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在前面的發文已經論述過,“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一朝領先,一輩子領先!”這個論斷是沒有根據的,中國的老師和父母為此焦慮是沒有必要的。

而現在的父母和老師都在強調並爭搶起跑線,為什麼起跑線沒那麼重要?

因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是場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短跑,所以起跑如何根本沒那麼重要。過分強調贏在起跑線,會讓孩子變得輸不起,因為強調起跑線的是短跑,訓練的是爆發力,馬拉松需要的是耐力。所以訓練起跑線的孩子很容易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跑中自動退賽、淘汰出局。

玻璃心就是這樣養成的,與我們今天過於強調起跑線的重要性密切相關。

過於強調起跑線的重要性,很多老師和家長不斷地告知孩子一朝落後,就永遠落後,所以孩子一旦遇到一點不順利,一旦暫時落後了,他們就會很害怕,以至於放棄自己的追求。

用不了多久,孩子的心就變得非常脆弱,玻璃心就長成了。

有玻璃心的孩子,如果他的人生路途中順利,他就能一路走下去。但人的一生很長,很難一直有好的運氣,萬一遇到一點挫折,便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他的內心就像玻璃,一碰即碎。

目前不少家長和老師在起跑線理論指導下,一方面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另一方面卻又在小心翼翼地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最後大家都變得輸不起。

大多數家長都抱有這樣的觀點,先幫助孩子搶到一個好的位置,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後面的事情,就看他自己了。

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家長和老師都會對孩子百般呵護,精心輔導,不給任何刺激,就像是溫室裡的花朵。

那麼,這樣的結果會是怎麼樣的呢?

孩子如願以償地進入了大學,而且有些孩子還進入了名牌大學。進入大學代表人生的另一個起點,我們來看看這些“溫度裡的花”到大學後的狀態。

北京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總督導徐凱文曾經在北大新生中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北大有30%新生有“空心病”。所謂的“空心病”就是指缺乏價值觀,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徐凱文指出,不僅是北大,其他高校的大學生存在這樣的問題,“空心病”現象就是我們長期功利教育的結果,社會集體焦慮,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進入大學後,就變成了沒有價值感的“空心人”。

我們也可以想象,這些患有“玻璃心”“空心病”的孩子,畢業後到了單位,還有什麼人來照顧他的“玻璃心”感受呢,又有什麼人來幫助他治療“空心病”?

人的一生很難一帆風順,如果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那就是自動退賽了。所以,與其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在起跑線上做文章,或者訓練那種有爆發力而沒有耐力的短跑,還不如練就一顆永遠摔不壞的強大的心臟。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自己總能不斷堅持跑下去的,即使跌倒,還能不斷爬起來,最終能夠提前跑到終點的人會是這樣一些人。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秋後溫差大,有條件多給孩子吃這菜,促進免疫身體好,秋冬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