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向來都是男性地位高於女性,即便在現在"人人平等"的社會中,仍然存在諸如此類的問題。例如:男性是一家之主、孩子姓氏必須隨男性等等。其中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孩子的姓氏問題。
一般來說,孩子的姓氏是隨男方的,除非男方是被女方招贅。前段時間,一位準媽媽卻要求即將出生的孩子必須隨自己姓,而不是隨丈夫姓。這個要求很快就引來了家人的訓斥,認為女方這樣的要求很容易讓不知道的人以為男方是吃女方軟飯的。男方表示:"孩子是老婆辛辛苦苦生育出來的,讓孩子隨她姓,孩子以後才會謹記自己母親的付出。"這句話讓家人都無以言對,只好選擇尊重他們的選擇。
孩子究竟應該跟誰姓?關於孩子的姓氏應該隨父親還是母親這個問題,向來都是人們所熱議的話題。一般來說,孩子的姓氏都是隨自己父親。因為作為家庭經濟的頂樑柱,男方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充分的經濟條件保障。在這一方面,女方往往是不及男方的。此外,作為一家之主,大多數的決定都是由男方做抉擇的,孩子隨父親姓,會顯得更有歸屬感。
當然了,孩子的姓氏隨女性也是具有一定的依據的。一方面,真正將孩子養成、帶到世間的是女方,作為賜予孩子生命的角色,孩子的姓氏隨母親其實並不為過。另一方面,有些男方是入贅到女方家庭的,一般這種情況下,男方是沒有主導財產的能力的。此時真正的一家之主其實是女方,因此孩子姓氏隨女方是合理的。
事實上,姓氏只是一個表象,真正影響孩子的,是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與培養。與其執著於孩子姓氏隨屬的問題,不如多多重視培養孩子的方式方法,讓孩子感受到家庭歸屬感。
提高孩子家庭歸屬感的方法
1、給予孩子安全感
孩子是否擁有家庭歸屬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孩子在碰到困難挫折時,是否會告知自己的父母,而要達到這個效果,父母必須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當孩子感覺自己的父母是值得信賴與依靠的,他們就會在自己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向自己的父母尋求幫助。
平日裡,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在孩子受傷時及時給予孩子安慰與指導,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2、肯定孩子的能力
孩子的家庭歸屬感是由父母賦予的,肯定孩子能力就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法。在肯定孩子能力的過程中,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讚揚與期盼,這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將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家庭環境之中。
當然了,對於孩子的稱讚,父母有時候會出現言過其實的情況,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是相當不利的。一方面,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過度肯定而對自己產生過高的定位,這將導致孩子出現自負心理。另一方面,過高的自我定位,在碰上挫折時,往往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打擊。
3、顧及孩子的感受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組織能否很好地顧及自己的感受,將很大程度影響孩子融入這一集體的速度,這一點在家庭歸屬感問題上同樣適用。如果父母能夠很好地顧及到孩子的感受,那麼孩子自然就能獲取強烈的家庭歸屬感,從而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顧及孩子感受的問題上,父母應該從細節做起。例如,平時吃飯時等孩子就位才開始動筷、不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等等。