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說不想上學這件事
今天早上,家裡一年級的小朋友,賴在床上不想上學,越說越傷心,也不穿衣服,蒙著被子只是哭。
看著孩子哭,我心裡也挺難受,畢竟只是一個6歲多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我們大人放了長假還不想上班呢,憑什麼孩子就不能有不想上學的想法?但是,為什麼我們不願意聽到孩子這麼說,或者當孩子說不想上學,我們都不能接受,得趕快義正言辭地批評教育一番呢?
因為,我們想得太多。我們今天聽孩子說不想上學,就認為他以後永遠不想上學;今天聽孩子說不想上學,就想到不上學長大後怎麼生存? 今天聽孩子說不想上學,就想到今天不上了,明天養成,想上就上,不想上就不上的壞習慣怎麼辦?等等。
其實,現實中往往是這樣,孩子此刻說不想上學,過一會就又想上學了。
好了,說了這麼多,其實,孩子不想上學這件事,本身沒那麼複雜,就是孩子某時某刻的一些簡單想法,希望大家不要太過於聯想,把簡單弄複雜,但是,一定要弄清楚原因。看看是不是老師批評了、同學矛盾了、校園欺凌了、學習有難度了、紀律約束不習慣了等等。
於是,詳細分析一下,家裡小朋友不願意上學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小學的新鮮勁過了
9月份開學的時候,小朋友因為剛剛從幼兒園畢業,他對小學生活有很多美好的憧憬。感覺變成小學生就長大了,體驗到成長的力量。
而且,每天可以發現一些幼兒園沒有見過的、沒有聽到過的神奇的事情。新的教室、新的老師,覺得非常有意思,所以就特別想上學。
經過一個多月的小學生活,新奇感覺慢慢消失了,覺得小學也就那樣,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就開始厭倦。
2.學習形式變化
幼兒園一般是綜合課程,語言、科學、計算、音樂、美術融合到一起上,課時比較短,以遊戲為主,還有很多自由的區角活動,比較有趣味,孩子們玩耍時間也比較長。
小學是分科課程,語文、數學、英語等一節一節這樣上課,以知識學習為主,孩子自由玩耍活動的時間比較少。
3.嚴格的紀律約束
上小學後,一般學校都有一些紀律要求,對孩子的言行進行規範。比如:坐姿、言行、上課紀律等。這些本身都沒有問題,為了以後養成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但是,對小孩子來說,他認識不了那麼長遠的意義,他看到的是暫時的無趣和束縛,這些都促成了他不想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的想法是正常的,但是,怎麼解釋能夠打消他的想法呢?
一般我們常用的就是說教講道理。比如:非洲的孩子,吃都吃不飽,想上學根本不可能;媽媽小時候,學校條件都沒這麼好,冬天沒有暖氣,手都凍腫了,一寫字就裂開口流血,怎麼辦?還得學啊;過去,某某人,家裡沒錢,沒法上學,無論寒暑,每天偷偷躲在學堂外面聽,後來如何如何等等。
諸如此類的說法,其實對今天的孩子可能開始有一些新奇感,會專心聽,產生一些影響,但是,說多了之後,就沒有啥效果了。
二、“三我”故事:每個人的肚子裡都住著三個小孩
我們知道,促使一個人持續不斷做某件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內因,外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事情的發展。上學這件事,最終還是要想辦法激起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所以,我就在思考,怎麼樣能夠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理解自己的想法,克服不想上學這個困難。於是,就編了一個故事,講給他聽。
在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三個小孩,他們是弟弟、姐姐和哥哥。哥哥是老大、姐姐是老二、弟弟是老三。
先從小的開始說,老三,也就是弟弟,他非常頑皮淘氣,喜歡吃喝玩樂,比如:冰淇淋、巧克力、飲料、甜點、樂高。他喜歡喜歡冒險,喜歡瘋跑,喜歡舞刀弄棒,還喜歡爬樹,喜歡躺在樹上睡覺,喜歡搞怪、喜歡惡作劇等等。他覺得這些可有意思了。
但是,他也有不喜歡的。比如:坐著不動、按時吃飯、睡覺,不能駝背,不能看電視玩手機,晚上9:00就必須睡覺。尤其是天冷了,他更不喜歡從被窩裡出來上學。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哥哥總是管著他。
下來,我們說說老大,老大是個哥哥,哥哥很優秀也對自己要求很高。喜歡上學,能夠按時睡覺、遵守紀律。對於有危險的事情,他都不喜歡做。哥哥學習成績非常好,讀過很多書,認識很多字,能算很長很長的數字,能知道地球的另一端人們都是怎麼生活的。知道北極有什麼南極有什麼。知道太空裡面的星星是怎麼運轉的。知道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類是怎麼生活的,等等。
哥哥特別愛弟弟,想讓弟弟和他一樣優秀,也學會這麼多東西。於是,當弟弟有那些淘氣的想法的時候,他都嚴肅地阻止弟弟,不能這樣做。比如說,有一次弟弟想爬到很高的樹上玩。哥哥覺得這樣不安全,沒有任何保護,告訴弟弟千萬不能這樣做。
可是,弟弟不聽啊。他就和哥哥吵架。這時候姐姐出來了,姐姐是老二,她不像弟弟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他也不像哥哥那樣,能夠完全控制自己的想法。姐姐最大的特點是善解人意,經常當弟弟和哥哥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她就在中間說和。
姐姐先說說弟弟,“不能上,掉下來怎麼辦?”弟弟說“不行”。還是堅持要上樹。她就又去跟哥哥說,“要不這樣吧,咱們倆在下面保護他,讓他嘗試爬一半怎麼樣?”哥哥說好,弟弟也說好。
爬到一半的時候,弟弟發現,哥哥說的其實挺對的,真的很危險。如果沒有哥哥姐姐保護,他估計現在早都摔下來了。所以,弟弟有的時候雖然表面上很煩哥哥,其實心裡還是挺感謝和認可哥哥的。
其實呀,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這三個小孩,比如說長假結束,媽媽特別不想上班。這就是心裡的弟弟在鬧騰。這時候哥哥出來了,說必須上班,不上班怎麼賺錢啊。可是弟弟不願意啊。這時姐姐就說,這樣吧,再睡5分鐘,然後去上班。
剛說到這,走到學校門口了,小朋友突然轉過身說:“媽媽,現在有點想上學了。”
看看,孩子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如果大人上綱上線,把事情搞複雜後,反而弄巧成拙。
其實,這個故事也不是臨時杜撰的。它改編於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心的理結構理論。
在他的理論裡
“本我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代表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它遵循的是享樂主義原則。”
上面故事中的弟弟即改編於本我。
“自我是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
上面故事中的姐姐即改編於自我。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有三個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衝動,二是對自我進行監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上面故事中的哥哥就是改編於超我。
這個故事可能不是那麼完全的恰當,但是,對於這麼大的孩子來說,他很好理解。因為,故事裡沒有說教,在故事裡,他可以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孩子為什麼糾結、不情願、又內疚自責,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主要是心中的“三我”在鬥爭。幫助孩子洞見自己的內心,他就不會糾結要不要上學?不會因為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而內疚。用故事撫慰孩子的心靈,當這些都歸於平靜的時候,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三個孩子,當我們認識了他們,也就認識了我們自己。當我們認識了我們自己,也就很好地理解了我們自己。和自己和解,也就不再有糾結和自責,這也許就是最好的成長。
最後,也希望螢幕前的您能夠理解和包容孩子成長的煩惱,因為,他們是今天的孩子,也是過去的我們。
註釋:
1.文中引用的“本我、自我、超我”三個概念參見臺啟權、陶金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