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段時間

關於“小孩和誰姓”的問題

被聊了一波又一波

不過這次

比起和大家探討和誰姓的問題

我們更想聽聽那些

和媽媽姓的小孩怎麼說

於是我們找到了12位

和媽媽姓的朋友

和他們聊完之後

才發現原來和媽媽姓

有這麼多種奇奇怪怪的理由

我和我妹是異卵雙胞胎

我跟爸爸姓

她跟媽媽姓

剛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同班

班裡同學都不相信我們是親姐妹

更別提是雙胞胎了

哪有雙胞胎姓不同的姓

還長得不一樣的

不過跟誰姓這個問題

對我們倒沒什麼影響

畢竟在家裡爸媽基本也不會

連名帶姓的喊你

只有一點

我爸姓張,我媽姓蘇

偷偷告訴你

我覺得蘇更好聽

其實我也想跟我媽姓

我媽說

我跟誰姓這個問題

是抓鬮抓出來的

那個年代跟媽媽姓的小孩很少

聽說我奶奶當時還有點不高興

但也就只能罵我爸幾句

“胡鬧”“兒戲”之類的

畢竟是命運的選擇

誰都無法多說

我是因為我爹和我娘

打賭打輸了

所以跟媽媽姓的

我爺爺對此一直意見很大

我爺爺甚至還說

等到我老婆有了孩子之後

說什麼都要孩子姓他的姓

可是這樣的話

有可能就一家三口三個姓

以後有什麼事還得靠出生證明

來證明孩子是我們的親生孩子

這點我不能接受

名字只是一個符號

非要搞得這麼複雜嗎?

我媽生我的時候難產去世了

我爸失去了他人生中

最重要的部分

他不顧所有人反對

讓我姓了媽媽的姓

可能只有這樣

才能假裝媽媽還在吧

我爸直到現在都沒有再娶

每年會帶我去我媽的墓前說話

雖然沒有見過她

但在我爸的描述中

如果她還在

一定也是非常愛我的吧

黃是我爸的姓

龍是我媽的姓

別人問我姓什麼

我說黃龍

他們都會多問一句

“你是不是少數民族?”

上週看到熱搜

同事還開玩笑問我

小孩以後跟誰姓

我想了想

還是跟孩子爸姓吧

畢竟名字太長

考試寫卷頭太不佔優勢了!

直到小學二年級前

我還以為所有人

都是跟媽媽姓的

直到開始看我人生中

第一部“成年人電視劇”

——《大宅門》

白景琦人稱“白七爺”

我才意識到家族要跟父姓

意識到這個之後

我問過我媽

為啥我不跟爸姓

她半開玩笑地說

我爸覺得他的外號會遺傳

不想讓我也被叫“範賤”……

當你的姓氏在百家姓前十名

就極容易遇到相同姓氏的爸媽

“王”就是其中之一

我男友現在也姓王

我跟同事經常調侃說

他叫大王,我叫小王

以後真的結了婚生了孩子

就叫TA“王炸”!

我姓芭

芭比娃娃的芭

因為這個姓少見又可愛

我爸和我媽一合計

給娃起個一下子

就能被記住的名字也不錯

確實不錯

讓本人這麼多年來

都沒敢翹過一次課

因為老師一點名準點我!

我上小學二年級那年

爸媽離婚了

他倆去民政局當天早上

問我想跟誰

我想了想說跟我媽

我媽也不知道是不是

為了刺激我爸

當著我爸的面就跟我說

那你記住

你不姓張了

從今天起,你姓任

然後我就跟我媽姓了

戶口本上的名字

和作業本上的名字都改了

我也跟著我媽去了一個新的城市

新同學從認識我開始我就姓任

沒有人再記得曾有個小孩叫張今揚

我爸和我媽結婚的時候

就說好以後要兩個孩子

一個和爸爸姓

一個和媽媽姓

但搞笑的是

上小學的時候

很多同學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姓

不相信我倆是兄妹

當時不是流行看《家有兒女》嘛

就有同學說我們是重組家庭

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很豐富哈

不光我跟我媽姓

我爸還跟我姥姥一個姓

我媽當年在法國留學遇見了我爸

我爸在肉體上是法中國人

但在精神上是個中國迷

倆人結婚之後就回了中國定居

然後就有了我

我的漢語名字

理所當然就跟了媽媽姓

後來在我兩歲那年

我爸去當了法語老師

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

他也入鄉隨俗給自己起了中國名

在起名的時候

覺得我姥姥的姓氏很好聽

就偏要跟姥姥一個姓

我有兩個媽媽

我從她們身上

分別得到了一個姓氏

於是有了我現在的名字

媽媽們很鄭重地跟我說過

如果我想要改名字

可以成年後自己決定

不過我覺得叫這個名字蠻不錯的

彷彿我是她們的一個見證人

多浪漫!

我們最初是想借這次採訪

看看那些和媽媽姓的小孩

最初是怎麼得到他們的姓氏的

但跟誰姓這件事

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輕鬆

有的家長只是覺得這樣姓

能讓孩子更與眾不同

去紀念離開的人

甚至有的就只是巧了

打賭打輸了,抓鬮抓到了

那孩子就姓這個好了

當然,也有家長最後決定把選擇的權力

交還給孩子自己

你願意姓什麼

你自己來決定

不過我們也發現

姓什麼,跟誰姓

確實會在他們身上

產生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如,他們從小就意識到

姓氏是可以選擇的

很多看似約定俗成的事情

其實是可以大家坐下來一起商量的

很多事情不是隻有一個答案的

誠然不同的答案

或許會更容易受到揣測和誤解

就像小虞和她的哥哥

明明是親兄妹

卻因為不同的姓氏

被誤會來自重組家庭一樣

“和媽媽姓”

常常被賦予一些當事人自己

也沒想到的意義

但就像那句話說的

“參差多型乃是幸福本源”

在一個追求平權的社會裡

“姓什麼”本不應是一道單選題

它完全可以是一道多選題

甚至可以是一個自由發揮的命題

解這道題

其實沒那麼沉重

對嗎?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學會說話,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會說話的孩子,開口就贏在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