媽媽,這麼多片葉子,為什麼是這片變黃啊?”

“媽媽為什麼天氣這麼熱,冰箱可以自己是涼的?”

王女士與我聊天的時候,講到自己女兒天天問這問那,看見什麼就問什麼,想到什麼天馬星空的事情也要問,就頭疼不已。

王女士說自己的女兒是個小話癆,天天嘰嘰喳喳,別人家孩子也沒看有這麼能問的。有的問題我們知道的還好說,她還總提一些我們不知道怎麼回答的問題。

時間久了自己和丈夫難免有些失去耐心,王女士猶豫要不要帶孩子去看醫生,怎麼就這麼能問,讓人痛疼呢?

3歲看大,7歲看老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是有科學依據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曾就此做過研究。研究表明:

•5歲以前是孩子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

•若將成人獲得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麼其中50%的智力獲得是發生在4歲以前。

•30%的智力是在4-7歲獲得。

•剩下的20%才是在7-14歲獲得

從研究結果來看,孩子在7歲前,是智力發育的最佳時期,家長應對這一時期孩子的智力培養密切關注。

這三類話,寶寶在7歲前常說,智力都不低

(一)愛說“為什麼”

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都非常強,這時很寶貴的財富。受求知慾的影響,人們才有動力去探知、發現、改變一切已知的和未知的事情。

民間又有流傳說:“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聰明,前途不可限量。”話糙理不糙,比如求知慾是科學家們必備的武器。

而孩子從出生到一天天長大,認知能力從無到有,對一些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慢慢的孩子們的“為什麼”也從非常簡單或毫無邏輯的問題,變成了讓很多家長都無力招架的物理、化學、生物、天文等知識。

家長不用自責懊惱,自己無法為孩子答疑,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無知而不耐煩面對孩子的疑問。

比起簡單直白的講述,與孩子一起探究尋找真相,會更加讓孩子深刻和理解。

在這過程中,孩子還會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技能。

(二)常說記憶類言語

有時候,家長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可能不記得了,但孩子卻會記得。

在孩子小時候,記憶是短暫和模糊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慢慢對接觸頻繁的事物在意識中有了一定的積累,就會形成長期記憶。有一些孩子,在這方面尤為出色,他們可以將發生過的事情通過自己的聯想和分組,將記憶儲存。

在生活中常會聽到孩子說:“爸爸,你看螞蟻在搬家,要下雨了。你之前說過的。”

一些孩子能將家長不經意間說過的話記下來,並在以後忽然提及。這時孩子記憶力佳的表現,且具備一定的資訊處理分類的能力。

這類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會表現出優異的記憶力和接受能力。

(三)喜歡說“我們這樣做”,而不是“我要這樣”

一些家庭對孩子比較寵愛,孩子也常常會提出“我要……”的要求。但也有一些孩子非常懂事,會這樣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媽媽,我們今天坐公交出門吧,這樣回來時可以路過小區門口的超市,我想吃一袋薯片。”

很多家長沒有注意過孩子的表達,他並沒有說“媽媽我要吃薯片。”

而是自己經過思考後,做出一種“方案”,這類孩子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甚至腦洞很大,這類孩子的創造力也是非常優秀的。

家長不要因為聽到孩子要吃薯片,就急著駁回孩子。而忽視了孩子這一寶貴的能力。

與這類孩子溝通,家長可以使用平等商量的語氣,或用言語引導孩子做更深入的思考。如:“你是為了吃薯片才想坐公車嗎?為什麼寶寶認為坐公車可以吃到薯片呢?公車上人很多,可能要站一路哦。如果媽媽不同意買薯片,你還想坐公車嗎?”等等。

媽咪嘮叨:

生活中,孩子在很多細節上都有閃光點。這需要家長耐心留意,而不是一葉障目,只抓住抹某一點,而忽視了孩子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三點任意一點,那麼恭喜你,若合理培養,寶寶將來前途無量。

9317

薯片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不想上學?試試這個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