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李玫瑾教授曾說: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孩子小學時還乖巧可愛,進入青春期後越來越不服管。

我們管得越多,孩子越麻木懶散。

學習都是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面對批評教育,採取“三不”策略:不拒絕、不反抗、不執行……

孩子拼命掙脫我們的控制,我們拼命想找回“一切盡在掌握”的狀態。

對於孩子的叛逆,我們焦慮、傷心。也正是由於很受傷,孩子一不聽話,我們才會疼,才會有各種情緒情感撲面而來。

我們越不願意揭開這些傷疤,就越看不懂孩子的叛逆。

01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哪裡不一樣了?

青春期孩子發育的重心,其實在於他們的頭腦。

進入思考的年紀,他們開始批判,經常分析自己、他人和身邊的世界。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活裡的真善美,開始留意到身邊的醜陋、不公和人性的缺點。他們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持否定態度,他們對事情的批判會毫不留情、犀利準確。

為了探索自我,他們會嘗試不同的行為方式,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情緒化,行為多變。

一時很自信,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一時很迷茫,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致。一會兒像個學究,一會兒又吊兒郎當。

通常進入大學之後,也就是到了青春期的末尾,孩子們慢慢學會了接受現實,並漸漸從抱怨不公,轉而變得積極融入新生活。

所以,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行為不是針對我們的,不是故意讓我們難堪生氣的,他只是在探索自己,去了解這個世界,或者通過一些言行,希望被他的朋友們接納。

我們要做的,不是關注讓我們煩惱的表面問題,如衣著、頂嘴等,我們要透過孩子表明的行為,去發現孩子內心對獨立人格的追求,並在他們抱怨的話裡,理解他們的正面述求。

“你煩不煩?”是否在表達他感到受傷?

“別再老問那個女孩子了!”是否意味著“我需要隱私,我需要更好把控我自己的生活”?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如果我們總是懷著抱怨的態度或者對孩子期待太高,只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如果我們為了讓孩子堅強成長,有意疏離他們,只會關閉孩子原本和我們順暢溝通的通道。

不論我們的孩子是五歲還是十五歲,媽媽都可以和孩子保持親密,多多擁抱他,讓他保持柔軟的內心,並讓他知道,媽媽會一直支援他愛他。

爸爸不僅僅要做孩子的朋友,還要和妻子分擔養育和引導孩子的責任。

不要只做輕鬆的慈父,把難做的部分如管教孩子、家務勞動、監督作業、為孩子做出選擇等等事情統統交給妻子。

02

三種管法,孩子越管越不像樣

▼ 過度干預

過度干預,會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許多家長在孩子上中學之後,仍然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活動。

仍然像對待小學生一樣“關心”孩子的生活,從收拾書包、整理房間這些生活小事,到催促孩子寫作業,無不參與、無不干預,有時甚至直接替孩子作決定。

久而久之,孩子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變得不愛動腦,懶得思考,懶得操心,自主管理的能力自然得不到鍛鍊和提高。

▼ 過度獎勵

過度獎勵,會破壞孩子的內在積極性。

有些家長秉持“少批評多表揚”的教育理念,認為表揚和獎賞能夠讓孩子更自信、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但是,獎勵用得不對,也會產生負面效果。

家長如果總是將獎勵作為激發孩子做事的手段,孩子以後做任何事都會渴望得到獎勵,就不會重視做事本身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也不會徹底地投入,進而對某種行為或學習逐漸失去內在的動力和積極性。

▼ 過度保護

不少家長愛子心切、護子心切。

食堂飯菜不合胃口,直接找校長要說法。

同學關係處不好,去找年級主任要求調班。

發現孩子有了玩得來的異性朋友,立刻讓班主任“棒打鴛鴦”。

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在老師面前又哭又鬧;孩子犯了錯誤,在老師面前認錯求饒。

殊不知,在這樣無微不至的保護中,孩子漸漸失去了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的機會。

03

四大絕招,讓孩子服管

▼ 多放手,培養孩子自主意識

家長要逐漸對孩子放手,對孩子少一些控制和干涉。

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去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同時,也應該允許他們失敗,給他們嘗試錯誤、並改正錯誤的機會。

校內作業要讓孩子完全自主安排、自主完成。課後和課外學習,家長可以協助、指導和督促。

這樣能使孩子獲得自我控制感,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管理的決心和意志。

急於插手、急於糾正,就會使孩子思想上和行動上都產生依賴感,不願也不敢探究未知的事物。

▼ 不放任,樹立孩子規則意識

對孩子充分信任和放手,重視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並不意味著孩子就可以我行我素,也不意味著對規則的輕視和拋棄,而是允許孩子擁有有限的自由。

家長要給孩子明確自主的範圍,什麼是可以適當放寬的,什麼是需要限制的,什麼是必須嚴格遵守的。

比如作息,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確定能夠保證孩子充足睡眠的上床時間和起床時間,絕對禁止因為賴床而跟老師請假,推遲上學時間。

如果放縱下去,精神狀態就會出現問題,變得懶散和無所謂,更不可能勤奮和刻苦了。

因此,家長要加強監督,和學校密切配合,幫助孩子強化規則意識和日常規範,養成良好習慣,讓孩子明白“越自律才能越自由”。

▼ 巧獎勵,激發孩子內在動力

家長要多使用內部獎勵,少使用外部獎勵。

孩子通過積極地探究和了解周圍世界,通過成功的自我管理,由此產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本身就是對孩子獎賞,此時家長如果能夠及時肯定、及時鼓勵並給予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援,這種獎勵就是內在獎勵。

相反,家長為了讓孩子做某事而給予物質上的承諾和獎賞,就是外部獎勵。

比如,晨跑時家長鼓勵孩子堅持跑完1000米,並在跑完後肯定孩子有毅力、能吃苦,就是一種內部獎勵。

如果家長承諾孩子跑完1000米就可以買一雙新跑鞋,就是一種外部獎勵。

外部獎勵變成了賄賂和交換,會削弱孩子自身的能動性,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覺得自己的行為是由這些報酬和獎勵引起的。

孩子會更多地關注行為的結果而忽略行為本身,很容易對某種行為或學習逐漸失去興趣。

▼ 正歸因,引導孩子承擔責任

要進行內部的、積極的歸因,不要外部的、消極的歸因。

有些孩子考試沒考好,回到家就抱怨某老師不會教,或是說自己不是學習的料,這就是典型的外部的、消極的歸因。

這種歸因方式往往會造成推卸責任、逃避現實的不良影響。

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認真、努力與否等,是自己可以調節控制的因素,這種歸因不但是一種內部歸因,也是一種積極歸因。

這樣的孩子學習動力必然是充足的,偶爾成績不如意也會在日後積極作出調整。

孩子出現外部、消極歸因的苗頭,家長一定要高度敏感並及時引導,不能任由孩子推諉責任,否則孩子的責任心會逐漸淡漠,慢慢變得對自己的學習不想上心、不願負責。

青春期(12歲-18歲)的孩子自尊心較強,聽不得重話,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甚至做出不計後果的事。

孩子傷透了我們心的時候,我們更要勇於面對傷痛,揭去傷疤,正視傷口,從改變自身開始,改變溝通方式,話要少說,點到即止。

要學會“換位式”交流,先表示能體會孩子感受,然後再提出建議,全程沒有批評也不強迫。

比如孩子早戀,可以先誇孩子有喜歡的人或被人喜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接著說下自己當年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然後再給出建議,孩子自然容易接受。

此外,面對青春期孩子較強的自尊心,我們還要學會示弱。

比如讓孩子幫著修下電腦,手機有些功能不會讓孩子教教,家務活請孩子幫幫忙等等,都是很好的一種示弱方式,能讓孩子收穫一定的成就感。

讓我們從改變和調整自己開始,把青春期不服管的孩子,管得朝氣蓬勃,充滿向上的生機與活力!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凡是來“報恩”的寶寶,身上都有這三個明顯特質,你家孩子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