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孩子去年開始上幼兒園,上學沒多久,朋友有一次收拾孩子書包的時候發現書包裡面放著一些小玩具,而這些小玩具並不是家裡的給孩子買的。於是,朋友有些好奇的想:這些玩具是哪裡來的?於是,有一天朋友在接孩子回家再次看到書包裡的小玩具,就問道:“寶貝,這些玩具是誰的呢?”孩子看到媽媽手裡的玩具,興奮地說:“媽媽,這是幼兒園新買的玩具,我很喜歡,就拿回來玩了!”一邊說完,一邊從媽媽手裡拿過玩具給朋友介紹怎麼玩。
原來,這段時間的玩具都是孩子看到幼兒園裡玩具好玩,而自己家裡沒有,就把玩具裝進自己的書包裡帶回家了。回到家後,朋友教育孩子說這樣做是不對的。
孩子的“偷竊”並不是真正的偷竊3歲的孩子經常偷拿別人的東西並不屬於真正的偷竊行為,真正的偷竊行為是發生在6歲至青春發育期之間。
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3歲之前出現這種“偷竊”行為,是“佔有慾”在作祟,屬於正常的心理現象。對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你”“我”“他”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在他的思維裡,認為“只要我喜歡,就是我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教育,孩子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會逐漸淡薄,“佔有慾”也會逐漸減少和消失。
(圖片源自網路)
“偷竊”是為了吸引注意、發洩心中不滿孩子的偷竊行為實際上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而“偷竊”。現在家庭,父母工作繁忙,對孩子的關注相對過少,情感的溝通也缺乏,促使孩子缺少關心。孩子為了得到家長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就會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情感需求。
有時孩子“偷”東西,還可能是藉此來發洩心中的不滿。比如,幾個孩子在幼兒園裡因搶一件玩具而發生爭執,最後沒得到玩具或受批評的孩子心中就會產生不公平的感覺,這時他可能就會通過“偷竊”把玩具以據為己有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不滿。
(圖片源自網路)
當孩子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時,父母該怎麼做呢?1.不要“審問”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了新玩具或其他東西時,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心平氣和的心態,不要“審問”孩子。因為這樣只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甚至逼迫他說謊。父母應當鼓勵孩子把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2.讓孩子知道不能侵佔別人的東西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要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的同意才可以玩,才可以拿。如果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就“偷拿”是不對的行為。並且,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一些待人接物的方式。比如,如果想要玩別人的玩具,就要學會說“你的飛機能借給我玩會嗎?”等禮貌用語。
3.激發孩子的同情心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後,父母也要試著讓孩子感受別人因心愛的東西不在了而傷心難過的情緒,來誘發孩子的內疚感,使孩子對“受害者”產生同情,就能更有效地矯正孩子的“偷竊”行為。
4.切記不要嚴格管理
當孩子“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后,父母不要用懲罰的方式教訓他,因為強烈的管教方式,反而會讓“偷竊”成為他強烈的心理需求,從而使他變本加厲地“偷拿”別人的東西。
其實,在孩子的概念裡,並沒有“偷竊”的概念。所以,對於孩子所謂的“偷竊”行為,父母不可嚴加管教,也不要給他貼上“小偷”的標籤,以免傷害他的自尊心。當孩子偷拿了幼兒園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物品時,父母除了讓他分清對錯、具備是非觀念外,這件事的處理結果也非常重要。
5.讓孩子嘗試歸還他人的物品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主動歸還物品。當然,歸還之前一定要讓他明白道理,從而讓他做出自願歸還的行為。
6.給孩子更多的關愛
對於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而去“偷”的孩子,父母應該把更多的感情都投到孩子身上,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視的,就不會再去“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